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和中美战略同居关系 zt
送交者: hiphop 2002年3月29日15:05:26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和中美战略同居关系
-黄光锐(新世纪国际关系学社)-
“战略同居”这个词听起来新奇,其实是从法国人那里套用过来的。法国的政体独具
特色,总统由选民直选,总理却由议会选举。因此如果议会选举中多数派易位,就可
能出现左右两派首脑分占总统总理两府的局面。从八十年代以来,左右共治已经发生
了三次,富有浪漫情调的法国人将此称为“政治同居”。现任总统希拉克当年以总理
的身分“同居”,如今在总统任上又“同居”了一会。政治家们同居不同居,法国人
日子照过不误,没显出受了多大影响。笔者之所以套用这个词,一是觉得实在找不出
别的词能更准确更形象的描绘中美之间的关系;二是因为目前中美关系起起落落最重
要的缘由也正是国务卿鲍威尔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夫维茨在华盛顿的政治同居。
二月二十一日,小布什出人意料的在尼克松访华三十周年纪念日再次飞抵中国,对北
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同布什总统去年十月的上海之行一样,国务卿鲍威尔陪同
访问。三月十日,台湾国防部长汤耀明在美国佛罗里达出席“美台军事高峰会”,并
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夫维茨会面。小布什二月北京之行时,许多评论以当年尼克松访
华相比;佛罗里达台美军事会晤后,又是一片美国支持台独大陆极为被动的惊呼。如
此说来,难道短短一月之间白宫的对华政策就倒了个?当然不是。其实,在过去一年
多当中,类似的情形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中美关系从去年四月撞机事件中回升即是得
益于鲍威尔的北京之行;而双边关系出现紧张大都可以追朔到沃尔夫维茨所在的五角
大楼。二十年前的共和党“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
自从六十年代洛克菲勒与戈德华特之争以来,共和党内温和派和保守派就一直是面和
心不和,只是为了和民主党争夺总统宝座才彼此妥协。如此施为在野时还有同道,一
朝入主白宫,权力斗争就不可避免。一九八一年里根上台后,共和党政府就曾经爆发
过激烈的内斗,美国对台军售政策成为主要战场之一。
作为共和党保守派领袖,里根政治立场强烈反共,意识形态色彩极为强烈。里根又长
期和台湾保持密切关系,七十年代曾两次访问台湾。竞选期间里根一再指责卡特,声
称当选后他会恢复美国与台湾的官方关系。里根入主白宫后面对现实,还是接受了美
台维持非官方关系,但仍然坚持要充分执行台湾关系法。是否按照FX计划向台湾出售
一百架战斗机遂成为里根对华政策和台湾关系法效力的试金石。围绕FX计划,里根政
府爆发了激烈的内战。国家安全顾问艾伦、国防部长温伯格等支持向台湾出售FX。而
副总统布什和国务卿黑格则不赞成扩大售台武器的规模和性能。一九八一年十月,黄
华和黑格在华盛顿外长会谈中交锋达到了拍桌子的白热化程度。几轮唇枪舌剑下来,
黑格首次表示美国“无意提高对台军售的数量和质量”,暗示美国准备在FX上让步。
一九八二年一月七日,里根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商讨FX计划。黑格一回到国务院就派
遣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飞往中国。霍尔德里奇告诉前来迎接的中国
外交官他仍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却必须和章文晋副外长会谈。黑格的指示十一日凌
晨才电传至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里根终于做出决定:放弃FX计划。
这场围绕美国对台军售的激烈争吵被称为共和党外交政策班子的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
在这场宫廷恶斗当中,黑格赢得了惨胜。在政策上他打了胜仗,但由于和白宫连连冲
突,黑格不得不于六月二十五日辞去国务卿的职务。尽管黑格和霍尔德里奇发挥最后
的影响促成了八一七公报的签署,但自尼克松访华后制订对华政策整整十年的中国派
却就此大权旁落。
黑格的问题就在于他的国务院并非铁板一块。时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处处长的沃尔夫维
茨就两次公开指责国务卿朝中国让步过多,大为光火的黑格下令不准让沃尔夫维茨再
听到半点风声。黑格辞职后,继任国务卿的舒尔茨于八二年底以沃尔夫维茨取代霍尔
德里奇为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泛亚派从此主导美国的东亚政策近二十年之久。
泛亚派路线还能撑多久?
