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55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合肥就贝雷梁倾斜事件开发布会,定性为“失败试验”,相关人士称“破坏性试验”说法不严谨
■当事项目经理被处行政警告;半月后贝雷梁将再次进行“预压试验”,费用由施工方承担
“这只是一次试验,一次失败的试验,由于没有及时向公众通报而导致大家都以为这是一次很严重的事故。”本月5日,合肥市包河大道高架预压试验中贝雷梁发生倾斜,导致工人受伤,昨天下午合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事件的调查情况。
调查进展:施工方负全责
据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张家祥现场通报,包河大道高架与繁华大道交口为立体四层结构,其中,跨繁华大道下穿采用贝雷梁作为支撑体系地基的一部分。为确保箱梁混凝土浇筑安全,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单位中铁十局于12月5日上午7点30分左右对该贝雷梁进行预压试验。在预压过程中,贝雷梁发生倾斜,由于施工单位现场组织管理不严密,一工人在操作过程中被贝雷梁砸伤致手臂骨折,在第一时间被送至医院接受治疗,同在现场的2名施工人员受到惊吓,送医院观察未见异常,当天下午出院,另外3名在现场的施工人员也到医院进行了体检,检查结果均正常,当即出院。
项目施工方,中铁十局三建分公司总经理杜强泽也表示,对本次事故仍在进行调查中,根据已查明的情况,已对相关项目经理王中东进行了行政警告处分,罚款两千元并在全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杜强泽在现场说:“预压本是常规的必须的桥梁施工工序,但由于我们的现场管理组织不严密,安全交底不彻底,最终造成了人员受伤和试验失败,我公司对本次试验失败负全部责任。”
事故定性:一次失败试验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张家祥一直在强调,这只是一次失败的试验。“此次贝雷梁预压试验的目的就是采集各项数据,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和施工安全。”只有试验证明贝雷梁安全、承重达标,才能在贝雷梁上继续搭建支架,进行下面的工序,“所以现在还没有到高架桥桥面建设阶段,只是贝雷梁预压试验失败。因此根本不是大家所以为的高架桥施工事故,这只是一次试验,失败了的试验。”
施工方负责人杜强泽也承认,在试验当天,一方面预压试验操作时,没有将预压石块放在正确的位置,受力点失去平衡而导致贝雷梁发生倾斜;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上存在漏洞,没有通知到位以至于试验现场还有工人滞留,当贝雷梁发生倾斜时致使一名工人手臂骨折。
工程安排:半月后再试验
记者注意到,事故发生时官方给出的说法一直是“破坏性试验”失败,“破坏性试验”一词在网络上被不少网友质疑。而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一试验又被改名为“贝雷梁预压试验”,在新闻发布会后记者致电张家祥询问这一细节,他告诉记者,“破坏性试验”的说法是工程中的一个通俗说法,事实上这个词语并不是最科学、严谨的说法,“以最专业的说法来讲,这是一次贝雷梁预压试验,或许一开始我们就告诉大家这个专业词汇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误会了。”
“大概在半个月后,我们还会组织对这一路段的贝雷梁进行预压试验。”在新闻发布会后,记者还从张家祥那里得知这样的消息。张家祥强调,这次试验不会再在管理上出现漏洞,“肯定在安全交底上吸取教训”,同时张家祥也表示,由于本次事故施工方负全责,第二次试验的所有费用都将由施工方承担,“这次事故造成的项目损失并不大,但是第二次试验要增加多少成本我们还在进一步核算中,这些费用肯定是由施工方来出了。”
本报记者 强薇
记者在工地拍照屡遭阻挠
一名黑衣男子被问及身份自称“联合国秘书长”,威胁要摔记者相机
本报讯 昨晚7时左右,记者来到5日曾发生预压试验贝雷梁倾斜事故的包河大道高架施工现场,试图拍摄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进入工地附近的一个小门后,记者先在远处拍摄了几张现场照片。在施工现场,只有一台挖掘机在轰鸣,起吊机没有作业,两名男子在起吊机下闲聊。记者就目前的工程进展询问过往工人,他们都推说自己是“新来的,不了解情况”。
约10分钟后,一名身高1.75米左右、身穿黑色上衣、体态偏胖的中年男子粗声要求记者离开工地。记者说明来意,男子称:“哪怕是正面报道也不要做。”记者请该男子出示相关证件,男子未予理睬。“您是工地上的负责人吗?”记者问。谁料该男子大声说道:“我是联合国秘书长!”记者转身走到天桥附近,该男子甩着手,步步靠近记者并称:“你相不相信我把你的照相机扔到桥下去!”记者连忙收起相机。言毕,男子跑到一旁打电话。不久,过来三名戴着黄色安全帽、身穿棉大衣的中年人。黑衣男子对这三人说:“把他带出去!不准任何人进来。谁进来了我找谁!”无奈,记者只得离开。
记者后来在路旁的值班室碰到一名自称姓吴的年轻人,他拒绝透露身份,只称是“工地上跑腿的”。对于记者复述的刚才的境遇,他言语中透着歉意,但记者提出进工地看看,却被该男子委婉拒绝。“你看可以,但是要把照相机给我。”问其原因,他表示:“请你不要为难我, 好吗?”
记者朝前走去,吴姓男子一路跟随,不久后还招呼一名中年人过来一起与记者同行,这名自称姓李的男子同样以“我们现在有个纪律”为由拒绝记者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