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30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近日,以酒都自居的四川宜宾将自己的新机场命名为“五粮液”机场,这个申请居然还得到了四川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在微博上,人们纷纷运用自己的智慧,以一幅幅未来的“欢乐中国行”加以讽刺:各位旅客,由二锅头机场开往盐水鸭机场的航班马上就要起飞了!由肉夹馍机场飞往洁尔阴机场的航班,因为天气的原因,目前降落在五粮液机场,现在地面酒精浓度为53度……不可否认,在这些看似“欢乐”的空中趣味图景背后,其实蕴藏了公众的极大不满:因为在酒香四溢背后,只有浓重的铜臭味以及权力对历史和空间的扭曲,而这种公共资源的利益交换最终只成就了政府与企业的“双赢”,却跟老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风波背后藏着什么
5月23日下午,宜宾市政府召开宜宾机场迁建项目新闻发布会,宜宾市副市长谢杰在新闻发布会上称,2012年5月14日,四川省政府关于《四川宜宾五粮液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请示经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立项,宜宾机场将迁址并进行重新修建,将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迁建工作将力争在今年内动工。
客观来说,宜宾新机场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与公众整日耳闻目睹的众多“政绩工程”绝不可同日而语。宜宾现有的一座军民合用机场――宜宾菜坝机场曾先后于1991年、1993年进行了两次扩建,由于发展受到诸多局限,机场本身已无扩建能力,因此目前旅客出行、货物物流都受到极大影响。这是宜宾新建机场的现实急迫需求。根据宜宾方面提供的可研报告,投资逾11亿元的新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川南乃至川滇黔接合部的区域性中心机场。预计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00吨、飞机起降量1万架次。
之所以此次新机场事件迅速发酵升温为一场社会舆情风波,关键在于公众对公共资源过度商业化的严重质疑。
暂且勿论这场风波的孰是孰非,有一个事实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在今天的中国,公共设施商业冠名其实已十分普遍。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许多道路名字、公交站牌、甚至体育馆都不乏被企业冠名的事例。仅以北京来说,耳熟能详的“联想桥”、“四通桥”、“新兴桥”、“长虹桥”都早已成为首都历史痕迹的一部分,但在1994年,这些公共设施的命名同样是政府主导下的商业行为,这是基于当时北京三环路改造,平交路口新建立交桥,为了弥补资金缺口,所以政府动员附近单位出资并冠以命名权。
就历史环境而言,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而公众也确实在政府与企业的“双赢”行为中得益了,这一点是任何在日常生活中畅行于以上地点的人都不会否认的事实。也因此,舆论对此从未发起过任何声讨行动或秋后算账。
事实证明,公众并未简单无理性地反对公共设施商业化的行为。那么,“五粮液”机场到底是刺激了公众的哪根神经呢?
仅就目前来看,舆论围绕着“五粮液”机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公共利益的交换是否以有偿为代价?二是宜宾市政府所谓的“双赢”到底赢在哪里?
记者从五粮液方面得到的反馈是,目前该公司并没有对此次的机场命名进行资金投入和相关合作开发。而宜宾机场一位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五粮液集团的酒运往全国,很少走空运,因此与宜宾机场此前的业务合作也不多。
真相就此大白了:“五粮液”机场只是宜宾市政府一场无偿的“锦上添花”商业秀,而目的就是把“五粮液”这一品牌的知名度拔高拔高再拔高。
在这场对企业崇拜无限高的秀中,公众看到的是,已有十里酒城、五粮液立交桥交错林立的宜宾,其当地官员不再仅仅满足于关起门来“不辞长做五粮液人”,而是更希望通过机场这个最重要的对外窗口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宜宾人就是五粮液人。
一座城市傍一家企业,将全部资源和赌注都押在这种神秘的液体身上,这本身就不正常。更何况“五粮液”这个唯一的城市名片,在今天中国公众的心中并不见得有多光彩:高昂的价格使其早已远离大众消费的视野,更有甚者,常常捆绑于“三公消费”的肉池酒林形象更是让其与权钱色挂上了钩。
曾经的宜宾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180余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真武山古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旧州塔、旋螺殿、流杯池及其石刻、大观楼、东山白塔、七星山黑塔等。但这些往昔余晖与地方政府的终极考量指标――GDP的增加相比,唯余黯然。
于是,今天这座酒气熏天的城市,给予公众的只有一个挣钱的精神暗示,谁能把水变成钱,谁就是英雄。
拿“茅台”搪塞公众,没用
在中国,希望以企业命名一个机场,宜宾不是第一个。早在去年,与宜宾近在咫尺的贵州省仁怀市政府就曾发布消息,称遵义茅台机场选址仁怀市高大坪乡银水村,茅台也将成为机场的名号。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新机场主要针对西部经济发展,特别是茅台酒生产发展及相关产业拓展的需要,而资金由贵州省政府筹措,茅台酒厂、遵义市政府、仁怀市政府共同建设,仁怀市、茅台酒厂分别先垫付200万元开展前期工作。
