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ern light
北极光
- 注册
- 2011-07-06
- 消息
- 131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第五节 神是什么 ?
。。。
当然,现代的正统观点是不承认宗教和原始神话当中神存在的说法,因为神是原始人凭空想象出来的,既然没有神,神话当然也是无稽之谈。
那么,人类史前文明中的神灵,究竟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呢,还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呢?
“神是什么?”这是近年来人们研究早期人类的神灵崇拜、神话及神像的过程提出的一个既严肃又荒唐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认为,原始的初民在将自然力量人格化以后,产生了最初的神,将人类早期与大自然搏战的历史和观点附着在这些神身上,产生了美丽动人的神话。但思维科学同样告诉我们,人类的想象能力并非一匹脱缰野马,它也在受某种制约。不论多么奇怪的神,总是以某种现实的真实性作为背景创造出来的;不论多么离奇的神话,最终都能在现实与愿望中找到构成它的原始素材。比如说,人类把飞翔的梦想,用人长上鸟的翅膀来体现,把“神行”的愿望用一个“快鞋”的故事来表现。
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理解“神”这个宗教的神秘的概念,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造神过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为了太平洋战场的利益,于1943年占领了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个岛上有一些土著的原始部落,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之前,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来的文明,只困守一岛,每天伴随着蓝天、海鸥和无尽的波涛。岛上的居民一直生活得比较艰苦。
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以后,一下子带来了那么发达的科学技术,土著看见:轰轰飞行的飞机降落在新修的简易机场上,运来了大量的物资。尤使土著感兴趣的是,飞机运来了各种食物,使那些穿着稀奇古怪服装的人,每天几乎不用劳动就能吃上那样好的食品。他们觉得,所有的奥妙都来自那些飞机,飞机可以自动生产出各种食物,就像神话中的“聚宝盆”,好东西一个劲地往外搬,就是搬不完。
但是没过多久,由于战略上的原因,美军放弃了这个小岛。土著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那些“神人” 坐着飞机,消失在茫茫的蓝天碧海之间。这个小岛很快被现代文明遗忘了,再没有人去注意它的存在。然而,这个小岛及岛上的原始土著居民却永远也忘不了现代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深刻印象。
过了几十年,当一支考察队登上这个小岛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情景使他们大为惊讶:这些岛上的居民竟然凭着记忆力,用草木扎成了一个飞机模型,并在这个飞机模型前修了一条像飞机跑道样的道路。不仅如此,这些居民每年还在飞机模型旁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眼巴巴盼着那些驾着飞机的“神”能再一次光临小岛。无疑,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及飞机都成了小岛居民心目中的“神”和“神器”。那些年老的人,每当祭祀时,就会向年轻的一辈讲述这样一个“神话”:某年有一些神人,骑着飞龙,来到了这个岛上………
从这个真实的造神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去认识古老的神话和古老的神呢?
德国语言学家史密特神父早就注意到,在印、欧民族的宗教中,“至上神 ”(天主)一词的语根都是照耀的意思。实际上,世界许多民族的神都来自天空,或与光明、闪电等意思相连。比如,《圣经》中“上帝”一词在古希伯来语中就是“来自天空的人们”。
中国上古时没有对“神”字作具体解释,但以另外一个假借字“申”来表示,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申,神也。”在甲骨文中“申”字被写作【造字】,像一个闪电的形状,这表明,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神与天上闪电,火光之类的东西相联,与印欧语系中“神”这个词的语根完全一致。我们取出原始神话中“神”的几个特点:天空-闪电-神,把它们联系起来就是:神驾着一道闪电,从天而降。最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是《圣经·马可福音》里的记载,耶稣说:“人子从云中来,带着巨大的力量和光耀。”这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正在降落的宇宙飞船。
神来自天空的思想还表现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仪式上。中国最古老的宗教形式要算天帝崇拜,其最高仪式就是泰山祭天,为什么非要去泰山祭天呢?泰(太)山祭天是取其形高近天之义,这个思想从很古时就有。《礼记·祭法》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泰在此处不是指泰山,而是指高坛之意。后世皇帝祭天的天坛一般都是平地起高,以附合远古“泰坛”之义。
不但中国如此,几乎世界所有民族的祭坛都是平地起高,必在高处举火以祭,像产生于公元前600多年的古波斯祆教,此外,世界不少民族都在祭神时,不但要在高台上,而且要使用火,像美洲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每祭都必须有火。
。。。
我们通过对神话的系统分析后认为,当“神”来到这个地球上的时候,地球根本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人,只有许许多多地球上的各种动物,是神创造了人。当“神”与创造出来的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神”离开了人,神话是对这种记忆的记载。这个推论也许符合全人类神话的一贯性。
。。。
当然,现代的正统观点是不承认宗教和原始神话当中神存在的说法,因为神是原始人凭空想象出来的,既然没有神,神话当然也是无稽之谈。
那么,人类史前文明中的神灵,究竟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呢,还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呢?
