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28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东方网1月22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春节到,春节到!明天就是壬辰年大年初一了。这个龙年春节,也是中国百年民俗史上别有纪念意义的节庆日,它的背后蕴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关于年俗,还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本报记者请来民俗研究专家、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吴少华,为读者一一解开壬辰春节的秘密。
今年春节不见“年三十”
22日,是农历兔年的最后一天。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兔年的最后一天是腊月二十九,不是腊月三十,这意味着今年的春节没有“年三十”,而那些在“年三十”出生的人也过不成生日了。专家表示,有无“年三十”主要是由农历腊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所决定的。
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钟(29.5306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
据了解,在2003年~2012年这10年间,没有“年三十”的农历春节共有三次,分别是2003年、2006年和2012年。由于仍逢农历小月,2013年的农历蛇年春节同样没有“年三十”。
除夕到元宵,民间仪式多
传统的春节庆祝活动从除夕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民间民俗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在除夕这一天,把过年的一切陈设都布置定当,如写春联、贴门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菜肴远比平时丰盛。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是一年辛苦到头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前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接着开门放爆竹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在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
对上海人来说,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和豫园。到正月初五,各地都有“接财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之意。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
龙年民俗,多吃面食风调雨顺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壬辰龙年,有哪些民俗活动和龙有关呢?
【元宵】舞龙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本与龙无关,可是这一天必有的传统就是舞龙灯。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于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南宋龙灯亦有由人舞弄者,辛弃疾有诗云:“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据清道光年间《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节”。此时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大地逐渐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在这一天抬头,以后雨水就多起来。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入家图的是风调雨顺,也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一些人家还用彩纸、草节等穿成串悬于房梁之上,称“穿龙尾”,也是留龙在家之意。民俗认为,这一天人们的食物都为龙身上之物,如:面条是龙须、烙饼是龙鳞、饺子是龙耳等,人们在那天也会多吃面条、烙饼。
生肖特展瞧瞧龙的秘密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虚构的动物。上海科技馆大年初一开始举办的龙年生肖特展中,观众可以一同追溯“龙”的由来,寻找“龙”在文化中和自然界留下的足迹。
看惯了“中国特色”的龙,想不想瞧瞧“外国龙”的真实模样?这一次,还真的有一条“外国龙”来沪。据介绍,这具化石为“双臼椎龙”,属于鱼龙,是在白垩纪生存于水中的爬行动物。这只鱼龙的四肢像四个鳍,可以在水中滑行。据了解,上海科技馆为了给在建的新上海自然博物馆添置标本,去年在美国购买了这只双臼椎龙标本,它70%的骨骼是真实的化石。
还有就是在许多上海市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马门溪龙,此前它一直默默地驻守在外滩自然博物馆内。这次为了迎合“龙年生肖展”,马门溪龙也“转移”到了科技馆内。
据了解,“龙年生肖展”内一共会展出15具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包括双嵴龙化石、云南禄丰龙等,从海陆空全方位展示了这类叫“龙”的爬行动物曾经是地球霸主。
今年春节不见“年三十”
22日,是农历兔年的最后一天。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兔年的最后一天是腊月二十九,不是腊月三十,这意味着今年的春节没有“年三十”,而那些在“年三十”出生的人也过不成生日了。专家表示,有无“年三十”主要是由农历腊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所决定的。
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钟(29.5306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
据了解,在2003年~2012年这10年间,没有“年三十”的农历春节共有三次,分别是2003年、2006年和2012年。由于仍逢农历小月,2013年的农历蛇年春节同样没有“年三十”。
除夕到元宵,民间仪式多
传统的春节庆祝活动从除夕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民间民俗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在除夕这一天,把过年的一切陈设都布置定当,如写春联、贴门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菜肴远比平时丰盛。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是一年辛苦到头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前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接着开门放爆竹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在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
对上海人来说,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和豫园。到正月初五,各地都有“接财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之意。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
龙年民俗,多吃面食风调雨顺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壬辰龙年,有哪些民俗活动和龙有关呢?
【元宵】舞龙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本与龙无关,可是这一天必有的传统就是舞龙灯。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于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南宋龙灯亦有由人舞弄者,辛弃疾有诗云:“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据清道光年间《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节”。此时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大地逐渐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在这一天抬头,以后雨水就多起来。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入家图的是风调雨顺,也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一些人家还用彩纸、草节等穿成串悬于房梁之上,称“穿龙尾”,也是留龙在家之意。民俗认为,这一天人们的食物都为龙身上之物,如:面条是龙须、烙饼是龙鳞、饺子是龙耳等,人们在那天也会多吃面条、烙饼。
生肖特展瞧瞧龙的秘密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虚构的动物。上海科技馆大年初一开始举办的龙年生肖特展中,观众可以一同追溯“龙”的由来,寻找“龙”在文化中和自然界留下的足迹。
看惯了“中国特色”的龙,想不想瞧瞧“外国龙”的真实模样?这一次,还真的有一条“外国龙”来沪。据介绍,这具化石为“双臼椎龙”,属于鱼龙,是在白垩纪生存于水中的爬行动物。这只鱼龙的四肢像四个鳍,可以在水中滑行。据了解,上海科技馆为了给在建的新上海自然博物馆添置标本,去年在美国购买了这只双臼椎龙标本,它70%的骨骼是真实的化石。
还有就是在许多上海市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马门溪龙,此前它一直默默地驻守在外滩自然博物馆内。这次为了迎合“龙年生肖展”,马门溪龙也“转移”到了科技馆内。
据了解,“龙年生肖展”内一共会展出15具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包括双嵴龙化石、云南禄丰龙等,从海陆空全方位展示了这类叫“龙”的爬行动物曾经是地球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