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7-02
- 消息
- 330
- 荣誉分数
- 22
- 声望点数
- 0
前天在妈妈论坛匆匆扫过一眼wiki发的关于母爱是否该称为“牺牲”的帖子,深受触动,但没来得及回帖,更没看完所有回帖,再上来时帖子已经不见了。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也无意和任何人较真或争吵,只想说说自己的感触和理解。(这个话题其实对爸爸们也有意义吧,所以把它发到主坛来。何超版若是觉得不合适,那就挪到妈妈论坛好了,我没有意见。)
Wiki的帖子里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她说很感激两个女儿给了她作妈妈的机会。
世人易把母亲为她们的孩子的付出称之为“牺牲”,主要是很多母亲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吧。可是作为母亲自己,我觉得却不太适合用同样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母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那是一种很纯粹的爱--不求回报、不计条件、无怨无悔、毫无保留地付出所有;这样的付出,本是心甘情愿的,遇到艰难险阻,也才会甘之若饴。可一旦觉得自己为孩子所做的是在“牺牲”了,是不是就少了点纯粹的本色而多了点计较得失的味道了呢?的确,因为有了孩子,母亲的行动无法和从前一样自由了,也要为照顾孩子付出数不清的辛劳,可是,除非这个孩子是违背母亲意愿来到世上的,否则在你决定生下他/她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既然是成年人,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有担当,哪怕后来发现它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自由也好、辛劳也好,都是爱的代价,就好像一笔无法逆转的交易,一旦接受了,就必须履行最初承诺的一切,而不是在心里给孩子记下这笔账。
更重要的是与其哀叹或者抱怨,不如以感恩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与其想着是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和一切,是自己为了孩子舍弃了种种,不如想是孩子成全了你当妈妈的心愿,是他/她让你的生命得以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是他/她让你免去了丁克可能遇到的世俗压力和遗憾......如此,你会觉得自己得到的其实远比付出的多,才会让你对孩子的爱变得轻松。
孩子的感受力往往超出成人们的想象。母亲在为孩子付出辛劳时,是怀着感恩的心态还是无奈甚至委屈的心态,孩子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若是后者,母爱将会成为孩子身上沉重的负担。爱孩子,就让他/她享受那种纯粹的轻松的爱吧,别让他/她在对你的负疚中成长。
我女儿诞生后,我曾在给所有朋友的邮件里说过这样一句话,“XX(女儿的名字)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这是盗用的一句并不怎么为世人所称道的名人名言:blowzy:,但当时的我确实找不到比这句话更能表达我的感受的了。)前天看到wiki前面那句话以后,我觉得除了上天,我更该感谢的是我的女儿。等她长大了能够听得懂时,我也要对她说“谢谢你给了我作妈妈的机会。谢谢你让我的爱有这样一个美妙的归宿。”
PS. 谢谢wiki给我的启发。
Wiki的帖子里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她说很感激两个女儿给了她作妈妈的机会。
世人易把母亲为她们的孩子的付出称之为“牺牲”,主要是很多母亲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吧。可是作为母亲自己,我觉得却不太适合用同样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母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那是一种很纯粹的爱--不求回报、不计条件、无怨无悔、毫无保留地付出所有;这样的付出,本是心甘情愿的,遇到艰难险阻,也才会甘之若饴。可一旦觉得自己为孩子所做的是在“牺牲”了,是不是就少了点纯粹的本色而多了点计较得失的味道了呢?的确,因为有了孩子,母亲的行动无法和从前一样自由了,也要为照顾孩子付出数不清的辛劳,可是,除非这个孩子是违背母亲意愿来到世上的,否则在你决定生下他/她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既然是成年人,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有担当,哪怕后来发现它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自由也好、辛劳也好,都是爱的代价,就好像一笔无法逆转的交易,一旦接受了,就必须履行最初承诺的一切,而不是在心里给孩子记下这笔账。
更重要的是与其哀叹或者抱怨,不如以感恩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与其想着是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和一切,是自己为了孩子舍弃了种种,不如想是孩子成全了你当妈妈的心愿,是他/她让你的生命得以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是他/她让你免去了丁克可能遇到的世俗压力和遗憾......如此,你会觉得自己得到的其实远比付出的多,才会让你对孩子的爱变得轻松。
孩子的感受力往往超出成人们的想象。母亲在为孩子付出辛劳时,是怀着感恩的心态还是无奈甚至委屈的心态,孩子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若是后者,母爱将会成为孩子身上沉重的负担。爱孩子,就让他/她享受那种纯粹的轻松的爱吧,别让他/她在对你的负疚中成长。
我女儿诞生后,我曾在给所有朋友的邮件里说过这样一句话,“XX(女儿的名字)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这是盗用的一句并不怎么为世人所称道的名人名言:blowzy:,但当时的我确实找不到比这句话更能表达我的感受的了。)前天看到wiki前面那句话以后,我觉得除了上天,我更该感谢的是我的女儿。等她长大了能够听得懂时,我也要对她说“谢谢你给了我作妈妈的机会。谢谢你让我的爱有这样一个美妙的归宿。”
PS. 谢谢wiki给我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