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回流背后问题多 婚外情虐待个案趋升

天涯-明月-刀

让刀说话
注册
2012-01-19
消息
172
荣誉分数
4
声望点数
0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加拿大《北美时报》报道,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最近公布的一份海外公民研究报告显示,加拿大近200万公民长住海外,占人口总数8.8%。其中中国香港移民回流占总数24%,有30万人之众;中国台湾则占总数三成,来自中国大陆移民回流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占到2.8%之数。在该报告中,华人移民明显地成为这200万回流大军的主角,特别引人关注,有专家指出,回流的背后原因众多,其衍生的一系列家庭、婚姻、子女和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移民西南流的背后故事多


  来自香港的梁先生,1988年与家人移民加拿大后,只身回香港继续打理生意,7年后被太太发现他与东莞厂房的员工同居并育有一女,终于离婚。自此事件后,梁太太婆媳间经常发生磨擦,而不断产生家庭问题。



  陈先生,生于80后,于1990年随父母由香港移民多伦多,在滑铁卢大学电脑工程系毕业后,受雇于多伦多一间具规模电脑公司的项目经理,两年前被猎头公司看中,招揽到中国的一间外资公司出任东南亚区经理,与太太回流中国,留下父母在加拿大守着“空巢”。


  沈先生,1991年为了儿女的教育问题,带同太太及两名分别是17岁及14岁的儿女移民多伦多,6年前当两名儿女相继大学毕业并先后结婚后,沈先生返回香港与友人合作搞生意,但一年前亦由于被太太发现他有婚外情而离婚收场。


  来自中国广州的张小姐,一家人六年前移民加拿大,但因夫妻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司任高管,收入待遇甚高,所以在登陆后即刻转身回去,只留下小孩一人在加拿大入读寄宿学校,一家三口分居几地,而每年只是为了办理政府手续和探望小孩,才回加转一趟。对于以后将以何处为家,加拿大的移民身份是要或不要,令张小姐感到很迷惘。


  就以上的个案及数据显示,在1990年或以前到加拿大的移民潮,以香港为首,但这些移民当中,有些在香港已有事业基础的,当取得移民资格后,夫妇双方有一人留在加拿大,而另一人返回原居地继续工作,而这现象以丈夫回流较多,亦称之为“航天员”。不过,这类所谓航天员的家庭,以离婚收场的例子多,造成移民的后遗症。纵使夫妇两人留在加拿大照顾子女,但每每因为婆媳问题而闹至不愉快,或是移民第二代长大及结婚后,由于沟通与代沟问题,而造成家庭问题,更甚者是发生虐待事件。


  放心不下的另一半和小孩


  长期为新移民提供安居、就业、心理、教育以致家庭辅导和服务的协群社区服务中心,每年不仅要迎接大批人地生疏的新移民,辅导他们迈出在新国度展开新生活的第一步,而随着回流潮的暗流涌动,中心的职员和义工又面临日益增多的因夫妻情变、小孩出走而上门寻求援助的个案。


  中心行政总监李张少卿在接受北美时报记者专访时,对回流人士家庭的种种遗留问题感同身受。她表示,华人移民回流,最大的原因在于家庭经济方面,而且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夫妻任一方回去,另一方留在加拿大守着这个家及照顾小孩为多数。这种“航天员”家庭中,夫妻一年中只有一两次见面机会,常常由于丈夫因工作压力大找到第三者寻求籍慰,或孤独的妻子出现外遇,导致婚姻破裂。根据多伦多大学学者早前作的一项专门调查显出,华人移民家庭离婚率达到六成,远高于当地西人家庭离婚率。另外,生活在“航天员”家庭中的孩子实际上也如同生活单亲家庭一样,其成长过程上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关心,容易造成心智或性格不健全、学业上存在困难问题比较常见。

而有些夫妻采取只留下小孩在加拿大,一齐回流的方式,李张少卿表示,协群中心过去就遇到过这种家庭小孩出走、不去上学的求助个案,有的父母只好放下工作飞回加拿大去教育小孩。


  她认为,尽管这些家庭为小孩买好了住房,请好了监护人,提供了充足的生活条件,但实际上也很难代替父母在孩子身边时所能尽到的责任和关怀,因而在孤独中的小孩很容易在外界的诱惑下染上赌博、失学、吸毒的恶习。对于受托担当这种家庭小孩监护人角色的人来说,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协群社区服务中心职业员就遇到过许多小孩监护人的投诉或抱怨,由于小孩年幼,对其管教松懈自然不行,但管严了,又会被小孩向父母打电话说是受到了虐待,而且远处外地的父母又会听信小孩的投诉,让监护人里外不是人。有些新移民迫于工作压力,将小孩送回家乡的祖父母或亲友家中抚养,由于在另一种社会和教育环境中成长,甚至受到老人家的过分溺爱迁就,当他们若干年后再回加上学,常常又会遇到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问题,同样存在诸多方面困惑。因此,协群社区服务中心职员对前来咨询的有意回流人士,都是会通过大量的实例个案分析,提醒当事人做出周详考虑和各方面准备,将有关决定及行动的后遗负面影响减少。



  李张少卿表示,由于多种原因,实在需要回流,最好也是全家人一起走,这对家庭、婚姻、小孩都有好处。她并呼吁,面对海外公民日益增加的现实,加拿大政府应该及早研讨政策措施,做出应对,同时加大对新移民辅导服务的投入,帮助他们成功地在本地安居立业。


  日益增多的空巢与虐待


  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总干事区慕启表示,华人家庭面临的家庭问题,近年在虐待和婚外情的个案有上升的趋势,以婚外情为例,20年前的婚外情个案多发生在回流后的“航天员”身上,但近年已渐发生在留居加拿大的一方。


  另一现象是移民的第二代,尤以很小年纪便随父母移民,或是在当地出生的移二代,20年后他们长大及结婚后,有些是十分西化,有些更与西人结婚,当他们将子女交由父母照顾的话,由于文化、生活习惯和沟通的不同,因而产生家庭问题。亦有些例子是当移二代回流的话,会带同子女离开而将父母留在加拿大,使父母留守“空巢”,成为另类的家庭问题。


  报道指出,至于虐待事件,明显近年比20年前增加了很多,近年由社会服务署转介的个案都超过100宗,这些大都是由事主举报,经警方检控的个案,而没有报警求助的个案,每年都超过300宗,这是严重的家庭问题。


  区慕启向受虐的人士,尤其是妇孺及长者做出呼吁,当发觉被虐待,无论是身体、精神或金钱虐待,都可致电与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联络。(叶左肇 黄学昆)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7/1802650_2.html

:dx::dx:支持一下讨论的火候
 
I don't know how this survey was conducted but, being from Hong Kong, I am sure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migration for HK immigrants is way higher than 24%. Among working-age adults who came to Canada in the 1990s, the return rate, from what I observed, was more like 80 - 90%. I read a survey published by Statistics Canada a few years ago and their estimate was 60%. It is very hard to find any HK immigrants in Canada who are in their 40s and 50s and have lived here for 15 - 20 years, not just here in Ottawa, but even in Toronto or Vancouver.

A lot of these returnees have never renewed or probably even applied for a Canadian passport, so their real number is not known.

For those who stayed on, their children are now in their 20s and most of them are also returning to Hong Kong to work. As immigration from HK has completely dried up after 1997, our community is now aging very rapidly. I just checked the immigration dept website and it showed that only around 700 HK people were admitted to Canada last year. That number probably includes those on working holiday visa, which is around 200 I think?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