与“五粮液”机场相比,“茅台”机场的共同之处就是命名同样是政府主动傍企业,不过,比“五粮液”理直气壮的是,“茅台”机场多少也算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因为“茅台”首先是个地名,尽管“茅台”机场距离茅台镇有40公里远。
不过,“茅台”机场命名是否正当,不是宜宾市政府在乎的,它只需要一个挡箭牌,那就是“茅台”机场已有先例,我们只不过是“择善而从之”。
“茅台”机场、“五粮液”机场的接踵而来,让网友们为未来的中国机场勾画了一幅前所未有的蓝图:“五粮液机场是我的最爱,全兴机场脚下花正开,剑南春机场是最呀最摇摆,水井坊机场才是最开怀,郎酒机场从天上来,泸州老窖机场是我们的期待,丰谷机场是最美的云彩,一路边飞边喝才是最自在,我们要喝就要喝得最痛快,悠悠地唱着最炫的机场风,让酒卷走所有的尘埃。”
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示范效应并不只是网友们的臆想,在现实中已经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之不淡定了。日前四川双流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天府双流”就发起讨论:“要是双流机场更名的话,你觉得啥子名字更霸气?”这一提议立即得到网友响应。其中,“双流老妈兔头机场”,得到众多四川网友的力挺:“够霸气!”可是,有餐饮同行似乎不高兴了。网友“青蛙呀青蛙”说:“据说双流机场拟改名‘老妈兔头机场’,但此举遭到串串企业的阻击。目前串串界正在积极融资,一旦资金到位,双流机场最后叫‘串串香机场’也有可能。”
双流机场改名到底将是真实的现实,还是荒谬一说,在尘埃落定前,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预期,在这种命名规则下,机场“追名”的结果就是政府逐利,于是八方英雄“逐鹿”,财大势雄者得,一个政府主导下的赤裸裸金钱游戏将就此开始。
按照我国《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规定:民用机场的命名应当以确定机场具体位置并区别于其他机场为准则。很显然,“五粮液”机场似乎并不能直观地表示机场的所在位置,但事实是它一帆风顺地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
同样不符合现行规定的机场命名,在今天的中国还有很多,如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济宁曲阜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揭阳潮汕机场等等,这些不伦不类的名字,可能并不是全然由GDP因素决定,但同样容易造成人们的认知障碍,以及引发强烈的厌恶情绪。
这些不能不引发公众新的思索:政府本应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规则,为何却又屡次突破命名原则?
反“五粮液”是反权力商业化
机场的名字是一种公共资源,但无论是“茅台”机场还是“五粮液”机场的命名过程中,我们却只看到,政府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却从未考虑公众的参与,而是想当然地“为民做主”了。这让公众情何以堪?
权力的蛮横,不仅在于其不透明,更在于其冲动。也许,在各级政府心目中,“金字招牌”对GDP的拉动效应是毋庸置疑的。但别忘了,花无百日好,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显粗糙的情况下,与企业的道德性相比,企业自身的趋利色彩更是被无限放大。这种急功近利让我们看到太多明星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载”的现象已成常态。特别是在各种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当前,食品药品企业更是让人处于观望状态。
宜宾五粮液作为一家酿酒企业,虽然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谁能保证在市场风云变幻的商海里不会翻船,谁又能保证知名品牌永远无质量事故?以三鹿集团为例,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完全称得上明星企业,既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两级政府重点支持的企业,仅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就多达二百多项,倘若当初石家庄机场以三鹿命名又当如何?恐怕在今天除了留下笑柄之余,更多的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极大损伤。
就“五粮液”机场命名而言,公众之所以质疑,恰恰是出于一种长久的考虑,出于一种公义的考量。但我们也不妨“恶意”地去想,今天的宜宾官员对于以后“五粮液”机场的命运,其实并不在意,因为今时今日的政绩已到手,哪管后任是否接手日暮西山呢?正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才会使得“五粮液机场”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标本。更可怕的是,这样一个权力逐利的恶标本,却以一种符合程序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眼前,虽然缺乏民意基础,却可以堂而皇之地高扬。
这其中三味,让大众百思不解。
●结语
