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79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原标题:浙江高院教法官如何对“礼请”说不
同学组织饭局去不去?老乡送点特产收不收?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让法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答应,就可能是当事人托关系要求为案件帮忙;不答应,就可能背上不近人情的恶名,多年情分毁于一旦。
身处“人情”、“关系”社会,法官的工作并不简单。在查清事实、适用法律的基础上,还要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关系网,以期达到较好的办案效果。
日前,浙江省高院编撰一本《柔性处理 艺术拒绝》小册子,为法官们解答上述难题提供一份参考答案。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浙江杭州报道
陈美丽(化名)是杭州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
不久前,父亲告诉她,一位多年不见的老邻居来家做客,还拎来东西。聊天时,对方夸他女儿有出息。随后,邻居提出,老家有个案子,想请陈美丽帮帮忙。
闻听,陈美丽冲父亲发脾气,怪他不该揽事,还让他把送来的土特产退回去。但陈美丽也担心,原来住楼上楼下,关系不错,如果这么退回去,实在让对方没面子,以后还怎么来往?
正为难之时,陈美丽拿到了浙江省高院编写的“《柔性处理 艺术拒绝》――法院干警拒礼、拒请、拒托提示手册”,其中设计了24种拒礼、拒请、拒托等场景和处理建议,正好可以借鉴。
近13000名法官将人手一册
手册设计了24种场景,以问答形式进行解释。每个问题之后,有一处理建议,还配有漫画插图
“提示手册”有两张银行卡大小,是一本“口袋书”。
近日,陈美丽拿到手册后发现,其中模拟设计了24种场景,以问答形式进行解释。在每个问题之后,有一个处理建议。在一些场景后面,还配有漫画插图。
手册的主题是“拒礼、拒请、拒托”,由浙江高院纪检组和监察室共同编写,是该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久,浙江近13000名法官将人手一本。
其中手册里的场景七,设计了“老乡送来土特产”的情景,让陈美丽眼前一亮,这正是她遇到的事情。
手册上建议:如果老乡承认是想通过你为某案件打招呼,可告知其法院的有关纪律规定,请其相信法院和法官会公正、廉洁办案的;有合适机会时,可回赠老乡一定的土特产或礼品。
陈美丽发现,直接退回老邻居送来的土特产,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回赠,可能会更好地维护关系。
一位曾在法院综合部门工作的法官说,最难处理的是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个案的“非正常关心”。
按规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监督权,可以对法院工作提出意见,不过“个案监督”是不允许的。但是,还是有个别代表、委员受当事人所托,过问具体案件。“他们不明说,只是说希望‘了解一下’。”
“提示手册”对代表、委员、有关主管部门和相关组织人员“非正常方式关心案件”,也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首先对其关心表示感谢,并告知一定会依法处理,请其放心。
接下来告知其反映的涉案情况,应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其坚持要求面谈的,应按接待来访的规定在法院机关公开进行。同时,制作电话记录或工作记录,并在审判组织评议和讨论案件时予以说明。
这位法官说,这种处理方式的高明之处在于,让代表、委员、主管部门的“关心”摆到明面上。
打官司,找关系
有法官称,打官司,找关系,已成为当事人的一种共识。当事人担心别人找关系,自己不找会吃亏
陈美丽在一线审案已经有两年。
她说,再疑难复杂的案件,无非是查明事实适用法律,总能解决。困惑反而在案外,难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这种困扰并非浙江一地独有。打官司,找关系,已成为当事人的一种共识。
一位从业10多年的山东律师说,当事人找关系的理由是,担心别人找关系,自己不找会吃亏。
陕西的法官汶金让也有同感。他在法院工作20多年,常遇到“找关系”的事,最常见的是离婚案件,当事人会托熟人找法官,希望能尽早离婚,或在财产分配时能“照顾”。
对当地的法官来说,烦恼会更大。“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当地,他们又有自己的亲戚朋友,找关系的人更多。”浙江一位法官说,在亲友看来,能帮上别人的忙是荣耀的事情。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法院2008年曾对当事人请托、送礼问题做过统计,他们发现,当事人不仅送烟酒,还送购物卡、记账卡。送礼方式越来越隐蔽,数额也在提高,5000元以上、上万元都有。
送礼的对象也更广,以前,送礼者主要针对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现在一些非审判职能部门也会被送礼。只要与案件当事人切身利益相关,即可能成为送礼对象。
滨湖区法院还发现,当事人利用手机、微型摄像机、录音笔等记录送礼证据。“甚至有当事人在送礼的同时即做好了证据收集工作,一旦目的不成,即作为投诉举报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长张建南2011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有一些案件,当事人为了打赢官司,往往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关系结识和拉拢办案法官;一些和办案法官具有亲属、朋友、同学、同事等关系的人员,则在案件当事人和办案法官之间请托说情,使得办案法官面临的诱惑和考验越来越多。