“神是什么?”这是近年来人们研究早期人类的神灵崇拜、神话及神像的过程提出的一个既严肃又荒唐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认为,原始的初民在将自然力量人格化以后,产生了最初的神,将人类早期与大自然搏战的历史和观点附着在这些神身上,产生了美丽动人的神话。但思维科学同样告诉我们,人类的想象能力并非一匹脱缰野马,它也在受某种制约。不论多么奇怪的神,总是以某种现实的真实性作为背景创造出来的;不论多么离奇的神话,最终都能在现实与愿望中找到构成它的原始素材。比如说,人类把飞翔的梦想,用人长上鸟的翅膀来体现,把“神行”的愿望用一个“快鞋”的故事来表现。
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理解“神”这个宗教的神秘的概念,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造神过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为了太平洋战场的利益,于1943年占领了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个岛上有一些土著的原始部落,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之前,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来的文明,只困守一岛,每天伴随着蓝天、海鸥和无尽的波涛。岛上的居民一直生活得比较艰苦。
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以后,一下子带来了那么发达的科学技术,土著看见:轰轰飞行的飞机降落在新修的简易机场上,运来了大量的物资。尤使土著感兴趣的是,飞机运来了各种食物,使那些穿着稀奇古怪服装的人,每天几乎不用劳动就能吃上那样好的食品。他们觉得,所有的奥妙都来自那些飞机,飞机可以自动生产出各种食物,就像神话中的“聚宝盆”,好东西一个劲地往外搬,就是搬不完。
但是没过多久,由于战略上的原因,美军放弃了这个小岛。土著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那些“神人” 坐着飞机,消失在茫茫的蓝天碧海之间。这个小岛很快被现代文明遗忘了,再没有人去注意它的存在。然而,这个小岛及岛上的原始土著居民却永远也忘不了现代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深刻印象。
过了几十年,当一支考察队登上这个小岛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情景使他们大为惊讶:这些岛上的居民竟然凭着记忆力,用草木扎成了一个飞机模型,并在这个飞机模型前修了一条像飞机跑道样的道路。不仅如此,这些居民每年还在飞机模型旁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眼巴巴盼着那些驾着飞机的“神”能再一次光临小岛。无疑,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及飞机都成了小岛居民心目中的“神”和“神器”。那些年老的人,每当祭祀时,就会向年轻的一辈讲述这样一个“神话”:某年有一些神人,骑着飞龙,来到了这个岛上………
从这个真实的造神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去认识古老的神话和古老的神呢?
德国语言学家史密特神父早就注意到,在印、欧民族的宗教中,“至上神 ”(天主)一词的语根都是照耀的意思。实际上,世界许多民族的神都来自天空,或与光明、闪电等意思相连。比如,《圣经》中“上帝”一词在古希伯来语中就是“来自天空的人们”。
中国上古时没有对“神”字作具体解释,但以另外一个假借字“申”来表示,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申,神也。”在甲骨文中“申”字被写作【造字】,像一个闪电的形状,这表明,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神与天上闪电,火光之类的东西相联,与印欧语系中“神”这个词的语根完全一致。我们取出原始神话中“神”的几个特点:天空-闪电-神,把它们联系起来就是:神驾着一道闪电,从天而降。最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是《圣经·马可福音》里的记载,耶稣说:“人子从云中来,带着巨大的力量和光耀。”这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正在降落的宇宙飞船。
神来自天空的思想还表现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仪式上。中国最古老的宗教形式要算天帝崇拜,其最高仪式就是泰山祭天,为什么非要去泰山祭天呢?泰(太)山祭天是取其形高近天之义,这个思想从很古时就有。《礼记·祭法》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泰在此处不是指泰山,而是指高坛之意。后世皇帝祭天的天坛一般都是平地起高,以附合远古“泰坛”之义。
不但中国如此,几乎世界所有民族的祭坛都是平地起高,必在高处举火以祭,像产生于公元前600多年的古波斯祆教,此外,世界不少民族都在祭神时,不但要在高台上,而且要使用火,像美洲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每祭都必须有火。
。。。
我们通过对神话的系统分析后认为,当“神”来到这个地球上的时候,地球根本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人,只有许许多多地球上的各种动物,是神创造了人。当“神”与创造出来的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神”离开了人,神话是对这种记忆的记载。这个推论也许符合全人类神话的一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