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41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陆川(微博)是圈中出了名的“大嘴导演”,不时有惊人之语冒出。前天,这位快人快语的导演来到广州,出席2011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两个活动:一个是以评委身份出席“2011南方多媒体短片盛典”,一个是以讲师身份出席“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以“电影历史观”为主题跟暨南大学学子进行交流。接受记者采访时,陆川虽明确表示“不说同行坏话”、“不点名批评某部电影脑残”,但兴起之际,仍发表了不少有关行业的火爆观点。
古装电影
“老让古人飞来飞去,这会让历史简单化”
耗了陆川近一年心血的《王的盛宴》最近进入了宣传期。对于这部片,陆川的定位是“以对历史尊重的态度和发现的眼光制作出来的古装剧”,在他看来,拍古装片必须涵盖两个元素,“一是必须关注当下,看能给当下什么借鉴;二是历史的真实性。历史像谜案,藏在《后汉书》、《史记》等典籍中,像一个个巨大的阴谋,有待发掘。《王的盛宴》里融入了很多从未发表过的考古观点,会让人很惊讶,但这些观点最终还是说服了我。看完之后,观众对楚汉那段历史也会有一个全新的看法。”
赞了一通自家电影,陆川也表达了对不少当下古装片的反感:“很多古装电影拍出来都很像科幻片。Fantasy(科幻)的拍法不是不好,但不能凡是古装片都让古人飞来飞去,谁都会轻功,谁都能上墙。这会让历史简单化了,也失去了历史片的意义。”
这一通批驳,让人联想起近日陆川的一条微博:“电影行业的底线和底裤都被你们脱下来了。电影人之间需要为了几个子的票房用这么大的力气去搞臭对手吗?没有道德感的电影团队能给我们怎样的电影?”网民分析,陆川的指责对象,疑似跟《王的盛宴》同类题材的《鸿门宴》片方。
“让历史简单化”的古装片究竟指谁?陆川死活不肯点名:“我很怕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会自觉屏蔽掉很多电影。每部电影出来,都有人私信我去看,但我真的不想去。我是英语专业出身的,因为爱好电影才跑去读电影学院研究生,半路出家做电影,实在无法去看一些明明不喜欢却还要违心说好的电影。而且在行业里,评价同行电影是不道德的事情,从事这一行,我就失去了评价别人电影的权利。但我会偷偷看,写日记,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拍摄周期
“很多脑残电影,把元朝的衣服穿到汉朝”
从3月开机直到11月才关机的《王的盛宴》,过长的拍摄周期一直饱受诟病,中途甚至传出“投资方撤资”的传言。“好电影嘛,都拍得慢!像《美国往事》、《魔戒》,拍了那么久,在美国一度成了圈中笑柄,但现在这些电影还活着,成了经典。”陆川振振有词,“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赶在三个月内拍完,赶在某一个档期上映?为什么一定要凑那个‘一年700部’的热闹?如果受市场因素制约赶出来一部烂片,那么这部电影三周过后也就消失了,没人会再记起来。”
陆川感叹,拍《王的盛宴》是个群策群力的工程,连演员都不计时间成本,“这部片光筹备就花了13个月,属于严重超期。但做一部电影,这个周期是正常的。刘烨这些演员根本没跟我签时间合同,他们在剧组一直跟到我收工为止。大家清楚,在一起就是想做件事儿,不是为了赚钱。走在大街上,有人拍我肩膀说:看过你的《南京!南京!》、《可可西里》,支持你!这些话让我觉得,电影不能随便拍!因为有太多人拿电影当信仰,他们能记住好电影。”
13个月筹备期加8个月拍摄期,陆川把时间都花在了哪儿?“光做服装,我们就到清华大学服装系去了很多次,跟教授研讨那个朝代的服装质地、编织方法、款式;还有武器――很多电影里的兵器都是机器削出来的,或是钢管,但我们用的是木杆,而且一定不是直的,有自然的结和疤。这样的长兵器做了五百支,一根一根包扎。这些工作没有时间做不出来!还有,在象山片场,台风、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轮流来袭,我们拍拍停停……”