按照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中美签署的第三个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一
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
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销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
后解决。”但在沃尔夫维茨看来,美国可以保持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同时不放弃东
亚的盟友,特别是日本和台湾。作为泛亚派的灵魂人物,沃尔夫维茨从根本上反对美
国在八一七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中的让步,对先后主导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辛格、布热
津斯基和黑格也相当不以为然。从八二年起,沃尔夫维茨、阿米塔奇和李洁明等泛亚
派长期在华盛顿身居高位。美国又怎么会真正遵守三个联合公报的限制呢?
泛亚派路线能得以长盛不衰,并不仅仅是因为共和党保守派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应
当承认的客观事实是在八九十年代,沃尔夫维茨的形势判断确实很有道理。七十年代
美国和中国建立关系时,美国正陷于越战泥潭,苏联正处于全盛时期。面对苏联步步
进逼的不利形势,美国急需拉拢同样受到苏联威胁的中国牵制苏联。而八十年代里根
执政后奉行实力政策,加强和苏联的争夺;而苏联却已经开始战略收缩,对美国的压
力大为减少。中国向美国靠拢起先是因为中国的安全受到北方百万苏军的威胁。从八
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国对美出口急剧增长,成为中国的经济命脉。苏联崩溃消
除了美国联中制苏的必要性,中国在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地位却成了美国国会一年一度
激辩的话题。经济上的对美依赖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了中国难以对台湾用强,
泛亚派在海峡两岸大牌通吃的策略也就自然游刃有余。过去二十年美国对华政策起伏
变幻,却大都在拉拢扶持日台和保持美中关系同步进行的泛亚派框架之内。
不过,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实力对比和国际形势从来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泛亚派路线在过去符合客观形势,却未必能在将来也符合客观形势。棋盘上的
形势瞬息万变,同样的落子有时是妙手,有时就成了无理手。只要看看近来的重大变
化,就不能不问一句:泛亚派的双轨路线还能撑多久?
从一九九九年朱槠基访美到二○○一年底多哈会议,经过艰巨的背水苦战,中国终于
达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目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小布什签署总统
声明,宣布从二○○二年一月一日起中国的永久性最惠国待遇(PNTR)正式生效。入世
成功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改革派赢得的最重大的政治胜利,其深远的影响将在今后
几十年当中持久的表现出来。最惠国待遇的彻底解决标志着中美两国实现了经济关系
正常化,扫除了双边关系的一大障碍。入世成功和PNTR有力的改善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大大加强了中国的战略机动性。
“九一一”事件的爆发改变了世界的安全格局,使得美国军事部署的重点转到了波斯
湾、中亚和里海的国际大博弈主战场。笔者要指出的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决不是纸
老虎,而是对美国构成了比当年亚洲革命运动严重得多的威胁。恐怕只有古埃及传说
中那十场可怕的灾难才能充分的加以形容。为了抵御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美军主
力将不得不长期配置在北约和中央司令部,而不是太平洋战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阿富汗和海湾的军事压力使美国海军必须在北阿拉伯海保持两艘航空母舰的兵力,从
而不可避免的减少了西太平洋上的战力和投送能力。
而最令泛亚派气馁的还是中国势力的上升和日本势力的衰落。用都人先生多次提到的
一句话讲,东亚正在向传统秩序回归。
日升于东而落于西
日本这个词取意于日升之地,奢望能以此加胜中国。殊不知日升于东而落于西;中国
汉唐两朝盛世的东都又恰恰正是洛阳。自古石卵不击龙蛇不争,我中华泱泱大国奉天
承韵首领东亚,乃理所当然之事。小小倭国篡逆称尊,一时得逞则可,欲图长久则难!
