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23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一场“满堂彩”凝聚着这个支队官兵的多年努力。几年前,装备某新型舰空导弹的舰艇列装,如何发挥新装备最大潜能成为支队全体官兵面临的共同课题。
信息化装备训练需要向精细化要效益。支队根据新装备特点,制定了新的组训模式,把单舰多模块训练与编队多系统训练进行有机融合,优化训练程序、口令,进一步明确、细化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使官兵的专业知识、实操效能和应变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同时,他们还通过把训练课目细化为质量指标,实现了全要素、全过程的精细化考评。
为进一步提高训练的实战化水平,支队组织成立攻关团队,利用日常训练演练产生的海量数据,融合指挥协同、火力兼容、电磁兼容、应急处置等多种作战要素,构建了海练场数学模型。支队长李吉祥介绍说,模型的建立改变了以往演练中存在的“险情”设置单一、作战诸元协同程度要求不高的问题。导演部可以充分发挥全程导调作用,利用配套建设的数据信息库,快速设置复杂电磁环境、作战对手等演习背景,并通过修改参数调整演练主线、设置临时情节,有效提高了训练的精确性和实战化程度。
与此同时,针对新旧舰艇共存的现状,支队结合装备性能的差异和防空反导作战的特点,采取单舰到编队、单系统到多系统逐层深入、全方位合成的方式,通过全程训练读秒、全程数据采集,建立数学模型演算射击概率等方式提高编队运动效率和射击精度,使部队防空反导作战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