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世尊开示:见此《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等于见佛,并会得佛授记!

_small_

新手上路
注册
2011-10-11
消息
266
荣誉分数
36
声望点数
0
《大方广佛忏悔灭罪经》,这部书我已经找到,原名《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又名《大通方广经》
这部经文的缘起本身就极具殊胜加持力,感人泪下。它是我们的本师释迦世尊去娑罗树涅盘途中宣讲的经文。释迦世尊临欲涅盘的时候,心中仍充满了对我们罪苦众生的极大悲悯,再赐净除罪障的方便,教令称念十方三世佛和菩萨名号以及十二部经名。另外,本经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宣讲了忏悔净罪的殊胜法门,包括参加修持的人数、天数和占梦的验相等,还宣讲了三乘是一乘、别相三宝、一相三宝、荐拔众生的方便、无上空义、成就菩萨道的方便、佛的本生故事、对虚空藏菩萨的授记等等。经中讲,此经比佛更难值遇。我们的本师释迦佛曾经历劫修行,供养无数诸佛,但仅仅得闻一次此经的名字,并未亲眼得见此经。而后又经多劫修行,终于定光佛时得闻得见此经,并得授记。经中还讲,得见此经的人,就等于见到了本师释迦佛,并且会得到释迦佛的授记;若人受持此经,就能灭除一切烦恼重罪,饶益一切众生,功德无量,十方佛土,随意往生。
最后要谢谢朋友们的热情参与为本人提供的线索!表示感谢!
我已经有缘分得到了这本书籍!天意!南无本是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重现世间的罕见佛经《大通方广经》,确真加持力超强,法理超胜
2010年8月,家人请来一部《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说加持力很强,因为末学从没听说过,起初并未在意,只是随便翻了翻。但一看到此经的重现缘起,就不觉生起好奇,此经已散失一千多年,是近代日本学者在编《大正藏》时,通过拼接几部残缺的敦煌版本,才使之重现世间,但一般学佛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部殊胜佛经。三年前,拉西仁勤喇嘛指导内地弟子寻找汉语版的《圣大解脱经》,等确定《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就是藏语版的《圣大解脱经》时,却发现《大正藏》收录的《大通方广经》中卷缺三千五百多字,后来竟然在房山石经编委会找到了正好缺失的那部分残片,才将此经基本补全。 依本人经验,越容易遭人质疑、失传,越让人难以见到并相信的佛经,往往越殊胜,本人的好奇心由此大增。本人的读经姿势,也从最初散散漫漫地坐在床上随便翻看,变成到写字台旁危襟正坐地认真阅读,接着就找一个安静的屋子跪着念诵。
《大通方广经》上卷,主要是念诵诸佛菩萨名,与《现在贤劫千佛名经》相似,当时,本人念到上卷一半就想跨过去,直接看后面的义理,这时,突然眼睛一亮,经文一下子变得非常清晰,末学有些近视,再看窗外,也确实变得清楚了,这才体会到此经的不可思议,就更增添了继续念诵的信心和兴致,于是,当晚用近四个小时将整部经念完。
《大通方广经》中卷,义理与《妙法莲花经》非常相似,但《法华经》是通过精细的比喻来演绎大乘佛法的无上究竟妙理的,相对更容易理解一些,而这部《大通方广经》是直接说,直说究竟圣理,如果本人没有念诵《妙法莲花经》一年多基础,是很难理解 《大通方广经》中卷义理的。
正由于《大通方广经》中卷所讲的义理太令人震撼难信,这部《大通方广经》在六祖慧能演说的《六祖坛经》出世前,竟然被隋朝和唐朝初期的多部《经教目录》列在疑似部,连世尊演说《妙法莲花经》都有五千弟子因不信而退席,人们将《大通方广经》列在疑似部也正常,其实,如果真领悟《六祖坛经》或《妙法莲花经》妙理,根本就不会对《大通方广经》中卷内容生疑。
《大通方广经》下卷,主要讲忏悔灭罪和地狱果报,与《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许多经忏相似,同时还有一个让人一读诵书写,就能加持修行人自然持戒的殊胜咒语,具体就不细说了。
可以说此《大通方广经》包含多种修行法门,诸根普披,即使是心意散乱、不懂佛理的初学,若能念诵上卷诸佛菩萨名,也很快就能消业灭罪,怎么样消业灭罪,我执杂念明显减少就是消业灭罪的具体体现,念诵了《大通方广经》上卷,末学才明显体会到念诸佛菩萨名的消业威力,末学后来又念诵《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发现与念诵《大通方广经》上卷的感受比较相似,净土宗之所以容易流传,确实因为念佛法门非常殊胜,只要真心信佛念佛,真心皈依三宝,自然就能灭罪生慧,见效极快。
念佛、念经后虽然清净,但只要念头一回到世俗杂事,人很容易又重回烦恼,所以,每天必须要坚持做念经功课,而且应抓紧一切时间念佛,心境才能经常保持相对的清明。
根据本人后来尝试,如果不念诵上卷的诸佛菩萨名,直接念诵中卷,心比较容易散乱,很容易溜号,念半天,也没什么体悟,经文又变得晦涩难懂,但只要一念完上卷,杂念就自然消除,内心自然就变清净,这时,再念中卷,自然就能体悟其中妙理。
这真是不可思议,正如经中所讲,“破戒五逆,诽谤正法,读持是经,断除烦恼,同得涅盘。”“本是凡行,今是圣行。本是烦恼,读持是经,共诸佛如来,同有涅盘” “读持是经者,即能消除无量生死烦恼重恶之罪,闻是经名,即得闻佛。见是经者,即得见佛。持是经者,即持佛身。行是经者,即行佛事。说是经者,即说佛事。解是经者,即解佛义。若行佛事,善解佛义,如此之人。永无烦恼。何以故,得值是经,断除烦恼。”即使罪业极重的谤法众生,若能坚持读持此经,也能灭罪,直达圣地。
 “善男子,若八万劫以为一日,以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以此岁数,过百千万亿劫,得值一佛。复过是数,得值一佛,此经难值,复过于是。得值此经,即值十方三世诸佛。是故智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能除邪见无明烦恼结漏重罪,住于福田,能除世间无量供养。”
众生福薄,很难赶上诸佛出世的正法时代,但此《大通方广经》比佛还难遭遇,读持此经就相当于遇到十方三世诸佛。所以难怪离奇失传千年,如今,又这么离奇地重现世间,这真真是当代众生之福啊。
南无阿弥陀佛!!!

