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洋"系主任走马上任 能给清华带来什么
送交者: dayang 2002年3月27日17:39:16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他的确做了很多工作。”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常务副主任郑力介绍。“他并不是挂个头衔而已,我们把系主任要承担的工作都交给了他。”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是刚刚成立的新系,萨文迪教授走马上任后,马上提出了建系要求:出类拔萃的学生、世界一流的教师、对国计民生有重大贡献的科研项目,以及频繁的国际交流。他希望能推进教师的进修机制,让教师到美国第一流的大学去拿工业工程的博士学位;他对教师的学术水准也提出了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师一年要在国外的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他说:“清华的工业工程系起步晚,所以一起步就要是国际化的。”该系所有的专业课都要求英文授课,并确立了三年后所有教学英文化的目标。
新学年伊始,萨文迪即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他与系里所有的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当听到某位教师的科研计划时,直接指出了这种项目研究不可能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什么论文,并帮助那位教师重新确立了科研方向;萨文迪对系里的学生进行了广泛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是什么。萨文迪对整个系科研方向的确定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对教材的选择、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甚至是办公室的规划都一一过问。尽管萨文迪在国内仅停留两、三个月时间,但在他不在的时候经常是每周都有两、三封长长的电子邮件与系里的同事讨论问题,今年他将安排三位海外的知名学者分别在6、7、8月来清华工业工程系讲学。
工业工程学是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学科,虽然工业工程学的很多概念在中国还不为很多人所认同,但是萨文迪教授和他的中国同事们的目标并不因此而降低:瞄准世界一流。为此他们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萨文迪清楚工业工程中每一个学科领域,并且对美国工业工程领域大多数名家都很熟识,如果不是他有这样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们很多事情都是办不成的。”
萨文迪到任后,根据清华大学与美国普渡大学制定的教师、学生交流计划,系里已有20多名研究生在德国亚琛大学学习。在萨文迪的引荐下,该系一些教授已经成为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国际学术会议的组委。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教授们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大大增加。“系里共有14位教师,90%在40岁以下,尽管教学和科研任务都比较重,但是他们还是乐于留在这里,因为在这里能够看到发展的希望。”清华工业工程系副主任林亨教授介绍说。还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希望到这里来工作:4位从美国毕业的非常有潜力的工程大学、系博士申请该系职位,其中一位来自伯克利已经到任的应聘者说,“我选择中国是因为清华请了萨文迪,这表明了清华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和可能。”
在萨文迪给记者的一个长长的工作列表上,他介绍了建设两个世界级中心的设想。其一是产品可用性测试中心,通过量化的测试,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提高世界竞争力。其二是纳米产品制造中心,专注于纳米产品的制造。将在清华运作的这两个中心是世界首创的中心。“我所做的这种努力不仅仅是出于系主任的责任,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工作影响中国同事的思维模式。中国的同事喜欢跟在别人的后面,学习和模仿别人。但我们应该鼓励具有原创性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工业工程领域的领导者。”萨文迪说。
萨文迪教授在观念与思维方式上给中国同事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而因他而来的国际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工业工程师协会的杂志对萨文迪受聘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主任给予了长篇报道,使该系的影响扩大到世界范围。
“不是萨文迪多么有名,也不是清华多么有名,萨文迪与清华的结合在中国发生,这种影响将是深远的。”郑力说。海外媒体报道说:清华引入了外籍教授,表明了一种治学思路,也对外表达了中国开放的态度,这是一件里程碑意义的事情。据说清华大学将在今后的五年中聘请50位世界知名学者到校任教,无疑萨文迪教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科技日报》2002-3-27
送交者: dayang 2002年3月27日17:39:16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他的确做了很多工作。”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常务副主任郑力介绍。“他并不是挂个头衔而已,我们把系主任要承担的工作都交给了他。”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是刚刚成立的新系,萨文迪教授走马上任后,马上提出了建系要求:出类拔萃的学生、世界一流的教师、对国计民生有重大贡献的科研项目,以及频繁的国际交流。他希望能推进教师的进修机制,让教师到美国第一流的大学去拿工业工程的博士学位;他对教师的学术水准也提出了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师一年要在国外的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他说:“清华的工业工程系起步晚,所以一起步就要是国际化的。”该系所有的专业课都要求英文授课,并确立了三年后所有教学英文化的目标。
新学年伊始,萨文迪即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他与系里所有的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当听到某位教师的科研计划时,直接指出了这种项目研究不可能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什么论文,并帮助那位教师重新确立了科研方向;萨文迪对系里的学生进行了广泛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是什么。萨文迪对整个系科研方向的确定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对教材的选择、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甚至是办公室的规划都一一过问。尽管萨文迪在国内仅停留两、三个月时间,但在他不在的时候经常是每周都有两、三封长长的电子邮件与系里的同事讨论问题,今年他将安排三位海外的知名学者分别在6、7、8月来清华工业工程系讲学。
工业工程学是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学科,虽然工业工程学的很多概念在中国还不为很多人所认同,但是萨文迪教授和他的中国同事们的目标并不因此而降低:瞄准世界一流。为此他们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萨文迪清楚工业工程中每一个学科领域,并且对美国工业工程领域大多数名家都很熟识,如果不是他有这样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们很多事情都是办不成的。”
萨文迪到任后,根据清华大学与美国普渡大学制定的教师、学生交流计划,系里已有20多名研究生在德国亚琛大学学习。在萨文迪的引荐下,该系一些教授已经成为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国际学术会议的组委。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教授们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大大增加。“系里共有14位教师,90%在40岁以下,尽管教学和科研任务都比较重,但是他们还是乐于留在这里,因为在这里能够看到发展的希望。”清华工业工程系副主任林亨教授介绍说。还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希望到这里来工作:4位从美国毕业的非常有潜力的工程大学、系博士申请该系职位,其中一位来自伯克利已经到任的应聘者说,“我选择中国是因为清华请了萨文迪,这表明了清华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和可能。”
在萨文迪给记者的一个长长的工作列表上,他介绍了建设两个世界级中心的设想。其一是产品可用性测试中心,通过量化的测试,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提高世界竞争力。其二是纳米产品制造中心,专注于纳米产品的制造。将在清华运作的这两个中心是世界首创的中心。“我所做的这种努力不仅仅是出于系主任的责任,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工作影响中国同事的思维模式。中国的同事喜欢跟在别人的后面,学习和模仿别人。但我们应该鼓励具有原创性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工业工程领域的领导者。”萨文迪说。
萨文迪教授在观念与思维方式上给中国同事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而因他而来的国际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工业工程师协会的杂志对萨文迪受聘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主任给予了长篇报道,使该系的影响扩大到世界范围。
“不是萨文迪多么有名,也不是清华多么有名,萨文迪与清华的结合在中国发生,这种影响将是深远的。”郑力说。海外媒体报道说:清华引入了外籍教授,表明了一种治学思路,也对外表达了中国开放的态度,这是一件里程碑意义的事情。据说清华大学将在今后的五年中聘请50位世界知名学者到校任教,无疑萨文迪教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科技日报》20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