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终于开始整治"麻木"

记得忘记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03
消息
1,56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这个动脉必须清晰畅通,才能保持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这几年,武汉的大动脉越来越发达:桥多了,路宽了,轻轨动工了,私家车上路了……然而,一种由来已久的疾患越来越困扰着城市动脉的运行,与武汉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越来越不合拍。这个疾患就是“麻木”(正三轮摩托车)。

  小病不治,必成大患。如果没有“麻木”,因车祸死伤的人就会少些,坐车就会安全些,生活中的欢笑会多些,武汉会更美些……取缔“麻木”,关联着你我他大家,人人都应出一份力。



  公汽:15%交通事故祸起“麻木”

  “我们最怕的就是‘麻木’,公汽块头大、车速快,突然窜出一辆‘麻木’,刹车简直来不及!”一些公汽司机说,“急刹车往往导致乘客受伤,我们就得负责赔偿”。

  公汽五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该公司一年所有交通事故中,因“麻木”引起的就占了15%,事故处理中一般充当“冤大头”,每季用于医疗赔付和车辆损失赔付高达5万元。

  几乎每个公汽司机和“麻木”都是冤家。511路的徐师傅告诉记者,上个月,他行车至徐家棚,一辆跟他同向行驶的“麻木”突然转向横穿,他当时猝不及防,想都没有想就打方向盘避让,但“麻木”还是将2000多元的挡风玻璃给擦破。交警处理事故时将责任划归“麻木”,但徐师傅最后自认倒楣,自掏腰包换了2000多元的玻璃。

  511路的一位王师傅今年2月份在上班时,被一辆转弯的“麻木”撞倒,身上和头部均受伤,根据交通法规定,头部受伤不得从事驾驶,年轻的王师傅只得忍痛惜别司机岗位,退到车队干修理。

  另一些公汽司机“最烦的是每个公交站点旁都有几辆‘麻木’摆渡”。在青山白玉山一带有个“‘麻木’九车队”,这些“麻木”一见有公交车停靠站台,便蜂拥而上,将公汽围得水泄不通,哄抢乘客,导致公汽“突围”困难。

  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公汽司机对取缔“麻木”拍手称快,众多司机认为,取缔“麻木”带给公汽最大的好处是更加安全,路面更宽敞,交通更畅通。


  出租车:“麻木”肇事“的士”赔钱

  对于“麻木”禁行的消息,昨日在天门墩附近的几名“的士”司机众口一词: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鄂AX4252的哥王师傅称,对于“麻木”,他总有无可奈何的感觉,虽然“麻木”主要跑短趟子,对“的士”生意影响不大,但最头疼的是“麻木”不遵守交通规则,满街乱跑,冷不丁地逆向行驶,一不小心就“擂了”。

  王师傅称自己是个开了10多年出租车的老师傅,很少出交通事故,一次因为“麻木”横穿“着了道”。一次他开车到阅马场教育学院,一辆“麻木”突然横穿,他来不及急刹车,撞在一起,“麻木”里面的两名乘客腰部受伤,虽然不是自己的责任,王师傅还是赔了400元钱。

  另一位姓蓝的司机称:几乎每个“的士”司机都和“麻木”有些“瓜葛”,“麻木”数量多且横冲直撞,极容易形成交通堵塞和占道,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车速度和安全。他认为:市政府出台“麻木”禁行的政策,除了完善了“的士”的市场环境也净化了道路环境,和他一起的绝大多数“的士”司机都非常高兴,认为看到了希望,如果下一步能对“摩的”和“黑面的”进行清理整顿就更好了。

  一位徐姓的哥则兴奋地向记者形容蓝图:大马路上再也见不到轰隆隆的“麻木”,空气净化了,道路开阔了,开着“的士”心情也舒畅多了,“麻木”禁行的确是件顺应民心的事。

 

 环保:“麻木”污染大

  电“麻木”污染太大,对环境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早就应该取缔!谈起电“麻木”对环境的危害,市环保局有关人士头疼不已。

  据介绍,绝大部分电“麻木”都是采用二冲程发动机,此种发动机无单独机油润滑系统,“麻木”司机多将润滑机油直接掺入油箱,通过燃烧进行润滑。但机油无法完全燃烧,于是便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大家看到电“麻木”行驶中排出的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就是这两样。

  根据“汽油车怠整污染物排放标准”,电“麻木”等二冲程汽油车排放标准为一氧化碳3.0%,碳氢化合物6000ppm,但电“麻木”实际排放量早已大大超标。碳氢化合物会形成具有很强毒性的光化学烟雾,伤害人体,并会产生致癌物质,对家畜、水果及橡胶制品和建筑物均有损坏。一氧化碳可使人慢性中毒、贫血,使心脏与呼吸道疾病恶化,进而引起“麻木”或植物神经麻痹,浓度过大甚至可直接导致死亡,“检测结果显示,一辆电‘麻木’排放的尾气,至少等于三辆正常行驶的小汽车!”

  噪声是电“麻木”的另一污染。电“麻木”多为链条传动,机械摩擦噪声远大于采用轴承传动的机动车。电“麻木”机械部分大多外露,大量机械运动噪声也直接传至外部。电“麻木”工况大多很差,排气管、消声器大多破损不堪,根本起不到消声作用,更有少数车主为了增大功率,自行取下消声器,使得噪声进一步加大。据环保部门监测,一辆电“麻木”噪声多为70―80分贝。

  “我市2003年噪声治理目标是,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由2002年的70.7分贝下降到70分贝,据检测显示,只要能将城区电‘麻木’全部取缔,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就能降1个分贝!”


