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对博士生学籍进行清理,2006年及以前入校的博士生尚有857名未毕业。其中,入学至今已有10年(即2001级及以前入学)但未毕业的博士生达到253位。还有两名博士生于1990年入学,就读已有21年之久。据了解,超期者多为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者。(12月6日《成都商报》)
“超期博士”不是只有我国才有,在西方年满5年不能毕业的博士生也不乏案例。但是,一所大学有857名“超期博士”,并且有两名博士生已经就读21年之久的现实,相信只有我国独有。截至2010年夏,我国博士毕业生已经累积达到35万人左右。而自2007年始,我国每年的博士招生人数都超过了5万人。应该说,这个数字是体面的,也确实成就了“世界第一博士大国”的光环。但是,博士数量的提高,给我国高校的博士教育增加了难以承受的负重。
博士群体的扩大,难免会导致博士生源质量下降。一方面,体制之内尤其是官场之中,弥漫着一种“学历崇拜”的思想,许多官员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都想戴着博士帽管理他人另一方面,博士的准入制度降到最低,这使得一些不想做学术的、无能力做学术的、只想依靠博士帽实现升官发财的,都很容易地成了博士生。
“超期博士”不是只有我国才有,在西方年满5年不能毕业的博士生也不乏案例。但是,一所大学有857名“超期博士”,并且有两名博士生已经就读21年之久的现实,相信只有我国独有。截至2010年夏,我国博士毕业生已经累积达到35万人左右。而自2007年始,我国每年的博士招生人数都超过了5万人。应该说,这个数字是体面的,也确实成就了“世界第一博士大国”的光环。但是,博士数量的提高,给我国高校的博士教育增加了难以承受的负重。
博士群体的扩大,难免会导致博士生源质量下降。一方面,体制之内尤其是官场之中,弥漫着一种“学历崇拜”的思想,许多官员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都想戴着博士帽管理他人另一方面,博士的准入制度降到最低,这使得一些不想做学术的、无能力做学术的、只想依靠博士帽实现升官发财的,都很容易地成了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