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中国潜舰失事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综合报道分析指,按惯例,中国军队出现重大事故,只在军队系统或各军种内通报。这次361潜舰失事受到最高规格对待,是中央对这支重点部队长期备战,敢於创新进取的一种肯定,有鼓舞全军的作用。具体事故原因至今未见披露,七十名潜舰官兵罹难的事实真相未解,留给外界一个大谜团。


新华社报导说,追悼在大连失事潜艇所在部队礼堂行,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没有出席追悼,由副主席郭伯雄代表代表向遇难官兵致哀。郭伯雄呼吁全军,学习361舰上官兵「钻现代化、谋打得赢的进取精神」,以及他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这些话对照部份内情,大致可以研判,潜舰失事应和发展「潜射(水下发射)巡导弹」能力有关,而非试验新的武器装备。


此前,明报引述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分析指出,辽东半岛对出海域,水深约一、两百公尺,对潜艇来说只属浅水域,既使出现机械故障,潜艇也能维持一段时间,但仍造成七十名官兵死亡,显示海军救援设备不过关。他认为中国海军中以潜艇力量最强,此次发生潜艇事故,对中国海军是一种打击。


军事评论员李国强认为,此次官方快速地公开事故,是前所未有的事,显示中国党政军高层透明度愈来愈高,新闻公布的方式,也正在和世界接轨。这次事件可看出,中国吸收了非典型肺炎前期新闻报道出现的失误,此次主动公开事件,显示政府的自信和取信於民的态度。


另据英国研究中国海军的专家麦金蒂推测,潜艇的电池可能出酸性液体,这些酸性液体混和海水後,产生有毒氯气,导致船员死亡,另一个可能原因是潜艇的鱼雷推进燃料有毒气体,令船员中毒死亡。


不过,台湾军事分析人士却认为,中国潜舰失事可能与发射巡导弹有关。长久以来,中国海军始终没有突破「潜射」(发射弹道导弹除外)门槛,都必需浮出水面进行,除丧失隐蔽突击特性,也容易被对方发现,是潜舰的一大致命。有消息显示,中国新一代「宋」级常规动力潜舰具备潜射能力,其余未闻进展。


据中国时报引述可靠消息,中国有一艘「明」级潜舰,经改良可从533毫米的鱼雷管发射「鹰击八号」(C-801)反舰导弹,但必需浮出水面进行。目前不清楚该艘潜舰是否就是361舰?但可以肯定,包括361舰在内的所有「明」级潜舰近年都在克服潜射的难题。


361舰失事被拖回码头後,江泽民、胡锦涛和军委成员,登舰到鱼(水)雷发射舱视察并听取简报,这种安排有二种可能,一是该舱的净空间最大,方便首长入座,除此,这里很可能就是「失事现场」。实际上,鱼雷舱是全舰最容易产生毒废气之地,严重的话,伤及全舰官兵。


当鱼雷发射後,鱼雷舱内立即充斥鱼雷发动机排出的辛辣有毒废气,这是鱼雷发射系统的无泡装置,在瞬间吸收高压气入舱避免把大团气体溢出艇外曝露阵位所造成的。此时全舰要启动通风系统,让每个舱室都分摊一些毒废气,免得毒废气过於集中鱼雷舱造成死伤。在正常操作下,这类的毒废气很快便能清除,但也有发生鱼雷舱人员中毒晕倒的意外。


如果是发射鱼雷,就属於正常海训,不足以惊动中央,正常训练出事反而要追究责任。如果是测试「潜射」导弹能力,评价自然不同,所有新的测试都隐藏无法预料的风险,可以被理解,也可以视为「进取」,361舰失事至今未闻北海舰队相关首长受到处分,即能说明中央的态度。


不是发射鱼雷的另一个佐证是,发射鱼雷都在「深水」进行,而不是在361舰被发现时所处於的「潜望状态」,即指潜舰潜望镜顶部保持高出水面一公尺左右的下潜深度,这通常为潜射导弹的较佳位置。剩下的问题是,361舰在进行「潜射」时的导弹发动系统,究竟出了何种问题,能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全舰官兵遇难?当时通风系统已经启动,一定是某种毒废气迅速灌入各舱室导致官兵逃脱不及,否则只要几分钟,一般潜艇兵都能从水下十几公尺透过鱼雷发射管逃脱上浮。

分析人士称,官方消息指潜舰失事可能因氧气不足造成,这绝不可能,因为潜望状态时使用通气管,有足够氧气供应,何况各舱室都备有能制氧的「再生药板」,足以应付数分钟缺氧危机。又有一说,是潜舰的蓄电池放出氢气遇到火星而发生意外,这也不可能,因为每个舱室都有消氢器,当氢气浓度过高时自然就启动。因此这次意外是训练造成,而且是高难度训练。


分析人士称,中国官方五月二日罕见地公布潜艇失事消息,仅提及因为机械故障导致意外发生,具体事故原因至今未见披露,七十名潜舰官兵罹难的事实真相未解,留给外界一个大谜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