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79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2011年是我省“十二五”开局之年。记者从昨天召开的省委全会上获悉,过去一年,我省全面落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着重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抓落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创1981年以来的新高、城乡收入比近8年来首次缩小到3倍以内、制定全国首部地方性的《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出台加强社会建设决定、成立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盘点去年我省工作,亮点迭出,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议。
研发费用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我省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制定了全国首部地方性的《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成功引进第二批20个创新科研团队和17名领军人物,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和一些国内外院士等世界顶尖人才。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500强项目不断集聚、加快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省地税局局长王南健表示,2011年的税收收入结构能清晰地看到我省产业结构正趋于合理。2011年1至11月,我省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省经济发展区域分布也进一步优化。数据显示,2011年我省税收收入虽然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9市,但欠发达地区税收收入增速加快。珠三角城市经济带9市税收收入占地税税收收入总比重达88%。其余12个市税收收入增速达24%,高出全省平均税收收入增速1.8个百分点。
社会建设创多个全国第一
去年广东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始终坚持民生为重,全力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广东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幸福指标体系,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去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农民工就业人数、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累计结余均居全国首位。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持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创1981年以来的新高,城乡收入比近8年来首次缩小到3倍以内。
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的力度更大。广东召开了省委全会研究部署社会建设工作,出台加强社会建设决定,成立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大力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扶贫“双到”工作更扎实,制定全国首部《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社会建设涉及的面非常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认为,要从民生入手。”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刘润华说,省委全会报告在回顾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部署明年任务时凸显了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所涉及的区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教育、住房、医疗保障等问题都强调民生为重。
文化强省亮点纷呈医保补贴大幅提高
去年,我省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事业和产业有新突破,全面完成省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和文化惠民工程。
与此同时,教育卫生体育事业有新进步。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各级财政教育拨款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逐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做法。在全国率先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政策,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120元提高到200元以上。
“2011年,广东交出了一份让人印象深刻的民生答卷。”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认为,在文化建设方面,我省更加注重群众的体育文艺生活。“过去是以解决物质生活需求为主,现在更加关注精神生活了。”
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去年,省委突出抓好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省委常委带头做出“八条承诺”,开展“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示范创建活动,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目前,全省市以下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全部完成,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导干部走上了更加重要的岗位。
另外,广东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继续办好全省“三纪”教育培训班和举办首期权力集中部门资金密集领域领导人员廉政教育培训班,推进防止利益冲突、廉政风险防控和权力运行制约等“三项机制”建设,大力开展换届工作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
省纪委副书记丘海表示,到去年底,我省已提前1年建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的基本框架,这对推动制度防腐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创1981年以来的新高、城乡收入比近8年来首次缩小到3倍以内、制定全国首部地方性的《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出台加强社会建设决定、成立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盘点去年我省工作,亮点迭出,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议。
研发费用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我省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制定了全国首部地方性的《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成功引进第二批20个创新科研团队和17名领军人物,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和一些国内外院士等世界顶尖人才。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500强项目不断集聚、加快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省地税局局长王南健表示,2011年的税收收入结构能清晰地看到我省产业结构正趋于合理。2011年1至11月,我省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省经济发展区域分布也进一步优化。数据显示,2011年我省税收收入虽然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9市,但欠发达地区税收收入增速加快。珠三角城市经济带9市税收收入占地税税收收入总比重达88%。其余12个市税收收入增速达24%,高出全省平均税收收入增速1.8个百分点。
社会建设创多个全国第一
去年广东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始终坚持民生为重,全力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广东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幸福指标体系,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去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农民工就业人数、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累计结余均居全国首位。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持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创1981年以来的新高,城乡收入比近8年来首次缩小到3倍以内。
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的力度更大。广东召开了省委全会研究部署社会建设工作,出台加强社会建设决定,成立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大力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扶贫“双到”工作更扎实,制定全国首部《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社会建设涉及的面非常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认为,要从民生入手。”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刘润华说,省委全会报告在回顾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部署明年任务时凸显了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所涉及的区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教育、住房、医疗保障等问题都强调民生为重。
文化强省亮点纷呈医保补贴大幅提高
去年,我省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事业和产业有新突破,全面完成省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和文化惠民工程。
与此同时,教育卫生体育事业有新进步。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各级财政教育拨款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逐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做法。在全国率先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政策,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120元提高到200元以上。
“2011年,广东交出了一份让人印象深刻的民生答卷。”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认为,在文化建设方面,我省更加注重群众的体育文艺生活。“过去是以解决物质生活需求为主,现在更加关注精神生活了。”
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去年,省委突出抓好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省委常委带头做出“八条承诺”,开展“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示范创建活动,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目前,全省市以下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全部完成,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导干部走上了更加重要的岗位。
另外,广东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继续办好全省“三纪”教育培训班和举办首期权力集中部门资金密集领域领导人员廉政教育培训班,推进防止利益冲突、廉政风险防控和权力运行制约等“三项机制”建设,大力开展换届工作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
省纪委副书记丘海表示,到去年底,我省已提前1年建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的基本框架,这对推动制度防腐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