辐射吹向内陆

sunny_cctv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9-02-17
消息
1,753
荣誉分数
108
声望点数
173
中新网3月14日电 英国广播公司在日本的风险评估小组警告称,当地时间15日(星期二)凌晨4点左右,日本福岛核电站当地的风向会发生改变,吹向内陆。   风向是评定核泄漏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稍早些时候,日本核安全部门发言人表示,核电站地面空间无风,核电站上方风向由西向东,意味着风是朝海上吹去。
  日本11日发生强烈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当局采取注入海水等降温措施防止危险发生,但1号和3号反应堆依然接连发生爆炸,2号和4号反应堆的冷却系统也有问题。分析指出,两次爆炸的原因都是氢气导致。
  爆炸发生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14日在记者会上下达指示,要求相关机构在东京测定辐射量。
 
我就说嘛,刮风这事哪那么听话啊,说变就变,还是担心担心中国吧。
 
之前的吹海边,现在吹内陆,日本真是哪都不放过
 
多久到中国?一天?没有新的风向图吗?原来那个吹北美的是哪里来的?
 
据香港媒体报道,日本核电厂爆炸泄辐射,这场灾难原来可能有机会避免。因为当日本核电厂宣布冷却系统故障后,美国已答应派遣空军紧急运送冷却剂协助,但日本声称可自行处理,婉拒美国协助,最终发生爆炸。菅直人政府被质疑判断错误。

日本前日大地震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晚致电菅直人,当时福岛核电厂已传冷却系统失灵,他在电话中承诺提供一切必须协助,强调“地震会令核电厂很脆弱”,但 菅直人力称没泄漏辐射证据。由于认为“要做足预防措施”,奥巴马要求能源部长朱棣文跟日本保持联系,随时提供支援,又安排紧急运送冷却剂给日本的核电厂。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随后就在华府出席会议时表示,驻日美军已派出空军紧急运送冷却剂到核电厂。但美国一位匿名官员后来表示,日本的确曾请求美国支援冷却剂, 可是“日本当局最后认为可以自行处理事故”,毋须美国协助,因此美军没有将冷却剂运到核电厂。结果至昨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厂反应堆仍未能冷却,有泄辐射 迹象,到了下午更发生爆炸。

菅直人地震前民望一度跌至17.8%,若证实对核电厂爆炸危机掉以轻心或有所隐瞒,其政府肯定更失信于民。事实上,虽然政府与所有核电厂高层都信誓旦旦说核能发电很安全,但第一核电厂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过去发生过不少丑闻,包括隐瞒事故。

福岛第一核电厂都曾多次发生事故,1978年曾发生濒临核辐射外泄事故,但隐瞒至2007年才公诸于世,2006年厂内6号机组曾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
 
加拿大核电前景堪忧(视角)

