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到美国!(转贴)

江山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1-20
消息
69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什麽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到美国!

中国梦:在“疯狂英语”的背后

陈劲松

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100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
百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年产值。学习者数以亿计。
英语教育市场的构成,包括,林林总总的培训学校,补习班;五花八门的考试、测验;种类繁多的
英语课本、辞典,各式各样的教育器材,等等。在生产过剩、内需不足的当今中国,英语教育市场
,成为唯一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
多年来,中国政府在预算中一再大涨军费,却一再冷落教育,教育经费预算或勉强维持或有意减少
。但前几年,教育竟一度被当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归功于民间的“自觉性”。最热门的
是英语,套得上“扩大内需”的典型。
国人学英语的热情,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对这一难以置信的程度之贴切描述,莫过于一个叫做李阳的人,发明了一种叫做“疯狂英语”的教
学方法,动辄在大广场或体育馆聚啸上万人,乃至数万人,在口号式的呐喊声中狂学英语。其阵势
其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化大革命”的盛大场景。从“全民政治”,到“全民经商”,到“
全民学英语”,中国人似乎注定要在“文化大革命”式的氛围中,才能玩出点名堂来。
李阳的“疯狂英语”影响之大,不仅动及全国城乡,以至于中央电视台,都曾打算把他的“疯狂英
语”改编成歌舞剧搬上春节联欢晚会。
除了“疯狂英语”法,还有“气功英语”法,即边练气功边学英语,或边学英语边练气功,总之,
凭籍中国人的智慧,凡能琢磨出来的“法子”,都琢磨出来了。看上去有些“走火入魔”。如此声
势浩大地“练”下去,会不会被中南海视作@@@@@@般镇压?
但既然最高领导人都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忍不住要蹦几个半生不熟的英语单词出来,“挟洋(文)自
重”,国人也许大可放心,大可上行下效。据报道,就在不久前举行的“人大”、“政协”两会期
间,某最高领导人假装参加“分组讨论”,目的似乎仅在于炫耀自己的语言“天赋”,训话中不断
夹带出英语、上海话、扬州话,乃至湖北话等等,搞得各代表委员们一头雾水,满脸傻笑。
“英语狂”的背后,是“出国狂”。
伴随着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国门渐开,出国潮骤然兴起。中国人把出国当作一个梦想
,一个深造的梦想,一个淘金的梦想。本来以为,那是畏于贫穷,恐于落后。但,二十多年过去了
,尽管多数中国人、尤其城里人的生活面貌大有改善,沿海地区甚至自夸可与发达国家蓖美,出国
潮却丝毫没有减退,甚至一浪高过一浪,成为“出国狂”。
有办法出国的,都已经出国了。官员外访,高干子女留学。或以外贸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
院等以国际交流为名目派出去的间谍。剩下的普通大众,只好“自谋出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为上者苦练“疯狂英语”,考托福,出国留学。为此,斯文如名校的女大学生,也不惜在众目睽睽
之下,加入翻越人墙围墙的行列,抢填托福报名表。
美国驻华大使馆或总领事馆前,永远是一望无际的攒攒人头。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999年5月,
抗议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大规模暴力示威活动才刚刚结束,各地遭到严重毁损的美国
大使馆或总领事馆前,又排起了签证的长龙,迫不及待的人们,甚至又抗议起这些美国大使馆或总
领事馆,以维修为由的暂停办理。
为中者采“隐身术”或“遁形术”,一些人组团到了国外,即实现全团失踪。最近的例子发生在韩
国,43名教师身份的中国游客,一到达韩国,便在仁川机场集体神秘失踪。
为下者冒险偷渡,没日没夜地,一船接一船地,从福建,从广东,驶向美洲,驶向澳洲,驶向欧洲
。于是,有了“金色冒险号”的故事,有了无数偷渡者闷死货柜车厢的故事,以及其他形形色色悲
惨离奇的故事。
看上去,所有的中国人都在逃亡,胜利大逃亡,或者失败大逃亡。官员外逃,高干子女外逃,资本
外逃,人才外逃,下层老百姓外逃。即便少数几个出国后还打算“回归”的,也得先弄上一张绿卡
,“预留一条后路”,再“衣锦还乡”。
这是一种信心的崩溃,赶在国家崩溃之前的崩溃。
一种说法是,中国的一流人才,现今几乎都在国外。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仔细观察一下,却有迹可
循。近些年凡有成就的中国人,最后往往在国外见到他们的萍踪侠影;反观国内政坛,商界,文艺
圈,大多不都是一些二、三流的角色在撑台?
有人说,美国梦是房子、汽车加自由;而中国梦,就是到美国,就是出国。斯言信否?
 
