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歧视中国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Paul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Paul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10-29
消息
25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BBC中文网9日刊发旅美中国问题学者陈奎德的点评文章:中国的"反向歧视"。全文如下。

前不久,北京发生了两桩事件,二者互成对比,颇堪玩味。

其一是部分中国知识界人士向当局申请反战游行。出面申请的童小溪和李宁后来告诉公众,该申请被当局百般刁难,最后被迫取消。

另一件是驻北京的外国人士同样申请反战游行。他们获得了当局批准,该游行于3月3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有意味的是,北京警方禁止任何中国人加入入该游行队伍。

对比两事,其意涵是令人震骇的:中国人在中国土地上不能游行示威,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外国人反而可以获准在中国游行并表达政见。

显然,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国族歧视(national discrimination)",而且是一种针对本国国民的"反向歧视(reversed discrimination)"。虽然,就政见本身而言,笔者并不赞成上述中国游行申请者所持的论点,但他们拥有游行示威表达自己政见的宪法权利,则是绝对无疑的,任何人均不得剥夺。这一"反向歧视",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北京多年来极力宣传的原上海租界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对该"牌子"的 煽情渲染,建构了中共的民族主义合法性话语资源,曾经为它攫取政权、建构执政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如今,一道类似 "华人与狗不得游行"的禁令,竟然通过中共自己的口,喷薄而出,真是情何以堪!历史逻辑的严酷与讽刺居然如此及时应验,直令人叹为观止。


事实上,上述事件并非孤立个案。 这种外人享有特权,国民反遭排挤的局面早已不自今日始,远在毛时代,从遍布各大城市的"友谊商店"现象就可窥豹一斑了。其实,它也并非限于游行示威这类政治领域,在当代,经济领域里恐怕更为普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公民自己创办企业事业,北京政府一直设有种种禁区:譬如:国民不得自己筹资开办银行、保险业、通讯社、出版社、报纸、杂志、电视台、电话公司、电子网络公司、大学、航空、铁路、公路…….等等。总之,举凡与国计民生关系极为重大的企业事业领域,都不许国民染指,统统由国家垄断。

新情势

但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出现了崭新的情势。上述列举的不准中国人染指的禁区,现在按照入世协议,其中大部分将逐年(从入世起一到五年之内) 对外国人开放,对外国资本开放。这样,就势必造成某种"反向国民待遇(reversed national treatment)",即: 外国人到中国来可以享有中国的"国民待遇",但中国国民自己在国内反而不能享有"国民待遇"。也就是说,外资企业(以及政府垄断的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要比中国人自己出资办的民营企业要优越得多。很多外企(和国企)能做的事,民营企业不能做。这一对照,毋庸争辩地呈现出北京政权自诩的作为中国人民利益代表的非合法性,呈现出北京煽动的民族主义的虚伪性。

据了解,这种对本国国民的歧视,已经引起中国私营企业家乃至各界的普遍不满和抗议,他们有人甚至诉诸司法行动,以讨回自己作为国民的堂堂正正的权利--至少与外国企业家平等的待遇。在中共十六大和两会期间,此类声音有日益响亮之势,以致北京当局也不能不有所因应,承诺要逐步开放上述禁区给中国公民。人们当然欢迎北京这类承诺,不过,更重要的是行动。诉诸以往的经验,凡是涉及到北京要放还权利给国民的事,常常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最好的时候也不过像挤牙膏一样:挤一下,出一点。因此,这里还得用上中共自己的一句口头禅:查其言,观其行。

总之,人们已经日益清楚地意识到了,从满清至今天,风水轮流转,但无论哪个政权,中国的统治阶层都共享有一以 贯之的一个相同传统:"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在笔者 看来,在未来可以肯定的一点恐怕是,中国的真正制度变迁与破除上述的固有传统,二者 将是同步的历史进程。
 
旅美中国问题学者陈奎德,

一向就爱说白痴话的BBC这次算是叫对了.这小子也就顶多是个学者.学得很差的学者.

美国打伊拉克,面对霸权主义,不赶快去工作学习发展经济,去游行?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这游行还必将影响交通,捣乱社会正常秩序.难道游行了,美国就不霸权了?呸!陈奎德连这种低级见识都有.怪不得他去留美,只有他这样社会残渣余孽才会去那种下三烂的天堂.他也确实该去,这种见识的人留在中国降低中国人的平均素质,减少中国的竞争力.

政府让外国人做,他们这些闲散人员,有的是时间,而且人数也不是很多,成起不了规模.

关于中国国计民生的企业包括铁路,航空,等等,当然是得国家控制,若是让私人操办,这些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必将控制国家政权,这种人能解决我国现在面临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就业压力太大的问题?从美国打伊都可以看出,资本家唯眼前利益是图的恶性不改.

