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柯瀛的最近内容

  1. 隋柯瀛

    2015年的中非关系:持续深入 峰会推动转型升级

    2015年中非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双边政经关系持续深入,人文与安全合作广泛展开,中非关系在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基础上走上发展快车道。年底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为中非关系升级提供了新动力,为中非关系的未来提供了规划与保障。 (一)中非关系深入发展...
  2. 隋柯瀛

    论坛机制开创中非合作新模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4日至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针对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明,请他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张宏明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以下简称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于2000年共同创设的集体对话平台和务实合作机制。借助这一区域合作平台,中国和非洲国家一道,对中非合作进行以3年为限的前期总体规划,使得中非各领域合作无论在深度或广度、数量或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 隋柯瀛

    南非官员:中非峰会将提升中非关系和合作水平

     加纳《每日写真报》12月3日报道说,50余位中非国家领导人将出席4-5日召开的中非峰会。   中非合作论坛创办于2000年,每3年举办一届部长级会议,为增进中非合作、促进相互依赖提供了全面磋商和对话机制。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曾表示,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带领代表团与南非代表团会晤。此外,非盟官员、区域和双边组织的领导人也将出席本届峰会。   重点   本届峰会主题是“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将关注双方提出的重点领域合作,包括经济合作、基建发展、推动投资、放宽市场准入,同时加强在健康、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人员交流方面的合作。...
  4. 隋柯瀛

    外媒聚焦中非峰会 盘点中非合作非凡成就

    2015年12月2至5日,中非国家领导人抵达南非约翰内斯堡,参加中非合作论坛。本届论坛主题是“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非合作论坛创建于2000年,是已建交中非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多边平台,涉及政治、贸易、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论坛的目的是,在注重实效的框架下,加强磋商、扩大合作,同时促进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以寻求相互支持与合作。   非洲各国政府首脑、非洲联盟代表、区域组织以及多边组织领袖预计将参加本届峰会。峰会结束时将宣布未来三年的新行动计划(2016-2018)。...
  5. 隋柯瀛

    旭格举办“气候日”活动 支持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中国上海,2015年12月24日 —— 11月30日至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法国巴黎隆重举行(以下简称:“巴黎气候大会”),196个《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成员出席。其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巴黎气候大会标志着全球气候监管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为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气候治理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6. 隋柯瀛

    华沙气候大会面临艰难谈判 舆论称或无重大突破

    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国家体育馆开幕。本次大会的官方口号是“我在乎”。分析人士指出,面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光“在乎”还远远不够。   国际舆论认为,华沙大会或无重大突破,但是这场“过渡性”大会有助于促使明年利马大会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后年巴黎大会才有望签署新协议。本次大会成功与否,取决于发达国家能否加大减排力度并切实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承诺。   时隔5年,煤炭大国波兰再次举办联合国气候大会。作为欧洲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波兰电力行业对煤炭依赖度高达90%,相较于许多欧洲国家来说,似乎一直缺乏低碳减排的决心和行动。...
  7. 隋柯瀛

    中国——亚行应对气候变化高级别边会在巴黎“中国角”举行

    巴黎时间12月1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主办的“中国——亚行气候变化高级别边会”在巴黎“中国角”举行。 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中国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副司长杨英明等出席并致辞。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主持了本次边会活动。青岛市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能源基金会等机构的官员和专家等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中国与亚行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成果以及国际组织在促进减排中的作用等议题展开讨论。...
  8. 隋柯瀛

    “巴黎气候大会之后中国怎么办”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12月27日,由环境保护部指导、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天津大学联合主办的“巴黎气候大会之后中国怎么办”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天津市法学会会长散襄军,环保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国家发改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副主任王凤春,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孙韧,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天津大学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以及相关学院师生共八十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义丹主持。...
  9. 隋柯瀛

    巴黎气候大会的中国声音

    2015年11月30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150多位国家元首发表演讲,表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以及作为气候治理重要力量的国内环保组织如自然之友、绿色和平等也分赴巴黎,在大会上发出了中国声音,分享了在国内所进行的节能减排、适应气候失常影响行动,推动了《巴黎协议》的达成。 政府治理 “自下而上”的自主贡献目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