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62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U7107P1T1D23661293F21DT20111220092446.jpg](/proxy.php?image=http%3A%2F%2Fi1.sinaimg.cn%2Fdy%2Fc%2F2011-12-20%2FU7107P1T1D23661293F21DT20111220092446.jpg&hash=cd317f74fb630b664f742012faa2da0b)
本报讯 昨天下午,海淀区人代会举行代表问政会,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会场,她是本次海淀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产生的一位“90后”人大代表,来自北师大的大四学生王晨。
带着一丝羞涩,首次走进代表问政会的王晨径直来到区房管局的摊位前,“我想了解一下公租房的问题。”王晨开门见山,把问题直接抛给区房管局的领导。
面对区房管局领导的解释,王晨把关键词记录在本上。第一个问题之后,她又接连发出三问,“公租房的准入标准是否会做倾斜?”、“如何解决蚁族群体的租房问题?”、“非京籍申请公租房的政策是否出台?”一系列有关公租房的问题提出后,这位1991年出生、来自山东农村的“90后”区人大代表表现的勇气令区房管局的领导看到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活力和希望。
王晨会后告诉记者,她之所以关注公租房和蚁族群体,一方面是她的专业为公共事业管理,平时的课程多有涉及土地、房屋,另外一个原因是她所在的团里有来自西北旺镇的代表,大家对公租房都很关注。王晨还透露,她的毕业论文将关注公租房问题。
对话
通过代表身份
畅通民意渠道
记者:你是如何当选区人大代表的?
王晨:我是经过老师和同学10人联名推荐成为代表候选人的。当时觉得自己太年轻没有希望,后来,我通过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等环节,最终当选为海淀区的人大代表。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
记者:你认为自己当选代表,是哪些因素给你加分?
王晨:我当过志愿者、校辩论队长、学院学生会部长、校艺术团部长,此外我还担任学校《北师青年报》的社长,我想这些社会经历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一定程度上助我当选。
记者:你现在已经大四了,如果毕业如何在未来5年履职?
王晨:我已经报送了研究生,至少未来4年没有问题,最后一年我也会争取做好代表的工作。
记者:第一次参加人代会,有何感受?是否带来什么建议?
王晨: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例如参加代表问政会,准备得还不充分,但学到很多知识。作为人大代表,除了反映民意外,还要让选民知道政府都做了哪些工作,通过我的努力,畅通政府和百姓之间的信息渠道。
第一次参加人代会,还没有成熟的议案,我准备提交建议,消除就业中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此外我也想为蚁族多呼吁一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