补充,旅美中国问题学者陈奎德,既在美,他对中国国情知道个屁!中国允许私人办大学.

BBC,这美国走狗的电视新闻网,居然登这等白痴的流氓的人的文章.真是可怜了想学好英语的中国国人,既要学习英语,又要被迫灌输这种愚昧无知的思想.

美英政府都是畜牲!我学英语学习他们的文明成功,不学他们这等白痴思想,还要用我所学英语来骂他们几句.对于他们所做所为,我的侮辱还远远不够.

以后这种文章尽量少贴,哪里的新闻贴不好,非要贴BBC的.贴伊拉克的都比贴BBC的强.学英语也不用学BBC的.世界上又不是只有美国人和英国人的英语会说英语.英语说得好的国家多的是.美国口音也不是标准口音,英国口音是标准英语,但是美国影响大,美国口音就是流行.中国影响大过美国,中国英语就是流行.中文也是流行.

就说这几句,说多了,写不完.没事儿你好好学习,别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放在这上面你就中了计谋.人家随便一句话,随便一篇文章,你就要转贴,你就要思考这些不值得思考的东西.你学习怎么办?你要学政治的,社会学的,经济的,还说得过去.

算了不说你了.你好好学习去吧,多学学数学,多去锻炼身体,学习英语,下棋,简直干什么都比这个强.
 
Why are u so angry, Man ? I am a bit confused !
 
在使馆工作?

最初由 到点了 发布
旅美中国问题学者陈奎德,

一向就爱说白痴话的BBC这次算是叫对了.这小子也就顶多是个学者.学得很差的学者.

美国打伊拉克,面对霸权主义,不赶快去工作学习发展经济,去游行?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这游行还必将影响交通,捣乱社会正常秩序.难道游行了,美国就不霸权了?呸!陈奎德连这种低级见识都有.怪不得他去留美,只有他这样社会残渣余孽才会去那种下三烂的天堂.他也确实该去,这种见识的人留在中国降低中国人的平均素质,减少中国的竞争力.

政府让外国人做,他们这些闲散人员,有的是时间,而且人数也不是很多,成起不了规模.

关于中国国计民生的企业包括铁路,航空,等等,当然是得国家控制,若是让私人操办,这些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必将控制国家政权,这种人能解决我国现在面临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就业压力太大的问题?从美国打伊都可以看出,资本家唯眼前利益是图的恶性不改.

补充,旅美中国问题学者陈奎德,既在美,他对中国国情知道个屁!中国允许私人办大学.

BBC,这美国走狗的电视新闻网,居然登这等白痴的流氓的人的文章.真是可怜了想学好英语的中国国人,既要学习英语,又要被迫灌输这种愚昧无知的思想.

美英政府都是畜牲!我学英语学习他们的文明成功,不学他们这等白痴思想,还要用我所学英语来骂他们几句.对于他们所做所为,我的侮辱还远远不够.

以后这种文章尽量少贴,哪里的新闻贴不好,非要贴BBC的.贴伊拉克的都比贴BBC的强.学英语也不用学BBC的.世界上又不是只有美国人和英国人的英语会说英语.英语说得好的国家多的是.美国口音也不是标准口音,英国口音是标准英语,但是美国影响大,美国口音就是流行.中国影响大过美国,中国英语就是流行.中文也是流行.

就说这几句,说多了,写不完.没事儿你好好学习,别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放在这上面你就中了计谋.人家随便一句话,随便一篇文章,你就要转贴,你就要思考这些不值得思考的东西.你学习怎么办?你要学政治的,社会学的,经济的,还说得过去.

算了不说你了.你好好学习去吧,多学学数学,多去锻炼身体,学习英语,下棋,简直干什么都比这个强.
 
"到点了", 你干么文字那么激烈呀, 净是文革语言. 即使意见不同, 也得有礼有节才是.
 
“文革”语言? 哈哈 不过到点了的确是激动了些

但是我们看事情还是该从两方面看 第一个说祖国不好,第二个说祖国好

都有道理,但是没必要那么痛恨BBC吧 严重了
 
倒是对到点了的情绪表示理解.不管他言词是否激烈,其实论点是蛮务实的.是啊,其实天地之大,我们之小,大家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那些国事天下事,最好是在其位谋其政,以我们的眼界,不免会有偏颇,更何况现在新闻的真实性真是令人咋舌,管它是在东方还是西方.
 
最初由 到点了 发布
旅美中国问题学者陈奎德,

关于中国国计民生的企业包括铁路,航空,等等,当然是得国家控制,若是让私人操办,这些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必将控制国家政权,这种人能解决我国现在面临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就业压力太大的问题?

难道现在的政权解决了“我国现在面临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就业压力太大的问题”了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