何况天道常行,立国不可逆天。倭人立国以来素无德行,烧杀淫掠,水陆猖狂,无恶
不作,人神共愤!此等干犯天常之事,倭国一再行之,乃逆天犯地不容于人伦之国也。
岂有不败之理!
三十年代的“皇军武运”和八十年代的“泡沫经济”两次兴盛之后,日本正在无可挽
回的走向沉沦。日本无力阻止日元的步步下滑,更无力改革其陈旧的经济体系。面对
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惊涛拍岸一般的强大攻势,日本曾引以为自豪的制造业节节败退。
笔者敢预言:上海浦东的地产价值超过东京银座不过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哈佛大学
的经济学家已经在讨论日本经济全盘崩溃的可能性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倒是比常人所
知要强大许多。日本的大型水面战舰对中国拥有六比一的优势,而日本高度士官化的
常备军使其可以迅速扩军备战。日本的体制在本质上一直是战争体制,而不是经济体
制,不能不引起中国的高度警惕。不过,说句不大好听的,当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用了六个星期,现在如果他们想搞个东京大毁灭只需要十分钟--核导弹从中国打到日
本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日本现在还想重温“皇军武运”的旧梦,就必须冒日本本土被
摧毁的危险。鉴于日本人口高度集中于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几枚核弹头落地就足以
给日本以毁灭性的打击。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九三七年的中国了。
与日本沉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邓公南巡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中日对抗这盘棋,
日本执黑中国执白,下到现在已是白棋优势局面。这样的局势之下,美国东亚政策的
中国派不可抑制的重新抬头。一九九八年克林顿总统不顾国内的各种反对坚持专程访
华,重演当年尼克松的“越顶外交”。这是日本和台湾享受近二十年泛亚派优待以来
所遭受的最沉重一次打击。克林顿首开美国总统在北京抨击日本的先例,却公开称赞
中国对亚洲经济的贡献,更使泛亚派灵魂人物沃尔夫维茨在电视上哀叹不已。沃尔夫
维茨在两千年大选时捉刀代笔把中国定位成“战略竞争者”,良有以也。
鲍威尔成为泛亚派眼中之钉
现在回头看来,由于共和党保守派在八年之中用尽手段却始终奈何克林顿不得,泛亚
派已经失去了扶持日台和中国摊牌的最佳时机。回想九七年香港回归之际,倘若不是
克林顿手下的中国派坐镇白宫,事情如何能那么顺利?李登辉抓住这个中国处处受制
于人的关口跳出来搞台独却未能得逞,也同样是因为在野的泛亚派根本帮不上他什么
忙。都人先生曾指出:“目前的中日形势与三十年代相当近似,都是日本感到中国实
力增长的压力而必须赶紧行动,以免力量对比进一步对它不利;而中国则恰恰处于差
一步羽翼即将丰满的关键时刻。换言之,中国具有时间而日本掌握主动。”两段历史
相比,中国今天的运气远远好过当年。
当共和党终于得以重返白宫之际,泛亚派却发现克林顿虽然走了,却仍然有人拦路。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新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同黑格一样,鲍威尔一上任就成为保
守派的眼中钉;但与黑格不同的是,鲍威尔的地位几乎可以和马歇尔相比。这两人都
是将军出身的国务卿,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都有“知兵非好战”的气质,都对
共和党内的意识形态原教旨主义者不以为然。当年马歇尔将军是在使华之后出任国务
卿的,如今鲍威尔将军则成了重开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的关键人物。
兵法云: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鲍威尔当年亲历越南前线,深
知用兵之害,因此出掌美国军权之后一直强调谨慎和节制。为此鲍威尔和鹰派政客之
间多次发生冲突,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和前任奥尔布莱特围绕前南问题的争吵。女大
使对鲍威尔的谨慎态度极为不满,责问道:“如果你不肯用兵,那世界上最强大的军
队又有什么用呢?”鲍威尔大怒,当着总统的面回敬道:“那么多美国大兵可不是你
能随随便便在地图上移来移去的一堆干柴!”鲍威尔和沃尔夫维茨的冲突则是起自海
湾战争时鲍威尔代表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总统不要进攻巴格达,得到老布什的采纳。
时任国防部次长的沃尔夫维茨对此极为不满,二人就此结下宿怨。九一一事件之后,
沃尔夫维茨极力鼓吹进攻伊拉克,即是当年那场争吵的继续。事实上,自从布什政府