cover.jpg
 
世尊开示:见此《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等于见佛,并会得佛授记!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藏传佛教《圣大解脱经》汉文本寻找、发掘和整理略记



《圣大解脱经》的汉文本是今年二月在本人的至尊恩师雍和宫的拉西仁勤喇嘛启发和指导下开始寻找的。这部经文是藏传佛教三大解脱经之一,在蒙藏地区持诵得十分普遍,并且有为亡故的眷属持续念诵此经四十九天的习俗。为激励弟子们的善法意乐,上师多次强调这部经文对当今众生忏悔业障十分重要,具有很大加持力,并答应尽快按藏传佛教仪轨给弟子们传这部经。几年前,赛仓活佛也曾敦促北京居士寻觅过此经的汉文本,虽然没有找到,但从《藏汉大辞典》中查知《圣大解脱经》有对应的汉文本,经名为《佛说大方广解脱忏悔梵行净罪成佛庄严经》。这个线索非常重要,依据这个经名提供的关键词,终于在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图书馆首先查到了一部线装手抄本的经文(藏书编号no.2871),它的经名为《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与《藏汉大辞典》中的经名极为类似,经上师核查,它的内容完全符合藏文《圣大解脱经》的内容,因此可以断定,它就是《圣大解脱经》的汉文本。这部手抄本实际是一部与藏文《圣大解脱经》对照的校译本,校译者姓氏不详,从纸张和字迹上推断,成文至少已五六十年。在佛学院性慈法师的指导下,最终在《大正藏》中找到了《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也就是手抄本的出处。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又名《大通方广经》,分上中下三卷。近代日本学者在编纂《大正藏》时,分别从四处(日本松本文三郎氏藏敦煌本、大谷大学藏敦煌本、知恩院藏写本以及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本s.1847)搜集到了经文的绝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来源于敦煌藏本,经整理校勘后,连缀成文,收录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倒数第二卷),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周叔迦居士的《法苑丛谈》一书曾援引《广弘明集》上的记载:此经在梁朝前后,是与《金光明经忏》并列的、非常盛行的忏法之一,当时还有依此经制定的《大通方广忏》,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幸佚失。在《大正藏》中收录的此经,没有译经的朝代和译师的姓氏,只是中卷的结尾有如下一段文字:「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炀帝时。校勘者注。)十一月二十日清信女董仙妃稽和南十方一切三宝今谨亡夫曾雅造此经一部流通供养愿亡夫泳(疑为沐)此善因游魂净土面覩诸佛永虽(疑为离)三途长超八难耳飡法音心悟智忍普共六道同向菩提。」这段记录向我们披露了这部敦煌藏经底本的造经原因及年代,真可谓年代久远。如果没有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这部经文不知还要隐没到何时。
  由于收录的经文原件年代久远的缘故,文中有许多缺字的地方,急待校勘。因为《大正藏》收录的这部经文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汉文版本,所以,校勘工作只能借助于藏文的《圣大解脱经》,因此,在这方面,这部手抄本的校勘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他们首先发现并确立了《圣大解脱经》与《大通方广经》之间的联系,为校勘《大通方广经》找到了依据。然而,手抄本虽然通过藏文《圣大解脱经》补译了一些缺字之处,但是中卷卷首仍缺三千五百多字没有补译。
  由于当时精通汉藏经文的善知识们的利他工作都十分繁忙,很难抽出时间在近期完成这项补译工作,因此让《圣大解脱经》汉文本——佚失千年之久的《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尽快面见世人,将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焦急踌躇中,本人偶然于北京法源寺房山石经编委会,在法映法师的帮助下查找到了《大通方广经》的拓本(编号 8 洞 0682)。不可思议的是拓本的内容仅为中卷卷首的前三页,多余更无,除二十多字因石碑年久风化无法辨认外,其余恰好将《大正藏》中所缺的三千多字基本补齐,就好象为了这一天这部分经文专门等候在那里似的。这个进展不仅使全文的补译总工作量减少至少至八十余字,而且保持了原译风貌,令人惊喜异常。