丹·亚尔曼 《 中国能源报 》( 2010年07月19日 第 09 版)
  过去一年中,加拿大民用核能行业遭遇不顺。而这些事情也引起了人们的疑惑,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AECL)是否已陷入泥潭?加拿大政府又是否能将它引回正路?加拿大核电未来的商业之路目前来看并不明朗,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
   首先,为北美大多数地区提供医疗同位素的乔克里弗(Chalk River)核反应堆由于大面积维修而关闭。而这种突然的停运引发了北美地区的惊慌,因 为它为北美多家公司提供同位素。其次,由AECL负责的莱普罗角(Point Lepreau)核电厂的维修进度也超过预期,且超出预算。这种延缓导致了 两座新反应堆投资计划的中断。第三,由首相史蒂芬·哈珀领导的加拿大政府去年表示,加拿大将对AECL进行拍卖,并由买方提供现款。
  这 些都一度让加拿大核电前景极不明朗。那么,事情现在有转机吗?目前来看,还真是有点进展。近日,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CNSC)宣布,将重启2009年5 月以来关闭的核反应堆,据悉,这其中的维修成本将达1亿美元。7月5日,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有关核电听证会上,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宣布重启在渥太华乔克 里弗的核反应堆。AECL负责人也向加拿大媒体表示,公司将于本月底重启对医疗同位素的生产。据悉,国家研究大学(NRU)反应堆由于重水泄漏已经关闭了 1年多,该设施曾满足世界上医用同位素一半的需求。NRU反应堆是全球5大医用同位素反应堆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座。AECL总工程师曾表示,事故发生不 是因为AECL未能按其承诺建造反应堆,而是核管理机构要求AECL应该信守承诺。
  一年多来,加拿大政府都在为AECL寻找买家。每隔 几个月,现行的自然资源部就会对媒体发话:“政府正在与有意购买的买主进行协商。”很明显,不管政府给出什么条件,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任何进展。现在,加 拿大议会正在考虑就放松相关出售要求来立法。有些批评者认为这是“减价出售”,并表示,加拿大政府正计划将加拿大重水铀反应堆技术“泄露”给外国公司。要 知道在过去10年中,AECL并没有向任何人,甚至其州政府出售过一座新的反应堆。而这些批评并没有阻止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克里斯汀·拉迪斯向参议院财政 委员会的表态,即需要与有兴趣的买家展开灵活谈判。
  而加拿大重水铀反应堆机构,这个代表旗下164个业务部门及3万员工的机构就反对此 种立法及出售方式。机构主席尼尔·亚历山大表示,这种立法会使加拿大政府对国有公司随意做出决定。另外,亚历山大表示,如果公司能照常运行且由加拿大掌 管,那么他对政府为AECL寻求新投资表示理解。据悉,AECL创立于1952年,是由加拿大联邦政府100%控股的国有企业,其商业运营范围包括反应堆 的开发、设计和施工、特种设备制造、项目管理以及加拿大重水铀反应堆核电厂的建造,还为加拿大重水铀反应堆的运行提供各种服务和技术支持。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拉迪斯表示,对此还有其他办法。他向参议院表示,从全球核电市场来看,AECL的规模小,不能形成强大竞争力。他呼吁投资者大力发 展AECL,这样就能与东芝、阿海珐这样的全球核电巨头并驾齐驱。而这一想法也遭到有关人士批评,他们认为这并不现实。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核能专家约翰·卡 丹表示,将AECL私有化只是一种预期结果。这背后的真实情况是,几年来,加拿大对这个公司依旧没有明晰的想法。他表示,如果将AECL出售给外国公司, 这意味着加拿大将本国能源政策的一大块儿让给了国外政府。因为只有像阿海珐电力公司或者俄罗斯核工业公司这样的国有公司才有财力购买AECL。而从实际来 看,阿海珐接管AECL也不大可能,因为阿海珐自身核电技术先进,并且全球大客户很多。
  另外,虽然俄罗斯曾对AECL的重水铀反应堆技术表示感兴趣,但是最后俄罗斯也成功将自己的技术推销到印度、越南等国家。因此,AECL最终将何去何从或多或少都将决定着加拿大核电未来的发展。
 
领导人太重要了,一个决定错误能祸害地球啊
 
据香港媒体报道,日本核电厂爆炸泄辐射,这场灾难原来可能有机会避免。因为当日本核电厂宣布冷却系统故障后,美国已答应派遣空军紧急运送冷却剂协助,但日本声称可自行处理,婉拒美国协助,最终发生爆炸。菅直人政府被质疑判断错误。

日本前日大地震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晚致电菅直人,当时福岛核电厂已传冷却系统失灵,他在电话中承诺提供一切必须协助,强调“地震会令核电厂很脆弱”,但 菅直人力称没泄漏辐射证据。由于认为“要做足预防措施”,奥巴马要求能源部长朱棣文跟日本保持联系,随时提供支援,又安排紧急运送冷却剂给日本的核电厂。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随后就在华府出席会议时表示,驻日美军已派出空军紧急运送冷却剂到核电厂。但美国一位匿名官员后来表示,日本的确曾请求美国支援冷却剂, 可是“日本当局最后认为可以自行处理事故”,毋须美国协助,因此美军没有将冷却剂运到核电厂。结果至昨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厂反应堆仍未能冷却,有泄辐射 迹象,到了下午更发生爆炸。

菅直人地震前民望一度跌至17.8%,若证实对核电厂爆炸危机掉以轻心或有所隐瞒,其政府肯定更失信于民。事实上,虽然政府与所有核电厂高层都信誓旦旦说核能发电很安全,但第一核电厂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过去发生过不少丑闻,包括隐瞒事故。

福岛第一核电厂都曾多次发生事故,1978年曾发生濒临核辐射外泄事故,但隐瞒至2007年才公诸于世,2006年厂内6号机组曾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

这菅直人该剖腹了吧
 
据香港媒体报道,日本核电厂爆炸泄辐射,这场灾难原来可能有机会避免。因为当日本核电厂宣布冷却系统故障后,美国已答应派遣空军紧急运送冷却剂协助,但日本声称可自行处理,婉拒美国协助,最终发生爆炸。菅直人政府被质疑判断错误。