上台以来,国务院和国防部就一直在导弹防御、以巴冲突和欧洲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上
互相拆台,几乎已经到了在新闻媒体上开战的地步。
共和党内两派在对外政策上的分裂,就数在对华政策上最为深刻。去年初笔者就指出,
布什必须做出一项政治选择:中国是经济发展的伙伴还是危险的军事威胁?他不可能
两者兼得。如今布什上台一年有余仍然抱着两者兼得的幻想让对华政策继续双规运作,
执掌雾谷大权的国务卿和五角大楼的军师又是水火不容,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只
要共和党内两派同床异梦的政治同居继续一日,鲍威尔和沃尔夫维茨之间的宫廷恶斗
就一日不会停止。国务院和经济部门搞的是一套,国防部和中情局搞的是另一套,白
宫则是骑墙派。如此施为,政策如何能不一片混乱?!不过,从长远看,笔者仍然坚
持原来的看法:无论是从国内政治的取舍还是国际政治的形势上看,布什选择经济合
作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军事对抗。因此当前中国对美政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字。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
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
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树木之间。吾当以奇计胜之。”这段话乃是出自
东吴大都督陆逊的金玉之言。陆逊深通兵家韬略,又颇有自知之明,是三国演义中小
生最为欣赏的人物。中美俄新三国演义当中,中国正是东吴的角色。当今曹魏势大,
急不可图;弃好成仇,对我无益。依兵法当悬权而动静观其变,相机先取台湾,全据
西太平洋要地,而后别做良图。或北上复外蒙,或东进平倭寇,当观时势而动也。
二○○二年三月二十日新春之际欣然成文,心情怡然。
Note: the author reserves all copyrights.
--modified by 黄光锐 at Sat, Mar 30, 2002, 06:53:09
送交者: hiphop 2002年3月29日15:05:26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和中美战略同居关系
-黄光锐(新世纪国际关系学社)-
“战略同居”这个词听起来新奇,其实是从法国人那里套用过来的。法国的政体独具
特色,总统由选民直选,总理却由议会选举。因此如果议会选举中多数派易位,就可
能出现左右两派首脑分占总统总理两府的局面。从八十年代以来,左右共治已经发生
了三次,富有浪漫情调的法国人将此称为“政治同居”。现任总统希拉克当年以总理
的身分“同居”,如今在总统任上又“同居”了一会。政治家们同居不同居,法国人
日子照过不误,没显出受了多大影响。笔者之所以套用这个词,一是觉得实在找不出
别的词能更准确更形象的描绘中美之间的关系;二是因为目前中美关系起起落落最重
要的缘由也正是国务卿鲍威尔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夫维茨在华盛顿的政治同居。
二月二十一日,小布什出人意料的在尼克松访华三十周年纪念日再次飞抵中国,对北
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同布什总统去年十月的上海之行一样,国务卿鲍威尔陪同
访问。三月十日,台湾国防部长汤耀明在美国佛罗里达出席“美台军事高峰会”,并
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夫维茨会面。小布什二月北京之行时,许多评论以当年尼克松访
华相比;佛罗里达台美军事会晤后,又是一片美国支持台独大陆极为被动的惊呼。如
此说来,难道短短一月之间白宫的对华政策就倒了个?当然不是。其实,在过去一年
多当中,类似的情形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中美关系从去年四月撞机事件中回升即是得
益于鲍威尔的北京之行;而双边关系出现紧张大都可以追朔到沃尔夫维茨所在的五角
大楼。二十年前的共和党“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
自从六十年代洛克菲勒与戈德华特之争以来,共和党内温和派和保守派就一直是面和
心不和,只是为了和民主党争夺总统宝座才彼此妥协。如此施为在野时还有同道,一
朝入主白宫,权力斗争就不可避免。一九八一年里根上台后,共和党政府就曾经爆发
过激烈的内斗,美国对台军售政策成为主要战场之一。
作为共和党保守派领袖,里根政治立场强烈反共,意识形态色彩极为强烈。里根又长
期和台湾保持密切关系,七十年代曾两次访问台湾。竞选期间里根一再指责卡特,声
称当选后他会恢复美国与台湾的官方关系。里根入主白宫后面对现实,还是接受了美
台维持非官方关系,但仍然坚持要充分执行台湾关系法。是否按照FX计划向台湾出售
一百架战斗机遂成为里根对华政策和台湾关系法效力的试金石。围绕FX计划,里根政
