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 谢泳

acetone

知名会员
注册
2003-04-17
消息
1,434
荣誉分数
71
声望点数
158
以小见大







读《中国院士》(张建伟、邓琼琼著)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曾经有一

段时期,我想过收集中央研究院的资料,这个兴趣最初是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

究所引起的,后来听说南京有一位先生写了一本关于中央研究院历史的书,我也曾

打听过,但此书至今没有出版。由于有了这点准备,平时看书对有关中央研究院的

史料也就比较留意。现在读《中国院士》,自然就很有兴趣。大体上说这是一本不

错的书。但我对这本书有一个小小的不满足,就是作者似乎有一种乐观主义的倾向,

所以在他们笔下,中国院士的历史也是越往后越辉煌。在作者看来,尽管道路是曲

折的,而前途总是光明的。作者自有其道理,但我觉得他们的乐观主义是太多了一

些,这本书如果多传达一些历史的悲观主义,也许才更让人钦佩作者的历史眼光,

可惜作者没有这样做。虽然这本书中有很宝贵的史料,偶尔也有很感人的细节,可

惜由于作者缺乏宏大的历史眼光,所以尽管是本好书,但还不能对人的心灵真正有

所触动。



如果给作者提具体意见,我想先从一个细节说起。作者在书中写到了生物学家

胡步曾,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的81名院士中,胡先生是生物组的院士,1955年的学

部委员中就缺了胡先生,因为他反对李森科那一套,在50年代,这是很大的问题。

像这样的细节书中还有一些,可惜作者未能从这些细节中挖掘出更深刻的东西,我

说他们有乐观主义的东西,因为他们忽略了这种小事中映现出的一个时代的政治文

化特色,他们把本来已经找到的历史感觉,轻易放过去了。《竺可桢日记》中有一

个细节, 恰好可以和胡先生的经历对比着看,对比着想。1949年5月30日,竺可桢

在上海见到陈毅,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说:“渠曾阅研究院院士录,见有郭沫若之名,

知研究院之兼收能并蓄。”(日记第2册第1257页)从《中国院士》所写的历史看,

作者读过竺可桢的日记, 可惜把这样好的细节给遗漏了。1947年5月22日的胡适日

记中,留下了一份关于中央研究院人文组候选人的名单,抄出如下:





发出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人文组”的“人文”部分的拟提名单:



哲学:吴敬恒 汤用彤 金岳霖

中国文学:沈兼士 杨树达 傅增湘

史学:张元济 陈垣 陈寅恪 傅斯年

语言学:赵元任 李方桂 罗常培

考古学及艺术史:董作宾 郭沫若 李济 梁思成

人文地理民族学:想不出人名



(《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5册)





这是1947年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候选人名单, 这个名单中的沈兼士、 傅增湘,

1948年就没有当选院士,但郭沫若始终在这个名单上,所以才有竺可桢见陈毅后的

感慨。 《何廉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第124页)中也有一个类似的细节,何廉

曾为蒋介石提供当时参加庐山会议的人员名单,他说:





我们拟就了一张名单,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士。去上海见他时,我们递

交了这张名单的草案。我记得,名单上有郭沫若的名字,但我们并不清楚

他是个共产党人。蒋介石看到郭沫若的名字后说:“啊,好得很,我对此

人总是十分清楚的。”他问我们此人现在哪里,我说1933年在东京时我曾

看到过他,但不了解他现在何处。





历史常是由许多小事构成的。研究历史的人可以从大处着眼,但也有专从小处

着眼的,比如法国年鉴学派的那些学者,像布罗代尔就喜欢看小处,也能成一家之

言,而且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院士》的作者,本来已经有了很好的材料,但眼

光偏了,作品的深度也就受到了影响,这一点我很希望作者能从陆键东的《陈寅恪

的最后二十年》中学点把握真实历史的方法和情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