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33天》分享营销心得新媒体助力造神运动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5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U4175P28T3D3504232F326DT20111211004702.JPG
大屏幕显示《失恋33天》营销方案
U4175P28T3D3504232F329DT20111211004702.JPG
张文伯
U4175P28T3D3504232F328DT20111211004702.JPG
陈肃
U4175P28T3D3504232F358DT20111211004702.JPG
社会化媒体营销心得分享   新浪娱乐讯 由新浪网、广告门联合主办的2011首届微电影节12月10日举行营销论坛。《失恋33天》作为年度国产“神片”,成为营销成功典型案例。该片宣传方也与与会人士一起分享了利用社会化媒体互动营销的经验,以微博为核心的新媒体互动平台成为助力中小成本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

  据《失恋33天》宣传方负责人张文伯和陈肃介绍,该片制作成本仅为900万人民币,加上宣发投入一共1500万。但公映5周以来,已经取得了3.2亿票房,制片方净利润达到1.2亿。目前,该片仍占据着全国总银幕数的4%。

  作为一部由电视剧导演执导、电视剧演员出演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没法与大片抗衡,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版面。因此,是被迫,也是因地制宜地,宣传方选择了以微博等新媒体互动平台为主的宣传营销方式。

  而作为最大的亮点,该片拍摄了一组名为《失恋物语》的短片,从不同的城市选取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失恋经历,然后在微博等平台投放,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除了片方拍摄的7大城市的短片,网友们更自发地拍摄了20多个不同城市、不同方言、不同版本的《失恋物语》。让“失恋”成为一个影响大批年轻网民的流行话题。进而带动了大家对电影的关注。

  在电影上映后,宣传方又利用各种互动平台实时跟进,验证营销成果;进行线下线上的资源整合,征集失恋信物,打造失恋博物馆等,精准地影响大批85、90后目标受众,为一部普通的中小成本电影慢慢地成为“神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