府爆发了激烈的内战。国家安全顾问艾伦、国防部长温伯格等支持向台湾出售FX。而
副总统布什和国务卿黑格则不赞成扩大售台武器的规模和性能。一九八一年十月,黄
华和黑格在华盛顿外长会谈中交锋达到了拍桌子的白热化程度。几轮唇枪舌剑下来,
黑格首次表示美国“无意提高对台军售的数量和质量”,暗示美国准备在FX上让步。
一九八二年一月七日,里根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商讨FX计划。黑格一回到国务院就派
遣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飞往中国。霍尔德里奇告诉前来迎接的中国
外交官他仍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却必须和章文晋副外长会谈。黑格的指示十一日凌
晨才电传至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里根终于做出决定:放弃FX计划。
这场围绕美国对台军售的激烈争吵被称为共和党外交政策班子的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
在这场宫廷恶斗当中,黑格赢得了惨胜。在政策上他打了胜仗,但由于和白宫连连冲
突,黑格不得不于六月二十五日辞去国务卿的职务。尽管黑格和霍尔德里奇发挥最后
的影响促成了八一七公报的签署,但自尼克松访华后制订对华政策整整十年的中国派
却就此大权旁落。
黑格的问题就在于他的国务院并非铁板一块。时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处处长的沃尔夫维
茨就两次公开指责国务卿朝中国让步过多,大为光火的黑格下令不准让沃尔夫维茨再
听到半点风声。黑格辞职后,继任国务卿的舒尔茨于八二年底以沃尔夫维茨取代霍尔
德里奇为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泛亚派从此主导美国的东亚政策近二十年之久。
泛亚派路线还能撑多久?
按照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中美签署的第三个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一
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
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销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
后解决。”但在沃尔夫维茨看来,美国可以保持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同时不放弃东
亚的盟友,特别是日本和台湾。作为泛亚派的灵魂人物,沃尔夫维茨从根本上反对美
国在八一七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中的让步,对先后主导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辛格、布热
津斯基和黑格也相当不以为然。从八二年起,沃尔夫维茨、阿米塔奇和李洁明等泛亚
派长期在华盛顿身居高位。美国又怎么会真正遵守三个联合公报的限制呢?
泛亚派路线能得以长盛不衰,并不仅仅是因为共和党保守派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应
当承认的客观事实是在八九十年代,沃尔夫维茨的形势判断确实很有道理。七十年代
美国和中国建立关系时,美国正陷于越战泥潭,苏联正处于全盛时期。面对苏联步步
进逼的不利形势,美国急需拉拢同样受到苏联威胁的中国牵制苏联。而八十年代里根
执政后奉行实力政策,加强和苏联的争夺;而苏联却已经开始战略收缩,对美国的压
力大为减少。中国向美国靠拢起先是因为中国的安全受到北方百万苏军的威胁。从八
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国对美出口急剧增长,成为中国的经济命脉。苏联崩溃消
除了美国联中制苏的必要性,中国在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地位却成了美国国会一年一度
激辩的话题。经济上的对美依赖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了中国难以对台湾用强,
泛亚派在海峡两岸大牌通吃的策略也就自然游刃有余。过去二十年美国对华政策起伏
变幻,却大都在拉拢扶持日台和保持美中关系同步进行的泛亚派框架之内。
不过,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实力对比和国际形势从来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泛亚派路线在过去符合客观形势,却未必能在将来也符合客观形势。棋盘上的
形势瞬息万变,同样的落子有时是妙手,有时就成了无理手。只要看看近来的重大变
化,就不能不问一句:泛亚派的双轨路线还能撑多久?