亲友“礼请”怎拒绝
浙江高院院长称,中国是人情社会,法官也有师长、亲友,通过各种关系到法院说情、打招呼,成为最烦恼的问题
7月13日,浙江高院纪检组长宋涛说,同学、朋友请吃饭,有时到现场才发现当事人在。甚至,当事人只结账,不露面,吃完,受托的朋友才提出帮忙请求。
对这些情形,法官们会左右为难,尤其是年轻缺乏经验的法官,容易迷失。
上学时,陈美丽喜欢和同学一起聚餐,几个人凑钱吃一顿,席间无话不谈。但自从当上法官,接到吃饭邀请,总是“战战兢兢”,担心会有人为案件疏通。
陈美丽会一再询问有什么人出席。但是,对方只是说几个认识的,不说全。现在,她基本不参加这类活动。
这也是各地法官常会遇到的场景,处理不好,便会得罪亲友。
陈中林2011年获评“全国优秀法官”、“重庆十佳法官”。媒体在报道他的先进事迹时说,秉公正直的陈中林在当地得罪了不少人,包括不少朋友。
遇到熟人说情,请他吃饭,陈中林一概不“接招”,他逐渐被疏远。陈中林说,在街头遇到一位要好的朋友,他主动上前打招呼,对方却一言不发地走开。后来他才记起,之前这位朋友找他帮忙,他没“买账”。
陕西法官汶金让试图在人情应酬与公正裁决之间找到平衡,他的办法是,明里让人情在,暗里让公正在。“也就是说,该怎么判还是怎么判。”吃饭的事,能推掉最好,实在推不掉,只能多谈同学之情,少涉及法律。
尽管如此,得罪人是常有的事。汶金让说,如果那位朋友不能真正理解你的良苦用心,那只有与他“绝交”了。
浙江省高院院长齐奇说,中国是人情社会,几千年的传统式礼尚往来,讲究人情世故。法官也有师长、同学、同乡和亲友,通过各种关系到法院说情、打招呼,这是法官最烦恼的问题。
上海法院的启发 据称,编写这本小册子,是根据最高法院要求,并受其他省市法院,比如上海长宁区法院的启发
浙江省高院院长齐奇不希望法官因腐败“出事”,也不希望法官成为“孤家寡人”。
在他看来,如果法官接受说情送礼,天平将会倾斜,司法不再公正;硬邦邦地拒绝,可能会导致亲朋好友与法官断绝往来。法官处于律条与人情的漩涡之中,陷于纠结和无奈。
2008年以来,浙江省高院有8名处级官员因为违反党纪国法被查处。齐奇认为,许多违纪违法问题,都是先从违规开始,接受吃请、给朋友面子,给更大的腐败埋下隐患。吃吃饭,喝喝酒,容易“温水煮青蛙”。
去年,浙江省高院开始排查法官职业廉政风险点,分析哪个岗位什么情况下容易犯错误。这次排查,重点是审判和执行岗位,办公室、行政、后勤、财务也在排查之列。
排查中,让法官纠结的情形浮出水面。同时,高院发现,有很多有经验的法官可以巧妙地化解“困局”,决定编写“提示手册”,帮助更多法官处理“关系”。
齐奇说,编写这本小册子,也是根据最高法院的要求,并受到其他省市法院,比如上海长宁区法院的启发。
浙江高院一位法官在处理“朋友聚会有当事人参与”难题时,有个屡试不爽的秘籍:“让老婆打电话来,说家里有急事或其他理由,赶紧回来。”饭桌上的人都听得到,也没人会阻止他回家。
后来,这个经验被编入了“提示手册”。编写组还把理由进行扩充:领导来电,单位有急事需要加班……如果碍于情面确实难以离开,应当坚持原则,避免谈论案件,并建议当事人通过正常的来访途径书面反映情况。
事后,可以向亲友解释和说明法院的有关纪律规定,恳请得到理解和支持。同时,要及时向组织说明情况,可能引起合理怀疑的,应主动申请回避。
编写组的建议,也是受之前的案例启发。曾有一名法官跟朋友吃饭,饭后,当事人出现。尽管判决并未偏向,但是,对方当事人一直写信举报。
宋涛认为,法官和当事人在不合适的场合共同出现,老百姓会对司法公正打问号。
经过多次删减,24个容易让法官为难的情形被确定下来。除了以上情形,还包括当事人在诉讼材料中夹钱、手机被当事人充值、律师同学要求介绍案源、婚丧嫁娶当事人送红包等情形,“提示手册”一一给支招。
一种处理“关系”的方式
对大是大非问题,每个法官都清楚,但对于处理“关系”这些小细节,有时很难把握
为防止人情、关系影响办案,遏制请托说情之风,最高人民法院曾出台 “五个严禁”、“六个不准”以及“法官不能有的十三种行为”。
浙江省高院出台过“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约法十章”以及“任职回避”等制度。一些省、市法院还组织万名法官宣誓,绝不收礼。
入职以来,陈美丽学习过很多廉洁从业的规章制度。她认为,对大是大非问题,每个法官都清楚,除了个别法官明知故犯或有侥幸心理,一般法官对腐败的高压线都有警惕。但是,对于处理“关系”这些小细节,有时是很难把握的,手册让他们清晰该如何处理“人情”关系。
陈美丽说,这些在书本和规定中很难学到。
她和同事会在办公室交流处理技巧。比如,被执行人通过关系找到法官,要求先拖着别执行,来说情的人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该怎么办?
陈美丽的同事用了一句话便化解了。他对说情的人说:“他要是手头缺钱,我可以先给他垫一些,以后慢慢还。”
陈美丽说,这话说出来,对方就不好意思再来找了。“我就不会想到这样的话”。
纪检组长宋涛说,这个手册不是硬性规定,也不是唯一标准答案,20多个场景也不能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它只是一个提醒,告诉法官有这样一种处理方式。“如果能帮助法官处理问题,目的就达到了。”
提示手册面世后,曾在中纪委、中组部任职的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批示说,内容具体,生动客观,实在管用。其他省份的法院打来电话,索要提示手册。
宋涛说,这个手册是对法官的保护,是“人身防火墙”中的一块砖。希望法官在人生旅途上不摔跤,如果摔跤不能避免,那最好摔个小跤,不要摔大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