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79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题:总揽全局 科学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2011年治国理政纪实
新华社记者
视频:新华社播发党中央2011年治国理证纪实来源:CCTV《新闻联播》 2011年--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十二五”时期开局,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10年开启,走过90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从新的起点再次出发。
一年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为继续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种眼光纵观世界--劈波斩浪,领航中国奋勇前行
伟大的事业,总是在不断应对挑战中铸就新的辉煌。
2011,伴随新年钟声,中国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4000美元新台阶。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此时的世界,迷雾重重,危机不断。
西方发达经济体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经济困局。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贸易摩擦加剧。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加剧的双重压力。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扑朔迷离,悲观情绪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处在低迷困顿、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国际政治格局深刻变化;西亚北非出现剧烈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一些国家政局多变;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气候变化、核不扩散、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形势逼人,知难而进。
审视中国,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
更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充满迷雾、激流、险滩,考验着领航中国巨轮的决策者。
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沉着清醒,方能坚定前行。
“尽管存在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1年元旦,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讲话,对形势作出清醒而富有前瞻性的判断。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全国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定必胜信心,牢牢把握机遇,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冷静观察形势,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比较分析--
从重旱灾区到欠发达地区,从东海之滨到茫茫戈壁,从企业、村庄到社区、学校……一年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上百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就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区、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党的建设等课题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拜人民为师,就能汲取到永不枯竭的智慧;与人民同在,就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广泛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意见……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各种专题会议,中央政治局成员举行6次集体学习,广开言路,博采众议,权衡利弊,制定对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围绕保障房建设、教育等进行专题询问,开展相关执法检查,以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全国政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题协商会,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总揽全局,才能趋利避害;集思广益,方能形成卓识--一系列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决策部署陆续推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这是紧紧扭住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年--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大解决突出问题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这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年--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快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这是系统谋划文化发展战略的一年--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增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和活力……
这是社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一年--出台促进就业规划,部署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见,加强平安建设……
这是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的一年--通过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批准全国抗旱规划……
这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年--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快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化全民国防教育……
这是港澳工作和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的一年--加强内地和香港、澳门交流合作,继续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入实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持续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势头持续保持……
这是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一年--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遍及全球,在所有重要外交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等8部白皮书……
科学决策,才能化危为机;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一年过去,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党中央领航中国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续写新的篇章。
一条道路更加宽广--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是坚定不移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年。
这一幕令人难忘--
8月13日下午,正在广州考察的胡锦涛总书记不顾暑热,来到越秀区了解广州市河涌综合整治情况。流经广州中心城区的东濠涌以前污染十分严重,整治后水质明显改善,两岸生态也得到恢复。总书记走到岸边,俯下身子,用手舀起水来,仔细察看水质。
这一场景,体现了总书记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更是党中央对加快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时光回溯--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如潮的掌声中,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意志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高票通过。
这份未来5年的行动纲领体现科学发展要求,既是党中央着眼长远向全党全国发出的动员令,更是贯穿“十二五”时期的行动指针。
开局之年,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使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变数和挑战--
年初,“物价冲击波”席卷而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节节上涨,物价一路攀升;外需疲弱,出口订单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粮食主产区遭遇严重旱情,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面临巨大挑战……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宏观调控“多难”加剧。
见微知著,未雨绸缪。
早在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各方面要切实把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使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数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011年春节刚过,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全年政策定下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决策果断,部署有力。
--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宏观调控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出台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加大对外贸企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信贷、财政支持力度;
--出台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连续部署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一年里,党中央既着眼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月30日下午,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政治局成员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年里,胡锦涛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他反复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调研、讨论、决策--一年里,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
这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一年--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制定钢铁、新材料等产业规划,全面启动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出台支持内蒙古、西藏等地又好又快发展政策……内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三次产业进一步趋向协同发展,东中西部发展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这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年--成功实现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出台鼓励软件、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部署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年--完成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署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中国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这是改革攻坚克难的一年--资源税改革从试点向全国全面推开,出台电价改革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为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和有力推动下,全党全国顽强拼搏,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持续上涨的物价8月起掉头向下,11月大幅回落到4.2%;
经济增速预计超过9%,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进出口总值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财政收入跨进10万亿的“新门槛”;