从一九九九年朱槠基访美到二○○一年底多哈会议,经过艰巨的背水苦战,中国终于
达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目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小布什签署总统
声明,宣布从二○○二年一月一日起中国的永久性最惠国待遇(PNTR)正式生效。入世
成功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改革派赢得的最重大的政治胜利,其深远的影响将在今后
几十年当中持久的表现出来。最惠国待遇的彻底解决标志着中美两国实现了经济关系
正常化,扫除了双边关系的一大障碍。入世成功和PNTR有力的改善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大大加强了中国的战略机动性。
“九一一”事件的爆发改变了世界的安全格局,使得美国军事部署的重点转到了波斯
湾、中亚和里海的国际大博弈主战场。笔者要指出的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决不是纸
老虎,而是对美国构成了比当年亚洲革命运动严重得多的威胁。恐怕只有古埃及传说
中那十场可怕的灾难才能充分的加以形容。为了抵御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美军主
力将不得不长期配置在北约和中央司令部,而不是太平洋战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阿富汗和海湾的军事压力使美国海军必须在北阿拉伯海保持两艘航空母舰的兵力,从
而不可避免的减少了西太平洋上的战力和投送能力。
而最令泛亚派气馁的还是中国势力的上升和日本势力的衰落。用都人先生多次提到的
一句话讲,东亚正在向传统秩序回归。
日升于东而落于西
日本这个词取意于日升之地,奢望能以此加胜中国。殊不知日升于东而落于西;中国
汉唐两朝盛世的东都又恰恰正是洛阳。自古石卵不击龙蛇不争,我中华泱泱大国奉天
承韵首领东亚,乃理所当然之事。小小倭国篡逆称尊,一时得逞则可,欲图长久则难!
何况天道常行,立国不可逆天。倭人立国以来素无德行,烧杀淫掠,水陆猖狂,无恶
不作,人神共愤!此等干犯天常之事,倭国一再行之,乃逆天犯地不容于人伦之国也。
岂有不败之理!
三十年代的“皇军武运”和八十年代的“泡沫经济”两次兴盛之后,日本正在无可挽
回的走向沉沦。日本无力阻止日元的步步下滑,更无力改革其陈旧的经济体系。面对
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惊涛拍岸一般的强大攻势,日本曾引以为自豪的制造业节节败退。
笔者敢预言:上海浦东的地产价值超过东京银座不过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哈佛大学
的经济学家已经在讨论日本经济全盘崩溃的可能性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倒是比常人所
知要强大许多。日本的大型水面战舰对中国拥有六比一的优势,而日本高度士官化的
常备军使其可以迅速扩军备战。日本的体制在本质上一直是战争体制,而不是经济体
制,不能不引起中国的高度警惕。不过,说句不大好听的,当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用了六个星期,现在如果他们想搞个东京大毁灭只需要十分钟--核导弹从中国打到日
本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日本现在还想重温“皇军武运”的旧梦,就必须冒日本本土被
摧毁的危险。鉴于日本人口高度集中于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几枚核弹头落地就足以
给日本以毁灭性的打击。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九三七年的中国了。
与日本沉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邓公南巡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中日对抗这盘棋,
日本执黑中国执白,下到现在已是白棋优势局面。这样的局势之下,美国东亚政策的
中国派不可抑制的重新抬头。一九九八年克林顿总统不顾国内的各种反对坚持专程访
华,重演当年尼克松的“越顶外交”。这是日本和台湾享受近二十年泛亚派优待以来
所遭受的最沉重一次打击。克林顿首开美国总统在北京抨击日本的先例,却公开称赞
中国对亚洲经济的贡献,更使泛亚派灵魂人物沃尔夫维茨在电视上哀叹不已。沃尔夫
维茨在两千年大选时捉刀代笔把中国定位成“战略竞争者”,良有以也。
鲍威尔成为泛亚派眼中之钉
