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9-05
- 消息
- 498
- 荣誉分数
- 29
- 声望点数
- 0
2011-04-12 16:41 环球华网
温哥华前市议员、也曾参选市长的利德(Peter Ladner)认为温哥华楼价已经失控,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则是导致温市楼价高升的主要因素。鉴于中国及澳洲均有限制外国人购买住宅物业的规定,温哥华也应研究相关做法。
星岛日报说,根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报道,利德进一步认为当局应该讨论是否须要限制非居民购买温市住宅物业。由于本地楼价暴涨“迫使”许多温市原居民迁出,而其他盼望移居大温的本省居民,则因负担不起温市的居住成本而却步。 “最后你得到的,只是一个不适合安居乐业的度假社区,而不是我们为之自豪的全球最宜居住城市。”
利德还指出,中国和澳洲等国家,已经实施限制外籍人士在当地购买住所的规定。据瞭解,中国限定外国人必须住满一年才能买一套自住楼房,澳洲则成立了外来投资管理局(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专责审核非居民在当地购买住宅物业的申请。
利德还在最近一期《温哥华商业杂志 》(Business in Vancouver)撰文指出:“有趣的是,造成温市楼价节节高升的许多投资,就是来自本身因地产市场过热,而令政府推出新措施限制外国人买楼的中国大陆。”
观察温哥华楼市多年的卑诗大学教授萨默维尔却向利德大浇“冷水”,说利德建议的“讨论”题目其实一点都不新。
据明报报道,萨默维尔说,早在1980年代,香港移民大举到来,那时即已有人担心温哥华被香港人“买走”,使Vancouver变成了Hongcouver,但时间证明温哥华比从前发展得更好。
温哥华地区目前是全加楼价最贵的地区,楼价涨幅最高,也是全球楼价数一数二难以负担的城市。大温地区最近楼价上涨最猛的是列治文市,在过去一年独立屋价升20%,差不多上涨了21.5万元,使独立屋价超过100元。
有业内人士对利德的建议不以为然, 认为即使立法限制外国投资温哥华楼市,也不影响中国买家的投资,他们仍可以取得身分再来投资,有可能只差前后半年或一年时间。
也有人士认为中国买家选择到温哥华置产利大于弊,他们所带进的资金,带动就业,所缴的物业税转移税、每年地税,均是温市政府重要财政来源;并且温哥华楼价一向取决于供需,由市场自行调节,假如楼价下跌,买家也可能蒙受损失。
不过,亦有一些市民表示,若楼价升得太高,对民众的生活也有一些影响,例如年轻人难以置业,而且自住的业主,亦要承受楼价上升须多缴地税的问题,认为有必要讨论如何仰制楼价过高的做法,但不应只针对中国买家。
资料显示,中国因为楼市持续高企,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从去年开始先后推出较為严厉的行政规定限制“两外人士”(外国人、外地人)在当地购房。
北京市在2010年2月宣布多项措施限制楼市,其中包括严格执行《关于规范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购买商品房的通知》,即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一年以下的境外个人,不得购买商品房;境外个人在本市购买自住商品房的,一人只能购买一套住房,今年又新规定外地人在京置业必须连续五年在当地纳税。上海市去年亦提出,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住房贷款。
深圳市府则在去年国庆前夕出招,令有深圳户籍者只限购买两套房,没有一年纳税或社保证明的非深圳户籍人士,更暂时被禁止在当地购房,而对于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华侨因生活需要,则“可在境内限购一定面积的自住商品房。”
http://www.gcpnews.com/articles/2011-04-12/C1063_64503.html
中国人太疯狂了 留学生也在温哥华排队抢房
中国人来温哥华抢房!老华侨火冒三丈
中国买家涌入 温哥华房价又发飙
18个买家温哥华争购一间屋 豪宅一夜飚升60万
温哥华前市议员、也曾参选市长的利德(Peter Ladner)认为温哥华楼价已经失控,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则是导致温市楼价高升的主要因素。鉴于中国及澳洲均有限制外国人购买住宅物业的规定,温哥华也应研究相关做法。
星岛日报说,根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报道,利德进一步认为当局应该讨论是否须要限制非居民购买温市住宅物业。由于本地楼价暴涨“迫使”许多温市原居民迁出,而其他盼望移居大温的本省居民,则因负担不起温市的居住成本而却步。 “最后你得到的,只是一个不适合安居乐业的度假社区,而不是我们为之自豪的全球最宜居住城市。”
利德还指出,中国和澳洲等国家,已经实施限制外籍人士在当地购买住所的规定。据瞭解,中国限定外国人必须住满一年才能买一套自住楼房,澳洲则成立了外来投资管理局(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专责审核非居民在当地购买住宅物业的申请。
利德还在最近一期《温哥华商业杂志 》(Business in Vancouver)撰文指出:“有趣的是,造成温市楼价节节高升的许多投资,就是来自本身因地产市场过热,而令政府推出新措施限制外国人买楼的中国大陆。”
观察温哥华楼市多年的卑诗大学教授萨默维尔却向利德大浇“冷水”,说利德建议的“讨论”题目其实一点都不新。
据明报报道,萨默维尔说,早在1980年代,香港移民大举到来,那时即已有人担心温哥华被香港人“买走”,使Vancouver变成了Hongcouver,但时间证明温哥华比从前发展得更好。
温哥华地区目前是全加楼价最贵的地区,楼价涨幅最高,也是全球楼价数一数二难以负担的城市。大温地区最近楼价上涨最猛的是列治文市,在过去一年独立屋价升20%,差不多上涨了21.5万元,使独立屋价超过100元。
有业内人士对利德的建议不以为然, 认为即使立法限制外国投资温哥华楼市,也不影响中国买家的投资,他们仍可以取得身分再来投资,有可能只差前后半年或一年时间。
也有人士认为中国买家选择到温哥华置产利大于弊,他们所带进的资金,带动就业,所缴的物业税转移税、每年地税,均是温市政府重要财政来源;并且温哥华楼价一向取决于供需,由市场自行调节,假如楼价下跌,买家也可能蒙受损失。
不过,亦有一些市民表示,若楼价升得太高,对民众的生活也有一些影响,例如年轻人难以置业,而且自住的业主,亦要承受楼价上升须多缴地税的问题,认为有必要讨论如何仰制楼价过高的做法,但不应只针对中国买家。
资料显示,中国因为楼市持续高企,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从去年开始先后推出较為严厉的行政规定限制“两外人士”(外国人、外地人)在当地购房。
北京市在2010年2月宣布多项措施限制楼市,其中包括严格执行《关于规范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购买商品房的通知》,即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一年以下的境外个人,不得购买商品房;境外个人在本市购买自住商品房的,一人只能购买一套住房,今年又新规定外地人在京置业必须连续五年在当地纳税。上海市去年亦提出,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住房贷款。
深圳市府则在去年国庆前夕出招,令有深圳户籍者只限购买两套房,没有一年纳税或社保证明的非深圳户籍人士,更暂时被禁止在当地购房,而对于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华侨因生活需要,则“可在境内限购一定面积的自住商品房。”
http://www.gcpnews.com/articles/2011-04-12/C1063_64503.html
中国人太疯狂了 留学生也在温哥华排队抢房
中国人来温哥华抢房!老华侨火冒三丈
中国买家涌入 温哥华房价又发飙
18个买家温哥华争购一间屋 豪宅一夜飚升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