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在选举中关注医疗体系改革问题

老闹,俺放弃了,甘拜下风。你才是较真团长!:lol2:
洗洗睡了。:bye:
 
我这次的票是打算这样投的:

如果现在执政的保守党有任何医疗改革向减少病人等待时间的方向发展的方案,我就投票支持保守党;

如果执政党没有,而任何一个其他党有这样的方案,我就投这个党;

如果没有一个党提出这样的方案,我就投最大的反对党,也就是自由党。不是为了支持自由党,而是为了反对现在的执政党忽视这个问题,为把执政党拉下马贡献我的一票。

下面有位说的对,这个和federal 政府没关系,医疗是省里管的。 你的方案有什么用呢?
 
关注这个话题。



目前等候时间长的几个方面:
1. 先进诊断的wait time -- MRI/CT。
2. 专科医生。 3、4个月很正常。
3. ER

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 前面小傻提到的mobile device可能是个好方向, 应该可以解放一些医生资源。

先进技术用不好,只会成为浪费。 (先声明我是EHR的坚决拥护者)。

很多pilot program都是用来解决wait time的问题的,但为什么都没能真正实施呢? 医生本身是很大的问题。 加拿大的每千人所拥有的医生数在OECD里几乎是最少的, 而且医生本身怎么看待这些改革是很重要的问题。 这么多人讨论,有没有做医生的来谈谈呢?

现在的薪酬制度,是不是本身就制约了一些项目的发展呢? 比如fee-for-service,那提供telemedicine的怎么get payment?

医疗改革是政府牵头,但找不到barriers, reform无法有效进行。
 
先进技术用不好,只会成为浪费。 (先声明我是EHR的坚决拥护者)。

很多pilot program都是用来解决wait time的问题的,但为什么都没能真正实施呢? 医生本身是很大的问题。 加拿大的每千人所拥有的医生数在OECD里几乎是最少的, 而且医生本身怎么看待这些改革是很重要的问题。 这么多人讨论,有没有做医生的来谈谈呢?

现在的薪酬制度,是不是本身就制约了一些项目的发展呢? 比如fee-for-service,那提供telemedicine的怎么get payment?

医疗改革是政府牵头,但找不到barriers, reform无法有效进行。

我也是这个意思. 光有新技术没用, 如果没有配套服务, 例如新流程, 培训, 宣传, 技术支持等后台辅助新技术, 那等于花大钱干同样的事, 有神马意义?

这样的事我们听得还少吗?著名的Mayo Clinic发现最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方法不是神马高端新技术新诊断设备,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checklist。

Jingle能不能详细说一下最后一句话。是指找不到真正问题吗?
 
俺在N多楼前就提到过这个倒霉的foreign credential assessment问题。
同学们要记住啊,这事归移民部管,好好问问Kenny部长在上任期间批了几个外国医生在加行医。

个人感觉,关于医生资格认证,阻力不是来自移民部而是来自本地的医生。。

同样医学院如果扩招了,在先行体制下,政府没钱保证他们都有工作。。不少专科医生现在都不是全值。。

JOHN ROTH当年大肆叫嚣BRAIN DRAIN。。NORTEL关门是完全因为BRAIN DRAIN吗?同样的道理。。医生护士为什么要南下?
 
Health care is an important issue but to make it the top priority or even the only issue is a bit to the extreme.

Talking about health care itself, I would like to see a push toward shared responsibility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patients.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make it sustainable.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会有不同的感慨。我说的等死,不是说有病不治疗,而是诊断拖的太久,把病情延误了。这种例子太多了。我妈是医生,我从小在医院的环境中长大,有点医学常识。很多病,尤其是癌症,早期发现和晚期发现,治疗的早和晚,存活率大不一样,很多早期发现身体不适,硬拖几个月甚至半年才检查,就会从早期拖到开始扩散的中期了。
加拿大人道,不是故意想拖延你,但实际上就是延误了治疗,和没钱看病是一个结果,所以我说是有尊严地等死。
这儿你觉得没有被耽误的人,一是你没碰到那个病早发现和晚发现的差别,或者你们觉得早发现和晚发现没有差别,二是可能你们都有家庭医生,推荐的时候快些。那些没有家庭医生的,靠诊所推荐的,有的等待时间有多长你们知道吗?我的同事和我说有家庭医生最大的好处是推荐快些。
有家庭医生的人和没有家庭医生的人,这也是一种不公平。
在欧洲有些富裕国家,别说公民,就是一个没有身份的陪读,医疗福利都不差,而且还快,交点钱,还可以自己选择接生医生,诊断治疗比这快多了。
中国不公平,没人赞同往那个方向改革,但加拿大和发达国家比,效率低,管理水平低,这不的不承认。我不相信那些政客门不知道这点。
那些等不了回国去诊断的,我觉得没啥不可以理解的,人都怕死。家庭医生摸到了肿块,等仪器或切片检查要几个月,这几个月的生死煎熬,当地加拿大人从小在这个制度下长大,习惯了,人为很正常。说实话的,如果你是医生,或着你家里有人在这当医生,你肯定回想尽一切办法。你赶说这儿没有开后门的吗?
加拿大公平,人道,着没错,但和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是2嘛事。
忍不住又多说了点。
 