  房山石经洞历史上曾多次打开,最近的一次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比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晚五十多年。从事几十年房山石经整理工作的法映法师十分高兴,对此项工作的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据老法师讲,在房山石经拓本中,这是一部「无头」经,很特殊,仅有中卷前三面碑文,更奇怪的是中卷的起始并没有承接上卷的结束,而是衔接在《阿弥陀经》之后,多年来并没注意到这么一小部分片段竟恰好是《大正藏》中一部年代久远的经文所缺的部分。这一切确实应验了当年高僧大德和帝王们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漫长的时间营建藏经洞的初衷,那就是当世上经文不存在的时候,藏经洞中还有。古代先贤大德们不可思议的宏深愿力和殊胜功德所辐射出的光芒,超越了时空以及一切的障碍,至今依然泽被着我们后人┄┄。
  从房山石经中寻找到的这部分经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为命终之人三称三宝名字荐拔超度的方便、一相三宝的开示以及针对菩萨的大量的教诫——菩萨大慈大悲之喻、菩萨所应受持的十善法和十法、于恶世中行菩萨道的殊胜、对菩萨的勉励和菩萨成就菩提所应修行的四法。这些内容对恶世末法众生意义极其重要。
  获此进展后,本人随即向另一位至尊恩师胡继欧居士请求帮助补译此经,胡老师虽已年近八十,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请求,与藏文本对照通校了全部的《大通方广经》。前后历时三个多月,共校译十三次。当时正值北京酷暑,其间胡老师带病仍坚持校译工作,使人深受教育(至尊的胡继欧老师于本经校勘结束四个月后圆寂)。《大通方广经》终于以最快的速度、完整地与世人见面了。
  这部经文的缘起本身就极具殊胜加持力,感人泪下。它是我们的本师释迦世尊去娑罗树涅盘途中宣讲的经文。释迦世尊临欲涅盘的时候,心中仍充满了对我们罪苦众生的极大悲悯,再赐净除罪障的方便,教令称念十方三世佛和菩萨名号以及十二部经名。另外,本经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宣讲了忏悔净罪的殊胜法门,包括参加修持的人数、天数和占梦的验相等,还宣讲了三乘是一乘、别相三宝、一相三宝、荐拔众生的方便、无上空义、成就菩萨道的方便、佛的本生故事、对虚空藏菩萨的授记等等。经中讲,此经比佛更难值遇。我们的本师释迦佛曾经历劫修行,供养无数诸佛,但仅仅得闻一次此经的名字,并未亲眼得见此经。而后又经多劫修行,终于定光佛时得闻得见此经,并得授记。经中还讲,得见此经的人,就等于见到了本师释迦佛,并且会得到释迦佛的授记;若人受持此经,就能灭除一切烦恼重罪,饶益一切众生,功德无量,十方佛土,随意往生┄┄。
  这部历史上曾仅存名字的经典,一百年前终于振落掉了敦煌藏经洞千年的尘封,它先辗转飘零于异国他乡,而后又在它的故土上与房山石经洞的藏经完整地会聚一处,最终在大悲上师三宝的覆护之下,汉地众生从藏传佛教系统又重新接续上了《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殊胜的无间断的传承加持,使《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的法门得到了再次的弘扬,无量的众生将因此而证得解脱┄┄。每当想起所有的这一切,心中就涌起了对大悲上师三宝无限的感恩与思念┄┄。
  在寻找、发掘和整理这部经文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本人至尊恩师拉西仁勤师父的耐心细致的指教和关怀,使得一个个的困难最终得以克服。另外,在整理和助印方面,很多善信居士们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最热情的支持,感人至深。
  此次校勘还仅是一个初级性的工作。在校勘过程中,本人遵从上师的要求,作了一些文字整理工作,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可能会有许多讹误疏漏之处,敬请批评赐教,祈请上师三宝容恕。
  虽愿承办尽赤诚,然由恶业过失多,今对师佛善信前,至心忏悔祈加持。
  佛说真实解脱经,师赐不共解脱经,虔诚精进求解脱,解脱一切父母众。