粮食总产量登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新华社记者
视频:新华社播发党中央2011年治国理证纪实来源:CCTV《新闻联播》 2011年--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十二五”时期开局,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10年开启,走过90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从新的起点再次出发。
一年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为继续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种眼光纵观世界--劈波斩浪,领航中国奋勇前行
伟大的事业,总是在不断应对挑战中铸就新的辉煌。
2011,伴随新年钟声,中国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4000美元新台阶。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此时的世界,迷雾重重,危机不断。
西方发达经济体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经济困局。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贸易摩擦加剧。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加剧的双重压力。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扑朔迷离,悲观情绪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处在低迷困顿、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国际政治格局深刻变化;西亚北非出现剧烈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一些国家政局多变;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气候变化、核不扩散、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形势逼人,知难而进。
审视中国,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
更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充满迷雾、激流、险滩,考验着领航中国巨轮的决策者。
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沉着清醒,方能坚定前行。
“尽管存在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1年元旦,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讲话,对形势作出清醒而富有前瞻性的判断。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全国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定必胜信心,牢牢把握机遇,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冷静观察形势,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比较分析--
从重旱灾区到欠发达地区,从东海之滨到茫茫戈壁,从企业、村庄到社区、学校……一年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上百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就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区、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党的建设等课题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拜人民为师,就能汲取到永不枯竭的智慧;与人民同在,就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广泛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意见……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各种专题会议,中央政治局成员举行6次集体学习,广开言路,博采众议,权衡利弊,制定对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围绕保障房建设、教育等进行专题询问,开展相关执法检查,以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全国政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题协商会,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总揽全局,才能趋利避害;集思广益,方能形成卓识--一系列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决策部署陆续推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这是紧紧扭住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年--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大解决突出问题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这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年--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快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这是系统谋划文化发展战略的一年--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增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和活力……
这是社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一年--出台促进就业规划,部署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见,加强平安建设……
这是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的一年--通过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批准全国抗旱规划……
这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年--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快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化全民国防教育……
这是港澳工作和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的一年--加强内地和香港、澳门交流合作,继续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入实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持续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势头持续保持……
这是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一年--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遍及全球,在所有重要外交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等8部白皮书……
科学决策,才能化危为机;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一年过去,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党中央领航中国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续写新的篇章。
一条道路更加宽广--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是坚定不移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年。
这一幕令人难忘--
8月13日下午,正在广州考察的胡锦涛总书记不顾暑热,来到越秀区了解广州市河涌综合整治情况。流经广州中心城区的东濠涌以前污染十分严重,整治后水质明显改善,两岸生态也得到恢复。总书记走到岸边,俯下身子,用手舀起水来,仔细察看水质。
这一场景,体现了总书记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更是党中央对加快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时光回溯--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如潮的掌声中,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意志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高票通过。
这份未来5年的行动纲领体现科学发展要求,既是党中央着眼长远向全党全国发出的动员令,更是贯穿“十二五”时期的行动指针。
开局之年,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使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变数和挑战--
年初,“物价冲击波”席卷而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节节上涨,物价一路攀升;外需疲弱,出口订单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粮食主产区遭遇严重旱情,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面临巨大挑战……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宏观调控“多难”加剧。
见微知著,未雨绸缪。
早在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各方面要切实把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使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数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011年春节刚过,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全年政策定下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决策果断,部署有力。
--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宏观调控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出台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加大对外贸企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信贷、财政支持力度;
--出台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连续部署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一年里,党中央既着眼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月30日下午,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政治局成员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年里,胡锦涛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他反复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调研、讨论、决策--一年里,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
这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一年--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制定钢铁、新材料等产业规划,全面启动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出台支持内蒙古、西藏等地又好又快发展政策……内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三次产业进一步趋向协同发展,东中西部发展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这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年--成功实现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出台鼓励软件、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部署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年--完成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署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中国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这是改革攻坚克难的一年--资源税改革从试点向全国全面推开,出台电价改革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为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和有力推动下,全党全国顽强拼搏,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持续上涨的物价8月起掉头向下,11月大幅回落到4.2%;
经济增速预计超过9%,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进出口总值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财政收入跨进10万亿的“新门槛”;
粮食总产量登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