陆川感叹,这样做只想让观众看一部“非脑残电影”,“常听到很多观众看完一部戏后说,这是脑残拍的。作为电影人我很痛心,有的拍摄者是在透支观众的信任!不信你看看现在的电影,随随便便把元朝的衣服穿到汉朝,把春秋的衣服穿到唐朝,制作理念完全混乱了。但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还是该坚持。
古装电影
“老让古人飞来飞去,这会让历史简单化”
耗了陆川近一年心血的《王的盛宴》最近进入了宣传期。对于这部片,陆川的定位是“以对历史尊重的态度和发现的眼光制作出来的古装剧”,在他看来,拍古装片必须涵盖两个元素,“一是必须关注当下,看能给当下什么借鉴;二是历史的真实性。历史像谜案,藏在《后汉书》、《史记》等典籍中,像一个个巨大的阴谋,有待发掘。《王的盛宴》里融入了很多从未发表过的考古观点,会让人很惊讶,但这些观点最终还是说服了我。看完之后,观众对楚汉那段历史也会有一个全新的看法。”
赞了一通自家电影,陆川也表达了对不少当下古装片的反感:“很多古装电影拍出来都很像科幻片。Fantasy(科幻)的拍法不是不好,但不能凡是古装片都让古人飞来飞去,谁都会轻功,谁都能上墙。这会让历史简单化了,也失去了历史片的意义。”
这一通批驳,让人联想起近日陆川的一条微博:“电影行业的底线和底裤都被你们脱下来了。电影人之间需要为了几个子的票房用这么大的力气去搞臭对手吗?没有道德感的电影团队能给我们怎样的电影?”网民分析,陆川的指责对象,疑似跟《王的盛宴》同类题材的《鸿门宴》片方。
“让历史简单化”的古装片究竟指谁?陆川死活不肯点名:“我很怕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会自觉屏蔽掉很多电影。每部电影出来,都有人私信我去看,但我真的不想去。我是英语专业出身的,因为爱好电影才跑去读电影学院研究生,半路出家做电影,实在无法去看一些明明不喜欢却还要违心说好的电影。而且在行业里,评价同行电影是不道德的事情,从事这一行,我就失去了评价别人电影的权利。但我会偷偷看,写日记,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拍摄周期
“很多脑残电影,把元朝的衣服穿到汉朝”
从3月开机直到11月才关机的《王的盛宴》,过长的拍摄周期一直饱受诟病,中途甚至传出“投资方撤资”的传言。“好电影嘛,都拍得慢!像《美国往事》、《魔戒》,拍了那么久,在美国一度成了圈中笑柄,但现在这些电影还活着,成了经典。”陆川振振有词,“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赶在三个月内拍完,赶在某一个档期上映?为什么一定要凑那个‘一年700部’的热闹?如果受市场因素制约赶出来一部烂片,那么这部电影三周过后也就消失了,没人会再记起来。”
陆川感叹,拍《王的盛宴》是个群策群力的工程,连演员都不计时间成本,“这部片光筹备就花了13个月,属于严重超期。但做一部电影,这个周期是正常的。刘烨这些演员根本没跟我签时间合同,他们在剧组一直跟到我收工为止。大家清楚,在一起就是想做件事儿,不是为了赚钱。走在大街上,有人拍我肩膀说:看过你的《南京!南京!》、《可可西里》,支持你!这些话让我觉得,电影不能随便拍!因为有太多人拿电影当信仰,他们能记住好电影。”
13个月筹备期加8个月拍摄期,陆川把时间都花在了哪儿?“光做服装,我们就到清华大学服装系去了很多次,跟教授研讨那个朝代的服装质地、编织方法、款式;还有武器――很多电影里的兵器都是机器削出来的,或是钢管,但我们用的是木杆,而且一定不是直的,有自然的结和疤。这样的长兵器做了五百支,一根一根包扎。这些工作没有时间做不出来!还有,在象山片场,台风、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轮流来袭,我们拍拍停停……”
陆川感叹,这样做只想让观众看一部“非脑残电影”,“常听到很多观众看完一部戏后说,这是脑残拍的。作为电影人我很痛心,有的拍摄者是在透支观众的信任!不信你看看现在的电影,随随便便把元朝的衣服穿到汉朝,把春秋的衣服穿到唐朝,制作理念完全混乱了。但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还是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