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32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中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150座级单通道喷气客机,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工作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也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6月29日,随着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简称“农银租赁”)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签署45架C919大型客机订购协议,农银租赁成为C919大型客机第12家用户,C919大型客机订单总数达到280架。
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表示,大型客机项目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项目本身,重要的是形成中国的民机产业体系,带动航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学科的发展进步,带动民机能力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介绍,C919大型客机项目已顺利完成了立项论证、可行性论证和预发展三个阶段工作,于2011年12月9日通过国家级初步设计评审后全面进入工程发展阶段。2011年12月19日,飞机首个装机零件在成都开工制造。2012年C919大型客机项目将开展详细设计,发放全部生产用数据,开始全面试制,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据介绍,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保障条件建设也在全面实施,已完成规划论证、启动实施两个阶段,一批科研生产试验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为飞机研制提供了保障。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以及试飞中心落户上海,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北京昌平未来科技城,基本形成“一个总部和五大中心”的整体布局。
记者了解到,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将于近期入驻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新区,北京昌平未来科技城的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在浦东祝桥正在建设的总装制造中心已全部开建,将于今明两年陆续投入使用。在上海闵行紫竹科技园区,我国第一个民用飞机客户服务公司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将于年底完成。
通过实施大型客机项目,初步形成了我国民机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大型客机项目借鉴了国际民机发展规律,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按照“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原则,采用了“主制造商-供应商”民机发展模式。作为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是项目研制的责任主体,突出引领带动作用和抓总集成作用,不断提高核心能力,重点打造研发设计、总装制造、服务支援三个能力平台,强化研发设计、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供应商管理等六种能力。而机体结构、系统设备、材料和标准件采取全球招标的市场机制来选择。
大型客机项目采取“主制造商-供应商”民机发展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全球科技资源,保证了大型客机产品的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机产业布局,提高了国内民机产业的关键配套能力,形成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我国民机产业体系和产业链。C919飞机在国内选择了中航工业所属企业为主体的11家机体结构供应商,宝钢、中铝等141家材料/标准件供应商。全国22个省的200多家企业和22所高校参与了大型客机项目研制。确定了CFM等17家跨国公司成为大型客机系统设备供应商,并促成其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成立17家合资企业,其中12家已完成注册或签署合资合同。
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燕桦介绍,通过实施大型客机项目,集聚、培养了一大批民机产业科技人才,带动了全国民机产业人才的培养。中国商飞公司先后与清华、交大等7所大学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从北大等知名高校选聘优秀毕业生3000余人。先后提拔30名型号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公司副主任设计师以上技术人才队伍已有100多人。累计引进各类海外人才709人,18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2人入选上海市“千人计划”。中国商飞公司员工数量从组建时的3800多人增加到7100多人。
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表示,大型客机项目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项目本身,重要的是形成中国的民机产业体系,带动航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学科的发展进步,带动民机能力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介绍,C919大型客机项目已顺利完成了立项论证、可行性论证和预发展三个阶段工作,于2011年12月9日通过国家级初步设计评审后全面进入工程发展阶段。2011年12月19日,飞机首个装机零件在成都开工制造。2012年C919大型客机项目将开展详细设计,发放全部生产用数据,开始全面试制,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据介绍,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保障条件建设也在全面实施,已完成规划论证、启动实施两个阶段,一批科研生产试验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为飞机研制提供了保障。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以及试飞中心落户上海,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北京昌平未来科技城,基本形成“一个总部和五大中心”的整体布局。
记者了解到,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将于近期入驻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新区,北京昌平未来科技城的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在浦东祝桥正在建设的总装制造中心已全部开建,将于今明两年陆续投入使用。在上海闵行紫竹科技园区,我国第一个民用飞机客户服务公司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将于年底完成。
通过实施大型客机项目,初步形成了我国民机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大型客机项目借鉴了国际民机发展规律,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按照“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原则,采用了“主制造商-供应商”民机发展模式。作为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是项目研制的责任主体,突出引领带动作用和抓总集成作用,不断提高核心能力,重点打造研发设计、总装制造、服务支援三个能力平台,强化研发设计、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供应商管理等六种能力。而机体结构、系统设备、材料和标准件采取全球招标的市场机制来选择。
大型客机项目采取“主制造商-供应商”民机发展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全球科技资源,保证了大型客机产品的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机产业布局,提高了国内民机产业的关键配套能力,形成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我国民机产业体系和产业链。C919飞机在国内选择了中航工业所属企业为主体的11家机体结构供应商,宝钢、中铝等141家材料/标准件供应商。全国22个省的200多家企业和22所高校参与了大型客机项目研制。确定了CFM等17家跨国公司成为大型客机系统设备供应商,并促成其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成立17家合资企业,其中12家已完成注册或签署合资合同。
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燕桦介绍,通过实施大型客机项目,集聚、培养了一大批民机产业科技人才,带动了全国民机产业人才的培养。中国商飞公司先后与清华、交大等7所大学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从北大等知名高校选聘优秀毕业生3000余人。先后提拔30名型号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公司副主任设计师以上技术人才队伍已有100多人。累计引进各类海外人才709人,18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2人入选上海市“千人计划”。中国商飞公司员工数量从组建时的3800多人增加到7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