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s的最近内容

  1. R

    我觉得真正有志气的人都应该回国,不管在加拿大呆了多久。

    我觉得真正有志气的人都应该回国,不管在加拿大呆了多久。 -------------------------------------------------------------------------------- 我不懂为什么加拿大公民身份对某些人那么重要,加拿大 真的会把你当公民吗?最可伶的是生在这里的CBC,说是CANADIAN,却又黄皮肤黑眼 睛,加拿大人不把你当加拿大人。说是中国人,却不会说中国话,不了解中国是什 么样子,中国人也不把你当中国人。多悲哀啊!如果回国,就算你没有在加拿大挣...
  2. R

    十大尴尬: 80年代出生者的苦水 不吐不快

    十大尴尬: 80年代出生者的苦水 不吐不快 文章来源: 北京青年报 于 2005-05-09 16:18:54 十大尴尬: 80年代出生者的苦水 不吐不快 北京青年报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总被人称还是个孩子,掐指一算,竟也25岁了,可怕可怕,更为苦恼的是,八十年代生人遇到了他们人生中的诸多尴尬,不吐不快! ◆尴尬一:大学文凭算哪根葱 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任他猫猫狗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现在大学文凭算什么葱啊! ◆尴尬二:刚毕业就失业?...
  3. R

    中国学生来美国寻找自由, 却找了一泡子气

    中国学生来美国寻找自由, 却找了一泡子气 文章来源: timmy2000 于 2005-05-09 10:21:58 刚下飞机被美国政府划为 ALIEN , ALIEN 是什么东西, 电影里面浑身留脓的怪物呀,加拿大至少称外国人是FOREINGER, 美国也忒损。 去学校念书,系主任,各PROFESSOR见了你笑眯眯,但是一朝有事落在他们手里,保你生不如死,比国内领导坏多了去了。 毕业了找工作,以前INTERNATIONAL OFFICE的美国人笑眯眯对你说 ‘YOUR ENGLISH IS GREAT’,...
  4. R

    三年前我不想回国,但三年后的现在想回国

    三年前我不想回国,但三年后的现在想回国 1.三年前我刚渡过生存到发展的转折,觉得工作稳定,钱也够花,还能看到发展的余地。中国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更有吸引力的。如果只是工资过万的一般工作,我不出国一直在国内做也可达到了 2.三年后的现在,首先我发展了很多,这些经验是一般人尤其是国内没有人经历过的事情,所以相对来说优势明显。第二国外的“稳定生活”对我来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除了有房有车花费不愁,生活实在没什么意义。第三,国外的工作发展空间已经不大。而国内的机会还在增长。...
  5. R

    第一个将短信带到中国的人――杨镭(图)

    第一个将短信带到中国的人――杨镭(图) 文章来源: 就业时报 于 2005-05-08 09:59:55 3月10日,由江苏移动牵头召开的SP(短信内容服务商)诚信联盟大会在南京举行,国内16家SP厂商参加了此次会议,在汪延(新浪网CEO)、马化腾(公司CEO)、王雷雷(TOM网CEO)等一大批人们熟悉的少壮派CEO身影中,有一位年长者特别引人注目,他长得极像台湾省演员寇世勋。他就是第一个将短信技术带到了中国,又第一个将中国短信发向了华尔街,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短信第一人”的上海灵通网CEO杨镭。 第一次创业:中关村里的奋发岁月...
  6. R

    回国发展还是比较有趣的矛盾体论坛

    回国发展还是比较有趣的矛盾体论坛 真回去成功的没时间来这里发贴子.估计绕道文学城这些人也懒得上. 美国这里真的成功人士也没时间泡这里发贴子比较中美差距. 其实泡这里的都是些LOSER,一批LOSER想回去碰碰运气,跑这里壮胆.另一批LOSER连碰运气的勇气也没有,所以谁敢说回国好,马上就开骂.实在骂无可骂,干脆就说你是骗子. 老舍说过:死爱国的和死不爱国的见面就打. 其实我也补充一句,无论死爱国的还是死不爱国的,其实都是LOSER...
  7. R

    去了美国回来才知道美国比中国差多了

    去了美国回来才知道美国比中国差多了 -- zt[87 hits](2005-5-6 20:52:46) 内容: 压电中心 中国几乎人人有自行车,每一家都有好几辆,自行车在中国只要二百多元,马路上还有专门的宽敞的 自行车道。   而在美国,一辆自行车要卖七八十美元,折合人民币要600多元,一般人都嫌贵,所以在美国骑 自行车只是有钱有闲人的运动。而专门的自行车道只能在极少数的公园里才有。   中国的电视,一般人家里都既能收到中文台,也能收到英文台(如cctv4和cctv9),而美国的主流...
  8. R

