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明年拟投40亿建安置房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62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1324406354_noed3V.jpg
7月31日,东城区宝钞胡同北口,一处坍塌的房墙砸倒了旁边的路灯。本报资料图 杨杰 摄
  本报讯 (记者 魏铭言)东城区明年计划投入近50亿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其中拟安排40亿,为疏散外迁居民建设位于朝阳和通州区的安置房,同时完善医院、学校、商业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为外迁居民提供优越居住环境。

  昨天,东城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区长牛青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言,目前全区仍有10万户约30万居民居住在老旧平房中,住房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面完成老旧小区危旧房改造任务仍任重道远。

  为鼓励旧城居民向外疏解,东城区尝试提出“菜单式”搬迁政策,探索“人口差异化疏解”,即根据不同人群和居民的不同需求,分别采取货币补偿、外迁房屋安置和房屋置换安置等多种方式进行。

  上周召开的东城区党代会上,东城区委书记杨柳荫介绍,到2016年,东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要比现在的90万人左右,下降10%左右,预计五年向外疏解约10万人。

  关键词 搬迁

  望坛地区明年启动搬迁

  在介绍2012年工作计划时,牛青山介绍,东城区将坚持政府主导,采取多种措施,继续开展危楼改造和平房院落解危排险工作。

  同时,加快推进宝华里、祈西、西革新里、崇外6号地的危改进度,力争启动望坛地区一期居民搬迁工作。

  据介绍,望坛地区的房子多是房龄50年以上的危旧平房,约有8000户居民;居民生活环境困难拥挤,既有老北京居民,近年来也成为流动人口聚集区,是著名的“城中村”。

  记者了解到,此前数年,原崇文区、现东城区政府,都将望坛地区作为重点危改项目,从规划论证、资金筹备、搬迁房源等方面,推进该地区居民的搬迁工作。

  关键词 安置

  首处安置房明年交付

  明年年内,东城区力争实现旧城外迁居民首个对接安置房项目――朝阳区弘善家园小区的全面交付使用,迎接外迁居民入住。同时,加快推进通州台湖镇“两站一街”、朝阳区豆各庄等外迁安置房和保障房项目建设。

  东城区政府承诺先行为安置房、保障房小区规划、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保证和住房同步交付使用。

  据介绍,弘善家园位于东南二环和三环之间,华威路南侧,交通便捷,周边学校、医院、商业等配套设施完善。

  【交通】

  东城增加20条胡同“单行单停”

  胡同出入口安装监控探头,胡同居民在附近停车场停车包月150元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东城区计划再增加20条胡同,推广机动车“单行单停”。加上目前试点的26条胡同,明年东城将有46条老胡同,实行一侧停车、一侧行车的“单行单停”政策,打通中心城区的交通“微循环”,缓解旧城拥堵。这是记者昨天从东城区人代会了解到的消息。

  单行单停胡同口加装监控

  东城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单行单停”的胡同需要宽度在6米以上,且已划入“单行线”。

  明年,在全区46条胡同“单行单停”的基础上,东城区还计划为这些胡同的出入口加装监控探头,以警戒有车辆违规逆行驶入胡同的情况。

  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在实行“单行单停”的胡同单侧,按照不超过3米的距离,依次摆放大型的木质花钵或增设禁停桩、路椅等,确保车辆单向行驶。

  部分胡同拟设收费停车位

  前期调查显示,胡同开展“单行单停”后,可能有部分胡同居民的车辆也无法停进自家门口的胡同。东城区交通委正在协调辖区内的多家停车管理公司,开展居民优惠停车证办理工作。胡同居民持政府开具的优惠停车证明,可在家附近的社会停车场,以包月150元的价格,与企事业单位车辆错时停放。

  明年,东城区还计划在有条件的胡同,划出部分停车位,实施正规划线管理,局部探索对外部车辆“收费停车”。

  胡同内的单停车位,首先确保胡同居民停放私家车。居民办理停车证后,只要遵循单侧停放规定,仍能免费停车。

  ■ 链接

  南锣鼓巷将建地下停车场

  为破解老城区停车难,明年,东城区拟重点实施车辇店胡同临时停车场、165中学地下停车场、南锣鼓巷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含地下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试点项目。据介绍,明年底,南锣鼓巷南口有望修建一个地下停车场,以缓解人车混行的局面。

  东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已纳入2012年东城区总投入50亿元的民生改善计划。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