日本前日大地震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晚致电菅直人,当时福岛核电厂已传冷却系统失灵,他在电话中承诺提供一切必须协助,强调“地震会令核电厂很脆弱”,但 菅直人力称没泄漏辐射证据。由于认为“要做足预防措施”,奥巴马要求能源部长朱棣文跟日本保持联系,随时提供支援,又安排紧急运送冷却剂给日本的核电厂。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随后就在华府出席会议时表示,驻日美军已派出空军紧急运送冷却剂到核电厂。但美国一位匿名官员后来表示,日本的确曾请求美国支援冷却剂, 可是“日本当局最后认为可以自行处理事故”,毋须美国协助,因此美军没有将冷却剂运到核电厂。结果至昨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厂反应堆仍未能冷却,有泄辐射 迹象,到了下午更发生爆炸。
。。。

即使美军送冷却剂来也没有用, 因为不是缺冷却剂,而是没有电来运转冷却剂。标准程序是从其他反应堆输电过来降热,但是全关闭了;第二backup是从输电线过来取电降热,当地电厂都不工作了;第三backup是自带柴油发电机发电降热,发电机给海啸了;第四backup是用蓄电池降热,蓄电池不够用。

总之一句话: 没有电,冷却剂无法循环。
 
日本核电站危机目前持续扩大,继福岛核电站爆炸后,宫城县的女川核电站和茨城县的东海核电站当前都面临紧急情况;而福岛核电站的险情仍未排除,面临再次爆炸。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切。
女川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
东京电力公司方面13日晚称女川核电站辐射水平超标,比正常值高出数百倍。日本官方表示,初步确定女川核电站三个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并没有故障,辐射水平超标可能是因为附近“福岛核电厂的泄漏物质飘散到当地”。但日本官方也表示,将会进一步调查辐射水平超标的确切原因。
日本官方已知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女川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原子能机构13日发布声明说,日本当局已知会该机构,女川核电站进入“初级或最低层级的紧急状态”。
女川核电站位于重灾区宫城县石卷市女川镇附近。11日大地震发生后,女川核电站涡轮机室曾发生火灾。该核电站的另一座反应堆还曾报告漏水。
福岛核电站可能再次发生爆炸
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2日发生氢气爆炸,而核电站3号机组的冷却系统也出现故障,建筑物可能已充满氢气,目前有可能再次爆炸。
但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强调即使再次发生爆炸,也不会导致堆芯融化,不致对周边民众造成严重影响。而官方至今核实有22人受到核辐射污染,担心可能有多达160人受到过量辐射照射。
本社记者13日在福岛县注意到,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40公里的田村市也有近1万人被转移,虽然政府公告说转移半径为20公里以内,但实际上转移半径已扩展得更广。
东海核电站“运转停顿”
日本共同社14日说,位于东京以北120公里的茨城东海核电站,冷却系统目前停止运转,机组“运转停顿”。这座核电站曾在1999年发生过事故。
日本核电公司方面稍后回应说,东海核电站2号反应堆的冷却后备发电系统并未失灵,但承认用于冷却的三台柴油发电机中的两台出现了故障。如果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被进一步证实,东海核电站就会面临和福岛核电站类似的严重问题。
国际社会高度关切
针对日本核电站接连发生的危机,俄罗斯政府计划全天24小时监测大气情况,并着手筹备移动式医疗站,以防患于未然。俄方表示,日本正在控制事态,预计福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
美国非常关注日本核电站的情况,美国负责管理并监督核电站运作的政府机构“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已向日本派出2名核反应堆专家。
多个欧洲国家担心核电站的安全情况。数万人13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示威,要求立即关闭德国所有核电站。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德国将全面检查核电站安全标准。绿色和平组织13日要求西班牙关闭该国的6座核电站。
[新闻眼]日本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
[FONT=楷体_GB2312]日本核泄漏危机3月13日传出进一步扩大的消息。据日本媒体报道, 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在当地时间3月13日上午11时,向政府作出紧急通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东京电力公司称,到13日 上午8时20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辐射量数值已经超过了可控范围,达到了882微希伏/小时。而日本的法律规定,一般人一年的核辐射量不能超过1000 微希伏/小时。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核辐射量数值还在继续上升,因此依据原子力灾害对策特别法的规定,向政府作出了“紧急事态”的通报。这是地震发生以来, 日本的核电站第一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目前,日本政府正在紧急疏散核电站周边的20余万居民。[/FONT]
[FONT=楷体_GB2312]核泄漏事件影响巨大,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核泄漏的危害有哪些,遇到核泄漏该如何自救,本期《应知》一一解读[/FONT]
1、核电站核泄漏的危害何在?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是指核反应堆里的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公众受到辐射危害。
核泄漏对人员的影响表现为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它有α、 β、γ三种辐射形式。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 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 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2、公众如何应对防范?
一旦出现核泄漏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可信的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为此,应通过各种手段(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的信息沟通,切忌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第二件事是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
1.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减少直接的外照射和污染空气的吸入。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包括空调、风扇),当污染的空气过去后,迅速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
2.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现场,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
3.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用简易方法(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的剂量减少约90%。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对人的体表进行防护。
4.服碘保护。在核泄漏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护药物服用,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 量。为了使甲状腺受照剂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在摄入放射性碘以前就应该服用稳定碘;否则就应在此后尽快实施这一措施。如果在摄入放射性碘以前6小时内口 服稳定碘的话,所提供的防护几乎是完全的;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碘,防护效率约90%。措施的有效性随措施的拖延而降低,但在吸入放射性碘数 小时内服用稳定碘,甲状腺吸收的放射性碘仍可降低一半左右。服用稳定碘一般不是单独采用的一种防护措施,它将与撤离和(或)隐蔽一道进行。对成年人,服用 稳定碘的推荐量为100mg碘(最普通的像130mg碘化钾或170mg碘酸钾)。对儿童和婴儿则推荐较小的量。与这样的服碘剂量有关的危险,对于饮食中 明显缺碘的地区会有所增加。不过,由于食入稳定碘而所产生的瞬时危险或严重效应一般都很小。
5.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可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形成的污染。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
6.听从当地主管部门的安排,决定是否需要控制使用当地的食品和饮水。当食品和饮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水平时,应禁止或限制使用这些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受污染的食品可采取加工、洗涤、去皮等方法去污,也可在低温下保存,使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自行衰变,以达到可食用的水平。对受污染的水,可用混凝、沉淀、过滤及离子交换等方法消除污染。
3、保障核安全的公约法规有哪些?
《核安全公约》为实现核能利用安全,通过规定各缔约方义务和建立公约实施机制来确保核安全能得到良好监督管理的国际公约。1994年6月17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总部维也纳举行的外交会议通过。1994年9月20日起开放供签署。一般性义务主要是:各缔约方应在其本国法律上的框架内采取为履行本公约规定义务所必需的立法、监管和行政措施及其他步骤。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03年6月28日通过,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在总结中国放 射性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防治放射性污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放射性污染防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核设施 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核技术利用的放射性污染防治,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放射性废物的管理等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问题,都做了 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是1986年10月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国第一部针对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法规。《条例》总则阐明了制定目的是为保证民用核设施的建造和营运中的安全,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保护环境,促进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条例》中规定了以核电厂、反应堆、核燃料循环设施以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设施为监督对象,明确了在民用核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

