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厂花》提倡弘扬工人阶级优秀品质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408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U5913P28T3D3603172F326DT20120412102445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64F326DT20120412102422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70F326DT20120412102437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65F326DT20120412102426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77F326DT20120412102500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68F326DT20120412102434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71F326DT20120412102441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75F326DT20120412102456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66F326DT20120412102430_small_h.JPG
U5913P28T3D3603173F326DT20120412102448_small_h.JPG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2012年4月电视剧《厂花》(又名《女人如花》)在中国文联召开。《厂花》制片人张炜、导演曾晓欣(微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中国视协有关领导张显、王锋、戴文江、翟辉以及文艺评论家李准、仲呈祥、王伟国等学者出席会议。

  该剧由青岛名扬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制片人张炜首先做了简要的介绍,他表示:“《厂花》是一部反映上世纪八十年代,工厂工人生活及女性励志的情感大戏,故事反应了改革开放初期,“厂花”白玉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被误认为“女流氓”。此后她如一条被卷进时代暴风雨中的孤舟,茫然无助。但她没有在洪流中迷失,也没有在无助中绝望,她隐忍不屈在情感的漩涡中挣扎,在生活的磨砺下成长,从没放弃对真善美的坚守。我们的创作的初衷基于两个关键词:八十年代和工人形象。意图就是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

  《厂花》自2011年3月在全国各地电视台播出,4月份在中央电视台第一情感剧场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上星播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著名艺术评论家李准表示:“《厂花》的选材、立意本身就是当前应该非常提倡和鼓励的。白玉萍是厂里的一个工人,从工人的身份写起,落笔到一个普通女性自强自立上,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仲呈祥表示:“我喜欢《厂花》这个名字,原因就是《厂花》这个名字不媚俗,有特点。《厂花》写工厂里面的故事,工厂里面女工的故事凸显出来了。《厂花》这个电视剧的创作集体,把镜头对准了我们八十年代工厂里面的一群青年工人,对准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这就反映出了主人公在历经坎坷,尤其是那个时代环境下,人物精神嬗变的轨迹。应该说,主要人物的整个变化,写的丝丝入扣,写的感人至深,发人深思。”

  最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对此次研讨会,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厂花》用新颖独特的视角,在真实的大众生活场景中挖掘出具有历史价值的时代精神,歌颂和传承了普通工人阶级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这样的电视剧不是多了,而是太少,需要大力鼓励和提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