“茅台”机场、“五粮液”机场,看似只是一个名称的问题,要害却在于,这种行为坏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市场经济最鲜明的一个标志就是公共资源和市场行为有严格的界限。但当地政府为了扶持自己的摇钱树,不惜动用公共资源,将纯地理名词换成了充满强烈铜臭味的酒业。在这个企业大于历史的过程中,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商业营销,酒气逼人后面是政府的错位和扭曲。
风波背后藏着什么
5月23日下午,宜宾市政府召开宜宾机场迁建项目新闻发布会,宜宾市副市长谢杰在新闻发布会上称,2012年5月14日,四川省政府关于《四川宜宾五粮液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请示经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立项,宜宾机场将迁址并进行重新修建,将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迁建工作将力争在今年内动工。
客观来说,宜宾新机场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与公众整日耳闻目睹的众多“政绩工程”绝不可同日而语。宜宾现有的一座军民合用机场――宜宾菜坝机场曾先后于1991年、1993年进行了两次扩建,由于发展受到诸多局限,机场本身已无扩建能力,因此目前旅客出行、货物物流都受到极大影响。这是宜宾新建机场的现实急迫需求。根据宜宾方面提供的可研报告,投资逾11亿元的新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川南乃至川滇黔接合部的区域性中心机场。预计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00吨、飞机起降量1万架次。
之所以此次新机场事件迅速发酵升温为一场社会舆情风波,关键在于公众对公共资源过度商业化的严重质疑。
暂且勿论这场风波的孰是孰非,有一个事实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在今天的中国,公共设施商业冠名其实已十分普遍。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许多道路名字、公交站牌、甚至体育馆都不乏被企业冠名的事例。仅以北京来说,耳熟能详的“联想桥”、“四通桥”、“新兴桥”、“长虹桥”都早已成为首都历史痕迹的一部分,但在1994年,这些公共设施的命名同样是政府主导下的商业行为,这是基于当时北京三环路改造,平交路口新建立交桥,为了弥补资金缺口,所以政府动员附近单位出资并冠以命名权。
就历史环境而言,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而公众也确实在政府与企业的“双赢”行为中得益了,这一点是任何在日常生活中畅行于以上地点的人都不会否认的事实。也因此,舆论对此从未发起过任何声讨行动或秋后算账。
事实证明,公众并未简单无理性地反对公共设施商业化的行为。那么,“五粮液”机场到底是刺激了公众的哪根神经呢?
仅就目前来看,舆论围绕着“五粮液”机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公共利益的交换是否以有偿为代价?二是宜宾市政府所谓的“双赢”到底赢在哪里?
记者从五粮液方面得到的反馈是,目前该公司并没有对此次的机场命名进行资金投入和相关合作开发。而宜宾机场一位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五粮液集团的酒运往全国,很少走空运,因此与宜宾机场此前的业务合作也不多。
真相就此大白了:“五粮液”机场只是宜宾市政府一场无偿的“锦上添花”商业秀,而目的就是把“五粮液”这一品牌的知名度拔高拔高再拔高。
在这场对企业崇拜无限高的秀中,公众看到的是,已有十里酒城、五粮液立交桥交错林立的宜宾,其当地官员不再仅仅满足于关起门来“不辞长做五粮液人”,而是更希望通过机场这个最重要的对外窗口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宜宾人就是五粮液人。
一座城市傍一家企业,将全部资源和赌注都押在这种神秘的液体身上,这本身就不正常。更何况“五粮液”这个唯一的城市名片,在今天中国公众的心中并不见得有多光彩:高昂的价格使其早已远离大众消费的视野,更有甚者,常常捆绑于“三公消费”的肉池酒林形象更是让其与权钱色挂上了钩。
曾经的宜宾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180余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真武山古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旧州塔、旋螺殿、流杯池及其石刻、大观楼、东山白塔、七星山黑塔等。但这些往昔余晖与地方政府的终极考量指标――GDP的增加相比,唯余黯然。
于是,今天这座酒气熏天的城市,给予公众的只有一个挣钱的精神暗示,谁能把水变成钱,谁就是英雄。
拿“茅台”搪塞公众,没用
在中国,希望以企业命名一个机场,宜宾不是第一个。早在去年,与宜宾近在咫尺的贵州省仁怀市政府就曾发布消息,称遵义茅台机场选址仁怀市高大坪乡银水村,茅台也将成为机场的名号。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新机场主要针对西部经济发展,特别是茅台酒生产发展及相关产业拓展的需要,而资金由贵州省政府筹措,茅台酒厂、遵义市政府、仁怀市政府共同建设,仁怀市、茅台酒厂分别先垫付200万元开展前期工作。
与“五粮液”机场相比,“茅台”机场的共同之处就是命名同样是政府主动傍企业,不过,比“五粮液”理直气壮的是,“茅台”机场多少也算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因为“茅台”首先是个地名,尽管“茅台”机场距离茅台镇有40公里远。
不过,“茅台”机场命名是否正当,不是宜宾市政府在乎的,它只需要一个挡箭牌,那就是“茅台”机场已有先例,我们只不过是“择善而从之”。