个人感觉,关于医生资格认证,阻力不是来自移民部而是来自本地的医生。。

同样医学院如果扩招了,在先行体制下,政府没钱保证他们都有工作。。不少专科医生现在都不是全值。。

JOHN ROTH当年大肆叫嚣BRAIN DRAIN。。NORTEL关门是完全因为BRAIN DRAIN吗?同样的道理。。医生护士为什么要南下?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单方面的。5百万加拿大人没有家庭医生,由此可见我们的确需要更多医生。

不明白提到brain drain在此想说明神马。对很多人来说,钱并不是唯一目标,合理的生活费用,工作机会,稳定政治生活环境,还有个人选择等等都可以是brain drain的原因。

所以这里面有很大可以改进的地方,保证医学院毕业生有工作机会,降低门槛吸收有经验的外国医生(比从头培养一个医护人员便宜多了吧?),良好的福利制度,affordable cost of living,这些都可以成为优势。
 
俺又爬了下楼,有人说到救护车的问题。俺声明,我和家人可没有自己叫过救护车,只有怀孕那次在商场要晕倒了别人叫车把我送到医院去了。来加10年,我和家人从没有去过医院,急诊就流产前出血去了,啥也没看,到最后流产大出血我都没叫救护车,把劳工叫回来,做他车上我都痛的做不住了,到了医院痛了快一夜才有医生来看,一直在大出血,我婴儿已经3个月了啊,我觉得我都会失血死去。
后来别人跟我说我应该叫救护车。我就想好了,以后痛的受不了我=就叫救护车,在不冒那种死亡的危险了。那次去医院,如果不是我求医生,身上已经被血染红了,恐怕我就=只能在登字上坐着失血晕米了。
我有了那次经历后告诉我的朋友和熟人,才听说了不少可怕的事情,从此以后我改变了看法,我就对说劳工说"看病无法完全指望加拿大了
。"
 
wiki说有5百万人没有家庭医生, 我还挺吃惊的。加拿大多少人口,5白万占多大的比例?没有家庭医生的人和有家庭医生的人,在看病上明显受到的待遇就是不公平的。这个不公平的比例也不低啊。
那些政客门,有钱人门,有没有谁没有家庭医生的啊?可能家庭医生都巴不得收他们吧。
我说这些。没有什么讽刺的意思,只是觉得所谓的公平,有时候也有悠人的成分,我不是说加拿大呼由人,但有些问题,医生团体协会之类的,政客门,装傻而已。
 
kanata north这头的家庭医生早满了吧
 
我坦率地说,很多人其实是不会那么快死的,但在这种医疗制度下,真的就早死了,而且是抱着对加拿大的感激死去的。但他们是不知道可以晚死甚至不死的,医生也是不敢说的。我这样说听起来很不人道,我不是在谴责加拿大,他们的总体思路是对的,但是水平不行。
抱怨的,回国看病的,有不满发泄下的,大家听听就算了,更别互相指责了,人为自己想,这是天性。
 
刚才和我们这的人聊找家庭医生的问题,根本就不是每个人先打电话找先得到的程序,找家庭医生,也是要拼运气,拼关系,拼人脉,拼身份地位的。从这个角度讲,公平性又大打折扣了吧。
我们同事很肯定地和我说了,有家庭医生和没家庭医生的,在推荐专科医生看病和检查的时候,是要快很多很多的,大不一样。所以,为了你的健康,还没有家庭医生的,使劲找吧,坚持不懈地找。
 
不明白提到brain drain在此想说明神马。对很多人来说,钱并不是唯一目标,合理的生活费用,工作机会,稳定政治生活环境,还有个人选择等等都可以是brain drain的原因。
..

提JOHN ROTH/brain drain的意思是,政府需要在缺医少护士的问题上自省;而不是单纯地转移矛盾。。如果有一天全民医疗体系崩盘,责任不能全赖医生...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中国医生一天看几个病人,拿几个钱?加拿大医生一天看几个病人,拿多少钱?
中国一百个不好,至少从开始的大锅饭到医疗部分私有化到推行城镇及农村医疗保险,至少在寻求变化,有效没效,效果好坏都不说,至少是在尝试
这里什么都好,什么都不用改,就是咱们看个病不容易还不能提意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