    机票已经定好, 家具什么的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

    机票已经定好, 家具什么的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 下周一连INTERNET也断了, 电脑已经被同事定走. 公司的手提不能输中文. 2001年登陆, 整整4年, 做过labor, 也做过professional. 终于可以回去了. 昨天和老板一起吃饭, 感叹:"不知道回国的决定是否正确". 老板回答道:"Make it right!". 几点个人见解, 希望可以给比我新的同胞们一点点帮助: 1. 千万不要长时间的做labor. 即使是生活所迫, 还是不要放弃专业工作. 如果实在找不到, 考虑一下回国. 2. 小心印度人. 不是宣言种族歧视...
  9. R

    守不住的日子――一个留守女士的自白

    守不住的日子――一个留守女士的自白 送交者: px6031 09/22/04, 11:02 发表于 情回中国主题社区 http://club.backchina.com/ --------------------------------------------------------------------------------   口述者:甜妞   时间:2004年2月   地点:洛杉矶长滩   1992年来美国念文科,毕业后教书,丈夫海归后过起牛郎织女的生活,种种意外发生后,又回到学校做起学生。 ■明迪(南加州)/文  ...
  10. R

    一个上海女海龟de情感自白(图)。

    我也是上海人,还是女人。只是在玩BBS的时候不敢说,凭这两点足够被砸烂砸扁了。 我因为当年水平太臭,托福怎么也考不好所以只拿了半奖,那时几乎没可能拿到签证,所以本科毕业后只好去了香港读研。BF死活不出来,所以熬了不到两年拿了硕士偶又回去了。算不上海龟,就算淡水龟吧。拿了美国公司的OFFER,也是从助理干起。那是五年前的时了,感觉还不错,加薪升职常有。跟在美国毕业后做RESEARCH的同学收入大致相当。当然职位要高很多,后来基本上是负责一家工厂。...
  11. R

    威斯康星大学MBA在两年的不成功求职过程中,不得不以教英语来谋生。

    洋人眼里:这些个变成“海带”的中国“海龟” 美国《洛杉矶时报》 北京时间4月3日 36岁的李益敬(音)2002年拿着硕士学位从法国回到中国之后进入了政府机关,月工资只有200美元。现在已经开办自己公司的李说:“这点钱在北京根本就不算钱。我的工资全部用在房租上了,而为了吃饭和支付水电费,我只得吃积蓄。”他的经历是不少“海龟”的缩影。...
  12. R

    标 题: ZT我的这一年

    标 题: ZT我的这一年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Fri May 6 08:02:53 2005), 转信 顾非=文 2005年4月24日 记得一年前,也是这一天,3月26日-我的生日,我订了回北京的机票,为了我多年 的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但今天,似乎我又回到了起点,又打算什么时候回北京了 。 一 这一年创业的酸甜苦辣,使我得到了很多,悟出了很多过去似懂非懂的道理。当然 也失去了很多,首先是低迷了很长时间(半年吧),并且感觉到自己老了,其次是...
  13. R

    ZT:本人今年24岁

    本人今年24岁,在众位高人面前算是年轻的晚辈,20岁出国留学,本来想读个本科学历回国发展,结果出来9个月的时候,女友和我提出分手,丧失了些学习动力,恍然一晃已经快5年了,其间学业没有完成,打了很多工,老板们都很赏识我,结果我辍了学,办了个工作签证(不是买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开了家自己的小店(工签做公司是非法的,所以到现在卖了生意才敢在这里发帖子^^),做到现在,小赚了50万rmb(抛去生活费,日常支出等,是净存),算是经济独立,不用父母操心了,父母为我出国也花了不少钱,不过总体上还是经济上有所收获的,虽然没有完成学业,但是几年下来和原来的老板们在生意上学了不少知识,觉得非常有收获,比上l...
  14. R

    其实IT工作不难找,关键是你要有耐心沉得住气。以下向大家推荐一个成功案例

    其实IT工作不难找,关键是你要有耐心沉得住气。以下向大家推荐一个成功案例 这个人6年半前技术移民加拿大,当时25岁,不懂IT。之后: (1)读完计算机本科第二学位(他没能免什么学分) (2)读完计算机硕士(只选课不跟导师的那种) (3)考专业认证 (4)上政府办的co-op找工班 (5)找到volunteer工作,IT类 (6)转成正式职位 现在他只需把学习贷款还清,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唯一的遗憾是这些年内由于没有收入(一直是父母资助),国内女友分手了,并且到目前为止没人愿意嫁给他。
  15. R

    今年accounting形势不是一般的好啊!! ZT

    老婆在纽约三流学校读accounting,5月毕业,现在几乎所有的同学(中国人,10几个) 都拿了四大的offer, 也都有5,6万。 真羡慕啊,咱也quit phd转读acconting算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