  二000年九月 承办者谨识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南无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大解脱经的持诵功德利益
大解脱经是少数由汉文翻译成藏文的经典,原经汉名《大通方广忏悔灭罪成佛经》
或称《大通方广经》;现在所称「大解脱」是依藏文文义名称还原汉文的经题。一
般西藏僧侣均通用此名,为方便称呼,故此处亦称「大解脱经」。



本经功德不可思议,如经中云:「佛言,此经名为大通方广,能破魔境、坏外道军、
消除烦恼、能解五欲邪见系缚、破三界狱、脱诸生死、向涅盘舍,....若人以
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以用布施,不如闻此经名,称胜於彼,..身虽凡夫,读持
是经,智同圣慧,本虽烦恼,读持是经,共诸佛如来,同有涅盘」、 「若有持此大
乘经典一字一句,乃至一偈,永脱诸苦难,终不堕恶道,得到安乐处、..若持此
经者,佛常近是人、是人常近佛、是人护佛法、诸佛护是人」。 诸大神王亦作拥护,
「我等神王,为是经故、守护是人、是人若卧、立其人前、不使见恶、亦复不为恶
人恶鬼横害其人、若其住处、护其宅舍..须者给与、四方行来无所障碍、常见善
事,命终生天。」等,佛亲口授记,此经极其灵验,多有神异,尤其忏悔灭罪之功,
实难言述。
 藏传佛教各派僧侣莫不持诵赞叹,特别於久缠病塌、痼疾不愈、药石罔效、辗转
病苦折磨者,更有生死速判之效、有续命之缘、病疾得愈,否则亦速脱病痛销蚀,
消灾解厄,更不得言,经中载有忏悔,持诵经咒之法,不仅传入西藏后颇受重视,
早在隋唐,即有此经忏,刊刻流通之习,甚至日本在日皇弘仁十四年(唐穆宗长庆
三年,西元1483年)亦召空海、勤操、长惠等僧入清凉殿修此大通方广经,可见其
信仰之风。
除了世间经忏功德外,本经内义讲述三乘究竟一乘,直述空义,并申言菩萨之行,
五法身相等甚深胜义,兼善深观广行二门,故佛於经中直言:「善男子、若八万劫
以为一日,以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以此岁数过百千亿劫,得值一佛,
复过是数,得值一佛,此经难值复过於是,得值十方三世诸佛。」
值此五浊恶世,天灾、刃兵、旱涝、瘟疫横行之深、共修此经,销除累劫重罪,速
得大解脱。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r0HS6EjvATI[/MEDIA]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0oQ9LOsUxyQ&feature=relmfu[/MEDIA]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QSH321oQGTg[/MEDIA]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9H6aJ2akixI[/MEDIA]
 
什么叫“受持读诵"

读包括出声读、不出声读,但都是离不开书本。

诵就是从心里的流露,背出来,不用书本。

读要看着书本背不用看着书本,是宣化上人曾经这样解释过(大概意思如此)

受持看下面,实际上受持已经包含了读诵: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可受持此般若波罗蜜修多罗。”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白佛言:“世尊,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言:“受持此修多罗有十种法,何等为十?

一者、书写,
二者、供养,
三者、流传,
四者、谛听,
五者、自读,
六者、忆持,
七者、广说,
八者、口诵,
九者、思惟,
十者、修行。

阿难,此十种法能受持此修多罗。
  “阿难,譬如大地,一切树林华药皆依而生,一切善法皆依般若波罗蜜生。阿难,譬如转轮圣王,若在世间七宝常现;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此修多罗若在世间,则三宝种常不断绝。”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欢迎您复制相关内容并转发到其它相关网站、论坛、博客、QQ、MSN上,随喜功德!

摘自佛门网http://www.fomen123.com/fo/dyjh/dyjh/8084.htm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