“茅台”机场、“五粮液”机场的接踵而来,让网友们为未来的中国机场勾画了一幅前所未有的蓝图:“五粮液机场是我的最爱,全兴机场脚下花正开,剑南春机场是最呀最摇摆,水井坊机场才是最开怀,郎酒机场从天上来,泸州老窖机场是我们的期待,丰谷机场是最美的云彩,一路边飞边喝才是最自在,我们要喝就要喝得最痛快,悠悠地唱着最炫的机场风,让酒卷走所有的尘埃。”
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示范效应并不只是网友们的臆想,在现实中已经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之不淡定了。日前四川双流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天府双流”就发起讨论:“要是双流机场更名的话,你觉得啥子名字更霸气?”这一提议立即得到网友响应。其中,“双流老妈兔头机场”,得到众多四川网友的力挺:“够霸气!”可是,有餐饮同行似乎不高兴了。网友“青蛙呀青蛙”说:“据说双流机场拟改名‘老妈兔头机场’,但此举遭到串串企业的阻击。目前串串界正在积极融资,一旦资金到位,双流机场最后叫‘串串香机场’也有可能。”
双流机场改名到底将是真实的现实,还是荒谬一说,在尘埃落定前,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预期,在这种命名规则下,机场“追名”的结果就是政府逐利,于是八方英雄“逐鹿”,财大势雄者得,一个政府主导下的赤裸裸金钱游戏将就此开始。
按照我国《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规定:民用机场的命名应当以确定机场具体位置并区别于其他机场为准则。很显然,“五粮液”机场似乎并不能直观地表示机场的所在位置,但事实是它一帆风顺地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
同样不符合现行规定的机场命名,在今天的中国还有很多,如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济宁曲阜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揭阳潮汕机场等等,这些不伦不类的名字,可能并不是全然由GDP因素决定,但同样容易造成人们的认知障碍,以及引发强烈的厌恶情绪。
这些不能不引发公众新的思索:政府本应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规则,为何却又屡次突破命名原则?
反“五粮液”是反权力商业化
机场的名字是一种公共资源,但无论是“茅台”机场还是“五粮液”机场的命名过程中,我们却只看到,政府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却从未考虑公众的参与,而是想当然地“为民做主”了。这让公众情何以堪?
权力的蛮横,不仅在于其不透明,更在于其冲动。也许,在各级政府心目中,“金字招牌”对GDP的拉动效应是毋庸置疑的。但别忘了,花无百日好,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显粗糙的情况下,与企业的道德性相比,企业自身的趋利色彩更是被无限放大。这种急功近利让我们看到太多明星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载”的现象已成常态。特别是在各种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当前,食品药品企业更是让人处于观望状态。
宜宾五粮液作为一家酿酒企业,虽然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谁能保证在市场风云变幻的商海里不会翻船,谁又能保证知名品牌永远无质量事故?以三鹿集团为例,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完全称得上明星企业,既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两级政府重点支持的企业,仅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就多达二百多项,倘若当初石家庄机场以三鹿命名又当如何?恐怕在今天除了留下笑柄之余,更多的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极大损伤。
就“五粮液”机场命名而言,公众之所以质疑,恰恰是出于一种长久的考虑,出于一种公义的考量。但我们也不妨“恶意”地去想,今天的宜宾官员对于以后“五粮液”机场的命运,其实并不在意,因为今时今日的政绩已到手,哪管后任是否接手日暮西山呢?正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才会使得“五粮液机场”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标本。更可怕的是,这样一个权力逐利的恶标本,却以一种符合程序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眼前,虽然缺乏民意基础,却可以堂而皇之地高扬。
这其中三味,让大众百思不解。
●结语
“茅台”机场、“五粮液”机场,看似只是一个名称的问题,要害却在于,这种行为坏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市场经济最鲜明的一个标志就是公共资源和市场行为有严格的界限。但当地政府为了扶持自己的摇钱树,不惜动用公共资源,将纯地理名词换成了充满强烈铜臭味的酒业。在这个企业大于历史的过程中,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商业营销,酒气逼人后面是政府的错位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