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餐馆爆炸案系因醇油泄漏引起爆炸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54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U7246P1T1D23589876F21DT20111207093337.jpg
事故现场模拟图
  醇油

  皮管

  改装过的 醇油灶

  本报记者陈东升

  本报实习生郁燕莉

  本报通讯员高鹏

  今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安监局了解到,嘉兴餐馆爆炸案事故原因已经得到初步认定:新型燃料“醇油”泄漏引起爆炸。

  业内人士指出,“醇油”这一新型燃料,因以其节能、价格低廉被越来越多餐馆酒店应用,然而“醇油”生产这一行业发展良莠不齐、无行业标准、缺乏职能部门监管,令其危险性陡增。

  有专家指出,爆炸案背后,暴露了该行业监管缺失的问题,因此出台行业规范、落实监管责任应尽快提上日程。

  “醇油”泄漏引发餐馆爆炸

  12月4日,8点45分左右,嘉兴市区月河街原味餐馆突然发生爆炸,餐馆前后墙即被炸穿,形成洞状,整幢房子几乎散架。

  8时50分许,嘉兴市公安、消防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抢救受伤人员、清理现场。南湖区消防大队参与救援的一位消防队员回忆称,到达现场时,整个餐馆已经一片狼藉,店里的前后墙均被炸坏,店内的设施几乎全被炸毁,爆炸所引起的巨大冲击波还震倒了原味餐馆对面一段近10米长、2米多高的围墙。

  当时正在餐馆内工作的4名员工,其中1人死亡,3人被炸伤。此外,爆炸事故还波及了一名路过此地的87岁老人。爆炸发生后,老人被气浪冲到餐馆后门对面的围墙上,抢救无效后死亡。由此,爆炸事故造成2死3伤。

  嘉兴市消防、安监部门通过现场勘查,排除了煤气爆炸。最后,调查组成员和专家把目光聚集在了餐馆前几天刚使用的新型燃料――“醇油”上。

  据查,餐馆在安装“醇油”燃具时,把盛放“醇油”的铝罐放置在室外,然后通过一根管子,将“醇油”导入室内,再接到私自改造过炉芯的油气两用炉上。

  目前事故原因已经得到初步认定:该餐馆使用的“醇油”中的乙醇挥发至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从而引发爆炸。

  调查组专家指出,一般使用工业酒精做燃料,装置任何一个部位都需要做到完全密封,而餐馆的自制燃具很容易造成工业酒精挥发并泄漏,最终引起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醇油”销售商王某立刻被嘉兴警方控制起来,随后,警方根据王某提供的线索,共查处了7家使用“醇油”作为燃料的餐馆,并查封了改造过的燃具。

  “醇油”行业受追捧

  “醇油”,这个陌生的化学名词伴随此次爆炸案出现在人们视野。

  “所谓‘醇油’,在化工目录没有这个词,也没有明确的成分标准,通俗的理解就是以甲醇或乙醇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勾兑合成的一种燃料。”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王海东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小王是杭州余杭某新能源公司的业务员,公司主要从事生物醇油生产技术的销售和推广工作,他向记者透露,“醇油”之所以在近年来迅速“火”了起来,主要原因还是投入低、见效快。

  “用‘醇油’比用煤气要便宜很多。”嘉兴南湖区一家用过“醇油”的饭店老板说,煤气每公斤要7元多,而“醇油”只要3元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许多饭店都用“醇油”取代了煤气,“用煤气一天花100多元钱,用‘醇油’只要40元左右,一年至少可以省下2万元”。

  查阅相关资料,《法制日报》记者发现,“节能环保、价格低廉……”也正是“醇油”厂商进行广告或者技术推广、吸引加盟投资时主要的宣传口号。

  为了进一步了解“醇油”市场,《法制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暗访了杭州某新能源节能燃料服务公司,经理陈宇(化名)告诉记者,投资新能源,成本可大可小,开个小作坊式的厂,只需有一间40到50平方米的仓库,买一些容器和工具,要5000元左右,流动资金有6000元足够。

  “‘醇油’市场很紧俏,收益率也大。”据陈宇介绍,一般制作“醇油”成本现在为每吨2600元左右,售价在每吨3600元至3800元,技术简单,培训一两天便可以上岗操作。

  至于安全问题,陈宇则表示:“即使泄漏,也是液体,易发现,着火用水可扑灭,不用担心。”

  “由于‘醇油’制造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没有严格的标准,也就是说不同企业不同工人生产的‘醇油’都是不一样的,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就各不相同。”王海东指出,“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添加剂物质成分剂量不对,就会出问题。比如在甲醇原料中添加过多硝化纤维,在强光照射下,就易引发爆炸。”

  “醇油”畅销无人监管

  那么,对这种“节能新型燃料”,应该由谁来监管?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嘉兴南湖区安监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醇油”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更别提准入资质了。

  “安监部门工作人员查询了危险化工目录,但没发现目录上有‘醇油’这种化学品,因此相关法律也没有确认餐馆使用‘醇油’做燃料是否违法。”嘉兴南湖区安监局局长潘培荣表示。

  据了解,在温州、杭州等地虽然也不乏的“醇油”的使用者,但当地安监部门同样均未接到过任何生产“醇油”的申请。

  据安监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醇油”不同于煤气,目前没有明确的法规界定这种燃料到底该怎么监管,这种新型燃料不像别的危险品有一套管理规范,可以直接依照法律条文管理。

  对此,浙江省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李公杭则表示:“醇油的监管比较复杂,目前只知道这是一种这几年才出现的混合燃料,如果是在餐馆等民用场所使用的,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监管应该是当地的建设管理部门,如果是工厂使用的,监管是安监部门,不过无论哪种情况,安监部门都是有综合监管责任的。”

  为了防止惨剧重演,目前嘉兴市公安消防支队正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对餐饮企业“醇油”使用情况的火灾隐患大排查。

  行业标准亟待规范

  “醇基燃料其经济性比柴油好10%至15%。不光经济性好,燃烧后的有害排放也远远低于柴油、液化气,前景是广阔的。目前这一行业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却没有相应的规范。”从事醇基燃料开发相关技术专利已有七八年的林建向记者介绍说。

  同时,业内的担忧也一直存在。

  杭州绿洲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黄桂仁认为,在全国生产经营“醇油”的二三十家厂家中,可谓鱼龙混杂。

  “有的公司卖添加剂配方,在配方中还加了含苯的化合物――这种东西燃烧产生的气体对人体是有毒害的。有些公司只管卖个配方出去,没有配套的燃具、没有相应的技术指导。一些人投机取巧,让正规的商家也受连累,是时候对行业进行规范了。”黄桂仁说。

  王海东介绍说:“有关醇基燃料的国家标准在1996年就曾出台,但如何规范使用、运输、保存等方面还有很多空白。”

  由此,王海东建议首先要制定出台国家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给予明确的行业引导,同时出台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规范生产标准,确保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

  “还要规范工商登记注册,取缔小作坊、粗放式生产企业。”王海东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立法形式,尽快出台醇基混合燃料此类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范,落实监管责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