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为苦的最近内容

  1. 宣公上人簡傳

  2. 小乘与大乘的区别

    小乘大乘的区别 很多人以为罗汉是自了汉。如果从修行层次,而不是权力看。佛就是国王。菩萨和阿罗汉就是大臣,当佛远游他方,而帮佛救度众生。 不管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都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如果有自私自利的心,那就不是佛法,走偏了。 区别在哪里?乘比喻车。大乘是大车,度的众生比小乘多很多。我孤陋寡闻,还没在佛经中见到说法:阿罗汉是自了汉。反而见到阿罗汉度众生。 地藏经:"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楞严经:"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 ;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3. 凡夫之人未合真諦當取夢相

    所以知者。凡夫之人。未合真諦。當取夢相。若見一夢。即滅一逆。見此五夢。即滅五逆。是人其夜。夢見自身。欲渡大河。上大橋行。當知是人。定得度脫。其人或時。夢見自身。人與洗浴。天雨其身。當知是人。定得清淨。其人或時。夢見自身。入沙門大會之中。入次而坐。當知是人。真佛弟子。其人或時。夢見自身。入塔寺中。見好大象。及見菩薩。當知是人。得正門已。其人或時。夢見自身。自得菓食而食。當知是人。還得果報。 ——摘自《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4. 末法之中菩萨和罗汉是如何示现的?

    值得仔细品尝的好文。 ------ 这是祈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菩萨以本愿力和誓度众生力来摄受十方无穷无尽的一切众生。   因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魔王派魔女等毁佛不成,恼羞成怒,在佛前发誓说:“现在是佛法升起的时候,我无力阻止,我的众多弟子都被度化成了佛弟子。等到末法来临时,我就派我的魔子魔孙穿上你们佛教的衣服,混到你的弟子中去,把你讲的法颠倒过来,法说非法,非法说法,把你的弟子引到魔教中来,到那时,看你怎么办!”...
  5. 楞严咒的神奇功效

    楞严咒的神奇功效 冯冯居士 君之剑../ .誊录 楞严咒被称为佛经咒中之王,虔诚称念,功效感应殊胜。昔日我在金山寺获得宣化法师教诲,他亲授我楞严咒,后来他又寄赠家母楞严咒经本。我根器太差,此犹小事,最遭的是没有恒心耐性,念经是‘一曝十寒’,一阵子整天念,过些时却又好几天忘了念,又贪玩又爱看电视。所以始终没能把楞严咒全部念熟,真是既笨又懒。...
  6. 什么是无生法忍?

    《大般若经》卷四四九"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不见少法可得。不可得故,无所造作。无所造作故,毕竟不生。毕竟不生故,名无生法忍。由得如是无生法忍故,名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7. 四大五蘊本無常,從此放下臭皮囊

    --比丘恒定法師生平簡介 A Brief Autobiography by Bhikshu Heng Ding 編輯部按:恒定法師在2003年十月十一日早上往生,他出家六十年,世壽八十。第一位發現恒定師往生的居士說,恒定師是坐在船廟殿上往生的。他與日常照顧恒定師起居飲食的何居士,在法師往生之時都見到有孔雀出現。以前船廟的樹上,每日都有喜鵲鳴叫,在恒定師往生之前一段時間,卻不再飛來,恒定師曾提及:他快要走了。2002年尾,恒定師把多年來居士供養全部用來修葺船廟,實在是預知時至,交待清楚。...
  8. 背诵经书是消业的过程,功德不可思议

    载自福安观音寺博客 佛弟子最好能背诵佛经,古来大德都是这么做,背诵如金刚经,弥陀经,楞严咒,当然还有更厉害的,背诵六万字的法华经。背经的功德不可思议,现在人喜欢偷懒,不喜欢念经,就喜欢听,当然更不喜欢背经。或者觉得背经,这也说明末法时代人的心越来越粗糙了,下等了。 大乘经典,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不能小看他。最好能背诵下来,虽然不一定保佑你发财平安,但在生死轮回上,很有用。这个种子种下去后,生生世世都有用,你赚了多少钱,估计用不了几辈子。但是佛经的种子种下去,到了地狱还是饿鬼道,都有作用。不能小看背经的功德,要努力背经。...
  9. 虛雲老和尚楞嚴經開示

    虛雲老和尚楞嚴經開示 ★楞嚴一經,由阿難發起,作我們的模範。經中著重說「淫」字,由這「淫」字,說出很多文章來。 ★以我的愚見,最好能專讀一部楞嚴經,只要熟讀正文,不必看註解,讀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後文,以後文解前文。此經由凡夫直到成佛,由無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聖六凡,修證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詳詳細細的說盡了,所以熟讀楞嚴經很有利益。...
  10. 四比丘論苦因

    佛陀於舍衛國時,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樹下討論:「什麼是世間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嘆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則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認為:「天底下最苦的莫過於飢渴的感受。」最後一位比丘則表示:「天底下最苦的是驚怖。」四位比丘在這個話題上爭論不休,始終得不到答案。...
  11. 广钦老和尚:水果伏虎师

    这段话多多思维其意: (广钦告林居士曰:“你到台湾教书,务要与我来信。台湾佛教受日本神教影响,已是僧俗不分,我与台湾有缘,将渡海兴建道场,度化众生。”) 释广钦(1892—1986),法名照敬,派名广钦,俗家姓黄,福建省惠安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2月26日,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中。4岁那年,他父母为给长子娶亲无钱,就把他卖给晋江县南门外的李姓人家作养子。他的养父李树,在山坡地种水果为生,日子勉强过得去。养母林菜,信佛茹素,以中年无子,才买一个养子。...
  12.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网络乾隆大藏经

    依法不依人,破除盲目崇拜: 电脑版:http://www.qldzj.com.cn 手机版:http://www.qldzj.com.cn/s/
  13.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沙門安世高 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