[小常识]核电站
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核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目前世 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进型气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广泛的是压水反应堆。压水反应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它是从 军用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动力堆堆型。
核电站工作原理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历史回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
[FONT=楷体_GB2312]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FONT]
[FONT=楷体_GB2312]核泄漏过程持续了10天,核反应堆泄漏出的大量锶、铯、钚等放射性物质散到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事故发生20天后,核反应堆中心的温度仍然高达摄氏270度。6个月后,28人因为受到核辐射死去。20多年来,死亡的人数和其他受害者人数一直没有统一说法。联合国曾发表报告说,截至2005年,“直接”因核辐射死亡的人数将近50人。[/FONT]
[FONT=楷体_GB2312]美联社则援引有关专家的话说,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约有4000~5000名孩子在事故发生后被检查出甲状腺癌。而事故发生前,患这种癌症的孩子相当罕见。[/FONT]
[FONT=楷体_GB2312]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20多年了,这里仍被严格限制进入,欲进入隔离区的人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所有从隔离区出来的人,还必须在专门仪器上接受检查。[/FONT]
[FONT=楷体_GB2312]切尔诺贝利最后一个反应堆已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关闭。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FONT]
[FONT=楷体_GB2312]乌克兰共有250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身患各种疾病,迄今已在核泄漏事故的善后事务上花费了15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还将耗资1700亿美元。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200万白俄罗斯人不得不生活在核污染区,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FONT]
[FONT=楷体_GB2312]前苏联政府用于清理核污染等方面的预算开支高达230亿卢布,至今,超过150万俄罗斯人还住在受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还在吃受反射性污染的食物。[/FONT]
[FONT=楷体_GB2312]据不完全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总计达900万人。消除切尔诺贝利后患成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的巨大财政负担。[/FONT]
 
如果核反应容器爆炸,然后辐射吹向内陆, 日本人要死伤过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