是不是说留在中国的人们都是傻瓜,都没有梦 ?在国内生活的人有比出国活得好千倍的。这怎样解释?
 
As long as we don't forget Chinese,everything will be ok!

Everyone has his own dream no matter he wants to go inside or outside. This is the life.
 
Re: As long as we don't forget Chinese,everything will be ok!

最初由 chinaren 发布
Everyone has his own dream no matter he wants to go inside or outside. This is the life.



i agree with chinaren
 
美国是世界的主宰?(转贴)

世界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大国单独统治全世界的局面。冷战结束后,
局面也并未像某些人希望的逻辑那样发展。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令
人欣喜的征兆:从欧盟到俄罗期,从日本到亚洲的新兴国家,全世界都在
传达着上帝的真理:在国际事务中,最需要约束的是美国,最需要在权力
分配上得到教训的亦是美国。

而像我们这样一个同美国对抗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心灵深处却不可
避免地触摸到美利坚合众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民俗上的冲击,我们这
样一个谦逊的、优容的大国,人民在学习的谦恭风貌上类似日本,但在坚
强的内在品质上却往往显得薄弱、缺乏敏感和自尊的风度。如果说美国在
政治上的强权可以在我们这里遭到失败的话,那么他从心灵到肉体上对我
们的临幸,则是我们某些人心甘情愿承欢而蹴成的。

电影《大撒把》里有一个情节,女主人公播放一盘先她而去美国的丈
夫寄来的录音磁带,那欲火如炽而又冷酷无情的表白教我不寒而惊: "亲
爱的,以上我给你说了一段英语,我到了美国以后……亲爱的,为了我们
的幸福,你必须把孩子打掉……(十分凶狠)你一定要记住……我们将…
…"
结尾的词肯定是"绿卡"(greencard)。我猜这个声音传达的不单是
逃离中国的急迫心情,肯定还有一种比普通中国人率先进化的秘密的喜悦。
这种中国式的趣味令我惊恐地想起我周围的很多人,很多看起来很循规蹈
矩的人,许许多多的不算平常人的人,许多被称为"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
夫"的人,一旦哪一天,他们惊喜地逃遁,回过头来以进化的优越看着我这
样的留在国内搞改革的人,他会以美国人的口气问我们:“没有美国,中
国将会怎样?”,我又将作何回答?作何心情?
 
再说奴隶的进化(转贴)

当我们在无情地嘲骂自己的时候,我们想过没有?实则我们的自我骂誉
以及热烈的回应,是同我们的文明背景极端相称的。

只有一种大国的大国民才具备解剖自己否定自己的优容,这体现着自我
更新的能力。而往往一些小民族在这方面是神经质和一触即跳的。但不幸的
是:"进化者"们,他们一次一次地歪曲这种自我解剖的意义,把这当做他们
解脱责任的思想武器。这到底是幽默感的沦落?还是认识方法的扭曲?他们
有机会享受进化的喜悦,但突然间,我发现他们不过是:一群嗡嗡叫的势利
小国民。而且变成了以后。他还动辄知欺:"我变化的过程和那种人不一样。
我有很多的值得人们洒泪的故事。"屁话,你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八十年代历史翻案风正盛的时候,我读过汪精卫的一些信件,深深沉溺
于他的悲痛之中,我觉得这个人的情怀要以跟写《报任安书》的司马迁相比
肩。一时间,我发表了一种奇谈怪论:其实汪氏是一个很痛苦的爱国者。他
有崇高的地位,有副官,在重庆有防空洞,他何苦要置个人数十年革命奋斗
历史于不顾!我这种小人物的心理左右我对汪氏的再评价达数年之久,看看
这个人吧:李尔王式的,目睹"沉毒河山",抒发幽州情怀,多么教人感动!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竞于智谋,当今竞于气力。其实细想一下:汉奸们何尝
不是由一些道德、智谋、气力诸方面都很优秀的中国人组成的?他们投向敌
营,何尝又不是中国干部力量的损失?政治的、军事的、宗教的、文化教育
的、新闻业的、实业界的、金融业的经济人才,蔚集在"和平建国"的旗帜之
下,抱着"举大事者须任劳任怨"的信念,从事着为异族人所左右的勾当。
--我不过想说明,祸国秧民的事件往往是各行各业的高超人物干出来的,他
们不一定道德败坏,比常人有理想,比碌碌无为者有意志力和牺牲精神;有
节操,守纪律,有令人热血沸腾的信念,有甘愿孤独成为寂寞圣贤的情怀。
但我们不可能不以史学的眼光看待另一种东西,即社会的、经济的、文化上
的严重事实,和造成民族前进滞迟的罪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