现在回头看来,由于共和党保守派在八年之中用尽手段却始终奈何克林顿不得,泛亚
派已经失去了扶持日台和中国摊牌的最佳时机。回想九七年香港回归之际,倘若不是
克林顿手下的中国派坐镇白宫,事情如何能那么顺利?李登辉抓住这个中国处处受制
于人的关口跳出来搞台独却未能得逞,也同样是因为在野的泛亚派根本帮不上他什么
忙。都人先生曾指出:“目前的中日形势与三十年代相当近似,都是日本感到中国实
力增长的压力而必须赶紧行动,以免力量对比进一步对它不利;而中国则恰恰处于差
一步羽翼即将丰满的关键时刻。换言之,中国具有时间而日本掌握主动。”两段历史
相比,中国今天的运气远远好过当年。
当共和党终于得以重返白宫之际,泛亚派却发现克林顿虽然走了,却仍然有人拦路。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新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同黑格一样,鲍威尔一上任就成为保
守派的眼中钉;但与黑格不同的是,鲍威尔的地位几乎可以和马歇尔相比。这两人都
是将军出身的国务卿,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都有“知兵非好战”的气质,都对
共和党内的意识形态原教旨主义者不以为然。当年马歇尔将军是在使华之后出任国务
卿的,如今鲍威尔将军则成了重开中国派与泛亚派之争的关键人物。
兵法云: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鲍威尔当年亲历越南前线,深
知用兵之害,因此出掌美国军权之后一直强调谨慎和节制。为此鲍威尔和鹰派政客之
间多次发生冲突,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和前任奥尔布莱特围绕前南问题的争吵。女大
使对鲍威尔的谨慎态度极为不满,责问道:“如果你不肯用兵,那世界上最强大的军
队又有什么用呢?”鲍威尔大怒,当着总统的面回敬道:“那么多美国大兵可不是你
能随随便便在地图上移来移去的一堆干柴!”鲍威尔和沃尔夫维茨的冲突则是起自海
湾战争时鲍威尔代表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总统不要进攻巴格达,得到老布什的采纳。
时任国防部次长的沃尔夫维茨对此极为不满,二人就此结下宿怨。九一一事件之后,
沃尔夫维茨极力鼓吹进攻伊拉克,即是当年那场争吵的继续。事实上,自从布什政府
上台以来,国务院和国防部就一直在导弹防御、以巴冲突和欧洲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上
互相拆台,几乎已经到了在新闻媒体上开战的地步。
共和党内两派在对外政策上的分裂,就数在对华政策上最为深刻。去年初笔者就指出,
布什必须做出一项政治选择:中国是经济发展的伙伴还是危险的军事威胁?他不可能
两者兼得。如今布什上台一年有余仍然抱着两者兼得的幻想让对华政策继续双规运作,
执掌雾谷大权的国务卿和五角大楼的军师又是水火不容,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只
要共和党内两派同床异梦的政治同居继续一日,鲍威尔和沃尔夫维茨之间的宫廷恶斗
就一日不会停止。国务院和经济部门搞的是一套,国防部和中情局搞的是另一套,白
宫则是骑墙派。如此施为,政策如何能不一片混乱?!不过,从长远看,笔者仍然坚
持原来的看法:无论是从国内政治的取舍还是国际政治的形势上看,布什选择经济合
作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军事对抗。因此当前中国对美政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字。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
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
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树木之间。吾当以奇计胜之。”这段话乃是出自
东吴大都督陆逊的金玉之言。陆逊深通兵家韬略,又颇有自知之明,是三国演义中小
生最为欣赏的人物。中美俄新三国演义当中,中国正是东吴的角色。当今曹魏势大,
急不可图;弃好成仇,对我无益。依兵法当悬权而动静观其变,相机先取台湾,全据
西太平洋要地,而后别做良图。或北上复外蒙,或东进平倭寇,当观时势而动也。
二○○二年三月二十日新春之际欣然成文,心情怡然。
Note: the author reserves all copyrights.
--modified by 黄光锐 at Sat, Mar 30, 2002, 06: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