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两会:中国“两会”亮点令人羡慕

sihaiminyi

新手上路
注册
2011-03-08
消息
7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16
作者:海明
笔者20多年前移民来美, 奔着更美好的生活而背井离乡。努力打拼后有了稳定的饭碗、汽车和洋房, 却突然发现, 原来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所图的一切,中国如今都有了。笔者小时候的同学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 更有不少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所拥有的成就感,是笔者来美国之后一直梦想却又得不到的。

因为与中国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者对中国“两会”的召开特别关注,是以羡慕甚至嫉妒的眼神,看着中国的“两会”在卓有成效地解决老百姓每天都要面对的民生问题。

笔者近日给汽车加油, 加满一次油75美元,而在两年前同样的车加油只需要40美元。笔者的车只做上下班交通工具用,一个月油钱300美元。美国普通家庭一般有两辆车,一个月的油钱就要600美元。再看看两年前去超市买日用品, 一罐牛奶1.7美元, 一瓶橘子汁1.65美元;两年后的今天, 同样的一瓶牛奶要5美元, 同样的一瓶橘子汁要4美元。更贵的是蔬菜, 涨价已经翻倍。

美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空前严重。 但是,在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中,他却大谈自己的政绩,闭口不谈通胀问题和多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奥巴马有没有具体的措施来应对这些紧迫的民生问题呢?只见到奥巴马打开印钞机,拼命印钱。而这些钱并没有进到美国民众的口袋里,因为老百姓的工作收入跟几年前比一点也没增长。随着物价的暴涨,从前的中产阶级在收入没有得到增长的情况下也都变成了穷人阶级。现今的美国社会,由5%的富人阶级和95%的挣扎奋斗阶级组成。

美国的法定时薪是7.25 美元,扣税后实际上变成5美元。一个月下来,普通工人缴完税,拿回家1000美元左右。面对这样高的物价,叫他们怎么生活?

反观中国“两会”, 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国情咨文” 却把关注民生、抑制物价、降低通胀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笔者也知道中国面临着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问题。但是,毕竟中国政府看到了问题症结所在,有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去解决。而美国的奥巴马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竟然不承认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每况愈下。为了哗众取宠不承认自己没做好,哪里还有希望改进呢?

中国“两会”的另一亮点是中国的妇女问题。两会代表、委员里的女性之多令人惊讶。美国国会基本是男人的天下。笔者是共和党国会全国委员会的成员代表, 不时受邀到华盛顿去参加一些立法讨论。据笔者的所见所闻,500多位国会议员里女性议员寥寥无几。 其实这个现象也不奇怪, 因为在美国,大多数女性并没有真正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特别是在职场上。美国大多数女性都在家带孩子、做饭。而中国女性结了婚也照常上班,家里有小孩也送到托儿所。

本次中国“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张晓梅的提案令笔者大吃一惊。中国有一个法律叫做《妇女权益保障法》,而美国没有相对应的保障妇女的法律。张晓梅认为,85%以上的中国女性因经期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因而建议中国的职业女性经期应公休一至两天, 应当补充进《妇女权益保障法》。

无论张晓梅的这一提案会不会获得通过, 都让笔者感到中国的女性越来越“宝贝” 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生女不如生男的时代了。 要是美国女性们也向中国的女性们学习, 哪一天美国的男人们就要下厨房和带孩子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