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立法设立食品安全日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5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U7246P1T1D23782758F21DT20120111114905.jpg
市卫人委主任江捍平做客“两会直通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啸威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第五燕燕

  去年,“八毛门”、“缝肛门”等热点事件一再引发公众对医患关系的关注。2012年,市卫人委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缓和医患关系方面将有哪些新措施?怎样进一步推进特区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市民关注的“居民健康卡”实施进度如何?昨日,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江捍平做客“两会直通车”,回应、解答市民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龙华等地将新增6家三甲医院

  深圳特区报:受各种因素影响,原特区外的医疗卫生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与原特区内各区对比,差距巨大。在加快原特区外卫生事业发展上,卫人委有何举措?

  江捍平:为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市卫人委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了“发展以二、三级医院为主体的区域医疗中心”和“发展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的“一大一小”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特区医疗卫生资源的一体化布局。一是高标准推进原特区外地区三级医院建设,在华为科技城新建一家三级公立医院。对于这些新增的公立医院,我们将积极主动与国内外著名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合作,将其办成一流水平的附属医院。同时,在龙城、龙华、沙井、大浪、平湖、葵涌等片区新增6家三级甲等医院;对于这些医院,我们将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社会资本、国家级专家团队举办,将其办成高端民营医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民营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安排财政补贴,保障服务区域的市民方便获得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根据城市规划调整、旧城旧村改造、产业园区转移以及新区建设,逐步落实“十二五”期间优化社康中心网点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三是完善原特区外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进街道预防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推进市、区、街道公共卫生机构分级分类管理,明确各自职能,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检测资源共享。

  2012年“居民健康卡”实现100%覆盖

  深圳特区报:2011年4月21日,市卫人委在网站上公布了《2011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根据白皮书公布的工作进度,12月底前要完成“居民健康卡”覆盖全市常住人口。请问“居民健康卡”现在的进展如何?

  江捍平:实事求是地讲,目前为止“居民健康卡”还没有实现完全覆盖,在此我向市民们表示歉意。主观原因是,我们在制定白皮书的时候对“居民健康卡”实施时的困难估计不足。客观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居民健康卡”构建了统一的个人基础信息库、业务数据库和统计信息库等数据库标准,要确保数据资源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实现一人一个健康档案号。但这种卫生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的载体是我市51家公立医院的各自的信息平台,由于医院与医院间的信息数据接口不一样,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统一这些数据接口。另外,“居民健康卡”在履行完就医程序后应打印一套三联的单据作为患者的报销凭据。目前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只能打印单张票据,要改进这一技术也需要花一些时间。

  虽然困难重重,好在这些困难都找到了解决办法。目前可以确定的是,2012年内“居民健康卡”能够实现100%覆盖。

  深圳将立法设立“食品安全日”

  深圳特区报:有市人大代表曾经建议在深圳设立全国首个“食品安全日”。卫人委在建议回复中表示,将把设立“食品安全日”纳入我市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请问“深圳食品安全日”2012年会设立吗?

  江捍平:设立“食品安全日”是个非常好的想法。从2009年开始,我市在每年的6月3日至20日之间设立了“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我们将在《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管条例》立法过程中,考虑将“食品安全日”内容写入条例。希望通过这个“法定日”的设立,引起市民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今年,市卫人委将着手从六方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实施深圳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继续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害”、打击“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加强法制建设,完善长效机制,加快《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管条例》的立法步伐,并出台《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和《深圳重大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法规;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提升我市科学监管能力;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提高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加强食品安全宣传,营造食品安全工作良好氛围。

  建立医德医风量化考评制度

  深圳特区报:请问2012年市卫人委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缓和医患关系方面将有哪些新措施?

  江捍平:2012年,深圳市卫生系统将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建立医德医风量化考评制度,完善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健全医德档案。

  在建设年活动中,深圳卫生系统将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同时,建立医德医风量化考评制度,完善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健全医德档案;将医学伦理学教育纳入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将医德教育纳入医德考评内容;考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挂钩,增强制度管理的约束力。深圳各医院将建立顾客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等事务,开展出院后电话随访、医德医风调查工作;建立患者直接评价医疗服务的制度,在公立医院的服务窗口、门诊医生诊台设置“满意度评价器”;完善医院新闻发布制度,及时主动向社会发布医患纠纷事件经过;完善院务公开和医务公开、医患座谈会、院外监督员、医务社工等医患沟通制度,让患者“五明白”、“五知道”、“五放心”,增强社会监督的有效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