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干部为农民工讨薪与包工头较量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5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1月13日11点,央视播出《第三方评估 田鹏与包工头的较量》,以下系节目实录:

  继续来看今天的走基层《讨薪记》。临近春节,建筑工人杨立学正在为讨薪奔波,这位50岁的四川人去年正月来到西安南郊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7月工程就完工了,但是工钱 视频:实拍农民工因工程款纠纷追讨欠薪历程续来源:CCTV新闻频道却拖了半年都一直没下落,而家里的老母亲病重急需救命钱。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正赶上西安为解决农民工讨薪难推出了一厅式办公的新举措。那么,一厅式办公能成为老杨讨薪的转机吗?

  日记字版:老杨的讨薪路并不顺利,但他说,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好人,工友杨炳兴,组长蒲林枝,还有劳动监察干部田鹏。有人出于友情、有人出于信义,有人出于公职。也许,这些都是最平凡的人,最平凡的良心,最平凡的感动。

  在劳动监察支队,田鹏领着老杨在一厅式办公的各个窗口走了一圈。田鹏说,有利于加速解决农民工欠薪的相关部门都派人在这里集中办公,比如建委,公安、工商。

  老杨的案子主要是涉及到他所属的劳务公司和建筑公司之间的纠纷,在劳动监察支队的协调下,建委出面约见了建筑公司,经过几轮协商,建筑公司终于和劳务公司达成了一致,双方同意由劳动监察部门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工程量进行测算,而且约定不管结果如何双方都必须接受。

  【同期】田鹏

  双方达成协议,以第三方评估结果作为计算依据结算

  随后,劳动监察支队又责令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各自义务,将欠薪问题彻底解决。好歹有个处理办法了,负责办案的田鹏暗暗松了一口气,老杨和他的工友们也总算看到了希望。

  一厅式办公让老杨看到了讨薪的希望,而这时另一个人也向急等钱用的老杨伸出了援手。他就是老杨的班组长蒲林枝。得知老杨母亲病重后,蒲林枝二话没说给汇去了500块钱,帮老杨解了燃眉之急。

  【同期】

  给汇了500块钱

  蒲林枝和老杨是四川南江老乡,90年代初期开始在西安的建筑工地打工谋生,慢慢成了个小包工头。这次在劳务公司的柯善均的项目上承揽了混凝土浇注业务,老杨就在他手下干活。在老杨眼里,蒲林枝实诚、讲信用,对手下的工人也非常体恤。

  【同期】老杨

  原来都是盖完一栋楼就结账,前面两年都没有差过钱,只有这次,老蒲也没拿到钱,他也没不容易,家里两个小孩要上学

  蒲林枝是班组长,也就是俗称的小包工头。他的上面是劳务公司的项目经理柯善均,也就是俗称的大包工头。柯善均同样来自大巴山区,今年34岁,据他自己说,他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重点高中,可因为家里太穷,不得不弃学跟着老乡开始在建筑工地上打工。

  【同期】柯善军

  最开始真是舍得吃苦,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要干拿钱最多的活,。

  靠着脑子活肯吃苦,柯善均很快就从建筑工做成了包工头,开始带起了自己的施工队。蒲林枝和老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跟着他干。后来,柯善均挂靠到了现在的这家劳务公司。柯善均不仅聪明,而且精明,深谙生意场上如何讨价还价。

  在柯善军看来,这次和建筑公司的纠纷主要是关于实干面积的核算上,他认为工程量应该在39000平方左右,折合工程款700多万元,而建筑公司支付的600多万工程款达不到他的心理预期。

  【同期】

  已经让到35500,劳务公司还是不答应。

  在老杨干的这个工程里,建筑公司名义上是把劳务外包给劳务公司,其实也就是包给了柯善均本人。柯善均名为劳务公司的项目经理,其实只是挂靠关系,他承包了项目主体劳务,再按木工、钢筋工、混凝土等分项分包给像蒲林枝这样的小包工头。

  【同期】

  开发商按进度给建筑方付款,建筑方再按进度给劳务公司付款,劳务公司再把钱给包工头,农民工的工资则由包工头支付。

  这无疑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开发商在塔尖,以下依次是建筑公司、劳务公司,再往下是班组长、农民工。农民工处在这个金字塔的最底层,只要以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农民工的工钱拿不到手。

  田鹏知道,老杨讨薪的背后,其实是包工头柯善均想从建筑公司那里争取更多的工程款,老杨和像蒲林枝这样的班组长不过是他的追款工具而已。他拿不准的是,正在进行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柯善均和建筑公司会认账吗?

  【同期】

  已经付了600多万,其中600万劳务公司认可,还有10几万直接发给了班组。

  按照之前达成的协议,建筑公司在第三方评估期间向田鹏提交了前期工程款的支付凭证。按说,劳务公司的柯善均也应该按规定提交收到的工程款的用途,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的发放证明。但是田鹏发现,柯善均提供的材料中问题很多。

  现场:

  田鹏与柯善均核对劳务公司的账目,只有200多万的支付凭证符合要求

  本来,田鹏想从工资发放资料中,检查柯善均是否及时、足额发放了农民工工资,是否有能力支付却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不过,柯善均能提供的资料大部分不符合要求,根本无法证明建筑公司前期支付的600多万工程款的去向。

  这时,第三方的评估结果已经出来。第三方评估结果中提供的实干工程量基本介于建筑公司和柯善均认定的数字之间。老杨知道评估结论已经出来,心想工资很快就能到手,他实在坐不住了,要到劳动监察支队去看看。

  也就在这会,田鹏接到建筑公司代表的电话,建筑公司说评估报告的结论并不清晰,他们不能接受,不过可以做有条件的妥协,否则就走司法仲裁程序。

  学法律专业毕业的田鹏很清楚,如果真像建筑公司说得,走司法仲裁,劳动监察部门就没权力协调欠薪问题的处理了,而司法仲裁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有结果,那么,就意味着老杨等农民工的工资在春节前是根本没有办法拿到手的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