  外地商人:影响投资环境

  武汉温州商会副会长郑守录认为,“麻木”噪声很大,空气污染严重,样式丑陋,有碍观瞻。最严重的是毫无交通规则概念,干扰交通,降低城市效率。郑在武汉创业近二十年,亲眼看到武汉城市容貌日新月异的变化,“麻木”已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绝对要取消”。

  台湾商人余明进说,取缔“麻木”“太好了”。他认为,取缔“麻木”将提升武汉的城市功能。

  他说,“麻木”没有红绿灯概念,逆向行驶,横冲直撞,是造成塞车的很大原因。事故也很多,他不久前在新华下路,刹车不及,就和一辆“麻木”“亲热”过。台湾电子电机同业公会2001年在对武汉投资环境的评估中,对交通环境评分较低,“麻木”太多,道路不畅,也许是重要原因。

  很多台湾企业家来武汉考察时,都对“麻木”有很多批评:在这么现代化的城市,怎么30年前的交通工具还满眼都是。难看的“麻木”,无疑会伤害城市形象,让人给出“这个城市有点落后”的结论。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有些退伍军人也买了“麻木”在街上踩,但没过多久,都在政府辅导下,转岗开出租车或从事其他行业。

  余明进提醒说,取缔“麻木”同时,要坚决制止摩的营运,避免一些“麻木”“转岗”。他认为,“的士”起步价也应相应降低,以满足短程乘坐的需要。 (记者江身军 通讯员周和中)


  没了“麻木”出行方便吗?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市民,其中9人对麻木禁行持支持态度。麻木禁行后,对于短距离的市民会选择怎样的交通方式?

  改坐中巴+步行

  家住天门墩的张先生每次上班要到取水楼坐车,他自称有睡懒觉的习惯,有时起晚了,就坐“麻木”,2元钱。“麻木”禁行后,张先生称如果有走街串巷的中巴车就好了,他会考虑坐中巴转乘,或者每天定时早起床,步行去赶车:“正好可以锻炼身体”,张先生笑称。

  林先生一说起坐“麻木”就后怕:他一家三口曾经乘坐一辆“麻木”,在拐弯时,“麻木”拐得急,撞上了一个水果摊,“麻木”险些翻过来,为安全计他一家从此不再坐“麻木”。他称自己一般坐公交车,如果有穿街走巷的中巴车将可多一种选择。

  打的――希望的士降价

  家住天门墩的张先生每天坐“麻木”接送在育才小学的小孩。看到“麻木”禁行的消息后,张先生第一反应是:“麻木”在短距离上有公交车不可比拟的方便、快捷优势,只有的士才能替代,不过的士8元的起步价对于1公里多里程来说太贵,如果起步价能降到合适的价格就好了。他称,如果每天打的负担太高,会考虑在时间充裕时骑自行车接送小孩。

  家住北湖的金小姐也说,到超市买东西或到附近的商场购物,东西多,路程不远,步行太累太重,打的又快又方便,如果将8元钱的起步价降低,当然会选择打的。

  怎么合算怎么坐车

  家住长江日报路的王小姐表示,麻木禁行后,选择交通工具时会算一笔经济账和舒适账,怎么合算就选择怎样的交通工具。

  她认为,如果人多路途不远,首先选择的是的士:舒适、合算。一个人出行时会将各种交通工具所需价格比较一下,公交和巴士都能直达,会选巴士:便宜。路途较远一般会首选公交。
 
武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盛赞禁“麻”

武汉晨报讯(记者金娜)近十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取缔武汉的“麻木”。这次政府依法禁止“麻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拍手叫好。

  曾撰写过取缔“电麻木”议案原案的上届市人大代表曾仁端昨接受采访时说,看到政府“动真格”很高兴。这次取消“麻木”一定要进行到底。对的确困难的“麻木”家庭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记者查阅以往资料发现,仅去年“两会”期间,关于取缔“麻木”的人大议案原案就有4份,参与的人大代表超过50位。且这4份议案原案较其他的原案更长,内容更充分。

  这些原案中,详细论述了“麻木”的危害,还提出了可行性很强的建议举措。如评估有证“麻木”的价值,政府统一进行现金赎买;为“麻木”司机安排工作;完善低保;调整公交线路;调整的士价格等等。事实证明,这些意见建议中有很多内容被政府采纳了。

  市人大代表孙怀玉说,包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早就取缔了“麻木”,市政府的这一举措是顺应民意的。看得出政府下了很大决心,方案出来前也做了大量工作,希望能把工作再做得更细一些。

  全国政协委员许其贞说,过去,他的外地朋友来汉时总指着“麻木”提问。外地朋友不能理解武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交通工具。每当这时,他都感到挺尴尬的。所以他曾多次提出提案整治“麻木”。现在,政府下决心取消“麻木”。他感到很高兴。同时,他又建议,回收的“电麻木”要想办法回收利用。

  市政协委员赵信国说,“麻木”是武汉多年的“顽疾”,取缔势在必行。这次的举措体现了政府的决心。取缔“麻木”工作也很艰巨。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真正困难的“麻木”家庭妥善安排,这也正是体现亲民政府的“人情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