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热血和狗血齐飞导演杨树鹏释疑(图)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9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U5913P28T3D3615926F326DT20120426115555.jpg
《匹夫》上映
U5913P28T3D3615926F329DT20120426115555.jpg
导演杨树鹏明确表示了大头娃娃的造型参考了《城中大盗》中的修女面具   昨日,20名本报读者观看了由新锐导演杨树鹏(微博)执导的匪帮抗日题材片《匹夫》。观众普遍认为影片的人物设计有特点但缺乏感染力,巷战、游击战和地道战等动作场面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遗憾的是故事节奏凌乱且老套,细节太多但缺乏亮点。

  故事 煽情且套路化

  《匹夫》描写了一伙悍匪奋起抗日的故事,试图通过一群热血、叛逆同时又重情重义的土匪形象,来烘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主题,从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片中此起彼伏的劲爆场面很好地实现了匪帮的热血,人物性格也比较饱满。但影片中的文戏部分仍然未能脱离各种“洒狗血”式的煽情套路,黄晓明(微博)饰演的首领方有望咬手指救兄弟及大战前给窑姐赎身,女匪良好临死前寻找校徽,悍匪们先是拼死保护同伴和再高呼口号奋勇捐躯的情节,在以往同题材影片中都有大量雷同之作,难免有拾人牙慧之嫌,而且细节交代又太过繁琐,使故事整体显得非常臃肿,掩盖了真正的故事主线。

  场面 地道战勾回忆

  在未能掌控好叙事技巧的情况下,《匹夫》还是给观众奉献了多场娱乐性极强的激斗场面,县城劫狱的巷战、抢银行的枪战、剿匪和反攻的两场地道战,以及最后强攻雕堡的攻坚战,火花四溅的惨烈场景,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军攻进匪帮老窝的地道战,场面调度很有章法,相信很多在《地道战》伴随下长大的观众,会感到格外亲切。纵观全片,动作场面占去了《匹夫》的近一半篇幅,视觉冲击大过了剧情和表演的水准。

  □铁任

  ■ 匹夫帮票选

  方有望(黄晓明饰)2票

  高栋梁(张译(微博)饰)1票

  韩魁(王烈饰)2票

  岳三炮(孙磊饰)0票

  方梓珍(张歆艺(微博)饰)2票

  黑狗(倪景阳(微博)饰)5票

  良好(张粤饰)5票

  陈郎中(包小柏(微博)饰)3票

  ■ 观众评语

  看着黄晓明扮土匪,实在进入不了状态。感情戏成了笑场戏,哪有土匪皮肤那么嫩的。80分

  带点黑色幽默,但节奏拖沓,笑过后也没什么可回味的。75分

  人物小癖好有,个别漂亮的场面也有,但整个故事还是叙述不畅。马志明那段真心可以删掉――土匪的友谊是天经地义的,有什么好交代的呀?应该增加一些关于地下世界以及劫匪行动计划的细节。75分

  眼高手低造就花架子电影,“眼高”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虽说也不怎么高吧。花架子搭得不错,人物造型在国产片里能拿高分了。65分

  结尾太无厘头了。三人回眸一笑好像某广告片。60分

  匹夫打折,良好真好。30分  观影评分:72 观影地点:百老汇国瑞城店 观影时间:4月25日

  ■ 导演释疑  

  杨树鹏 我的营养来自黑泽明和莱昂内

  新京报(微博):张译画外音的使用真的很有必要吗?

  杨树鹏:我本人是希望观众在解读上不那么困难,因为这个电影的风格化很强烈,如果观众迷失在逻辑里,就享受不到风格带来的乐趣了,所以我想用一个外来的视角切入匪帮,来解读他们的行为。

  新京报:很多看过的观众都有疑问,主要是因为你是黑泽明的粉丝,但其实很多地方(包括配乐)又很有杜琪峰的感觉,包括匪帮又挺《让子弹飞》的。

  杨树鹏:其实不是,我很喜欢杜琪峰和姜文,但没受他们的影响。我还是继承了《我的唐朝兄弟》的样式和风格。我汲取的营养还是来自于黑泽明和莱昂内的“通心粉”西部片,他们描写的人更人情化,更丰富和有趣,而不像经典的美式西部片那样常常拔高道德。所以我可以确定的是,除了我自己一路以来坚持的风格以外,我受到的影响就是来自于黑泽明和莱昂内的“通心粉”西部片。

  新京报:银行打劫的段落中大头娃娃的设置是怎么想到的?其实挺像《城中大盗》中的修女面具。

  杨树鹏:当然。其实在拍《匹夫》的半年我刚好在美国,那时候美国正在上映《城中大盗》,电影广告牌上的面具,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当时我就想,如果像这样抢银行确实挺酷的,基本上古往今来所有抢银行的人脸上都蒙着东西,从破袜子到修女到怪兽,我也想片子里的人物戴上面具。我也纠结过,到底是用酷一点、狠一点的面具好,还是反差很大的好,后来黄晓明说其实大头娃娃也挺好啊,笑嘻嘻的,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新京报:黄晓明为何搭救莫不相识的三人?后面他的手指难道又长出来了?

  杨树鹏:其实当黄晓明单枪匹马做流寇的时候,他一定需要帮助他的人,而那三个人是一个机会。他要赌一把,看看能不能换来三条命,换来的这三条命就是他的了,因为同样的江湖道义,我救了你,你就得把你的命还给我,所以那三个人后来也把自己的命还给他了。手指没有长出来啊,那可能是视角偏差造成的,残指当时是黄晓明戴着绿手指拍摄的,后期用特效做出来的。

  新京报:结尾讲半年后坐船去日本,有点画蛇添足。

  杨树鹏:问得好。他们在这半年里持续不断地给天皇写信,但是天皇自然是收不到的。所以他们就押着人质去见天皇,让天皇看到――你兄弟确实是在我手里,但可想而知,他们匹夫之勇的结果就是很悲壮的,除非我再拍一个续集,把它变成一个很神奇的情节。假如没有续集的话,他们遭遇到的是,一上船就可能会死,这是很悲凉的。我拍的时候就在想,夕阳西下,海鸥翻飞,他们去明明白白地送死去了。

  ■ 关于角色

  江湖情

  高群书和江珊(微博)的角色,其实在剧情上是有巨大关联的。因为如果没有张译来换人质,他不可能再次介入到匪帮,如果没有他把人质全部换出来,他也不可能当上匪帮的二当家。因为匪帮是重情重义的,江湖的规矩是,他救了你,你必须报恩啊,不管你用什么可笑的方式。当这种情形出现的时候,张译才能够迅速上位成为二当家。就是说,要搞定大老板,就得把大老板身边相关的利益全都先搞定。

  忘年交

  我筹备的时候包小柏来探班,刚好那天原定的演员不能来了,我问他,你能演女人吗?学个女人给我看看,他就扭捏作态地学了一番,但他其实很健壮,我就说你的内心还是个男人,我想试着把你的内心也调得更女性化一些,所以就定了这么个想法。马志明和我算是忘年交吧,我很喜欢他的相声,刚好有一次一起吃饭,我就说,你能不能挎着刀帮我演一角色?他也觉得挺有意思,想知道拍电影是什么样,就一口答应了。

  恶趣味

  最后“良好”这个角色上演了一个水手服与机关枪,很日范儿。这首先是由我本人的恶趣味决定的,其次是她身上有我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小时候没怎么念过书。我特别想反映出念过书的小孩的心态,对收集校徽、校服什么的很有兴趣,缺什么就喜欢什么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