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多名因强拆被问责官员升职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68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南都讯 记者陈宝成 发自北京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取代原拆迁条例,使得2011年成为“征收”元年。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社会关于征收拆迁的整体状况如何?1月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下属的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研究中心连续第三年发布《中国拆迁状况和政策趋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形势并不容乐观,土地违法已经成为升官捷径,多名被问责官员在问责时已升官。

  与往年报告相比,今年报告的一大变化是,在“和谐拆迁典型案件”的评选结果中,竟无一上榜;而在十大恶性拆迁案件中,有五个案件中存在当事人死亡的现象。

  2011年7月,首次土地违法问责结果公布,共有73名涉事官员受到处分。但报告指出,这次被问责官员主要是处级以下干部,厅级干部仅3人“入围”,无人被撤职,无人遭法办,8人已升迁;73人均是三四线城市官员,省会城市官员无一上榜。

  据南都记者统计,在报告点名的7位被问责官员中,1人升副厅,2人升正处,4人被平级重用。

  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告诉南都记者,在去年恶性拆迁中被处分的干部,有相当一部分是“事发后问责,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后低调复出,被发现后网络舆论哗然,最后有惊无险、不了了之的轨迹,其中不乏假问责、真重用”。

  王才亮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问责不可谓不用心良苦,但责任人却是违法有官升。上述被问责而升官的地方,也是拆迁力度较大、社会矛盾尖锐的地方,这就等于告诉官员们,违法没有成本。

  报告总结2011年全国拆迁恶性案件反映的共性问题有,法律救济缺乏的问题突出;“拆违代拆迁”,城管成为强拆主力;地方政府缺乏房屋征收相关程序;问责制各地落实不一,加剧了权力被滥用;城中村改造仍然是矛盾的热点;中小企业因拆迁倒闭的状况没有改变;拆迁引起的冲突在升级。

  基于此,报告建议加大对征地拆迁事件的舆论监督,下决心摆脱土地财政,鼓励律师介入征收、拆迁领域,落实问责制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