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期,国外许多IT厂商纷纷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在中国扩建工厂和研发中心,甚至有中国已成为IT“世界工厂”之说。对这一说法,业界议论纷纷,意见并不一致。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阚凯力教授、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凯,请他们对此发表见解。
记者:最近一段时期,国外许多IT厂商纷纷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在中国扩建工厂和研发中心。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成为IT业的“世界工厂”,您对此如何评价?
阚凯力:目前中国的电信运营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而且中国电信运营业的技术要求、技术水平绝不低于世界上任何国家。我同意中国“正在”成为IT业的工厂这一说法。
陈凯:如果仅从国外IT厂商到中国投资的数量增加,兴建工厂或加大研究开发,就认定中国已成为IT业的“世界工厂”,未免太随意、太草率、太不负责任了。
记者:关于中国是IT业的“世界工厂”的论断,是局外人不了解中国通信制造业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夸张性判断,还是如实反映了中国通信制造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阚凯力:我们国家在电信运营业所使用的主要产品,从交换机到其它的几乎所有设备,都已经是国产的。国产手机自今年以来也在迅速发展,从质量、外观上毫不低于进口品牌,而且价格比国外品牌价格低得多(大约是三分之一的差价)。中国的电信网技术水平是很高的,我国的数字化、光缆化已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早好几年,所以说我们国家对设备的技术要求很先进,是规模最大的先进市场。因此,经过国内的竞争,我们国内的电信设备制造厂商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通过竞争,使之更加强大。我们的国产设备在主要产品方面,质量应该说是不低于国际水平,而且有些产品如交换机等,都已经是国际先进水平。例如,现在已没有进口交换机的立足之地,个别国外品牌的交换机(上海贝尔等)也是在中国合资生产。同时,国产设备在价格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中国的市场不但规模大,而且价格竞争是世界上最激烈的,例如程控交换机的国内价格只有世界市场的一半。我们的民族产业能够在国内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表明它在国际上已经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包括国产手机在内。我原来预计国产手机需要三年成为国内的主流产品,现在看来一年就差不多了。因此我同意这种说法,即我国正在成为IT产业设备的世界工厂。
陈凯:就IT业的“世界工厂”这一说法,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概念。首先什么是IT业?其次什么是“世界工厂”?
目前IT业的划分方法有各式各样,其中以美国商业部的定义较为清楚和合理,它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分成IT业和非IT生产业。其中IT业又进一步划分为IT生产业和IT使用业。IT生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业、通信设备业、软件、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业。至于IT使用业几乎涉及所有的行业,其中服务业使用IT的比例更大。由此可见,IT行业不仅仅指通信业,还包括硬件和软件业,不仅仅包括制造业,还包括相关的服务业,因此通信制造业只是IT业的组成部分,而不是IT业的全部。
对“世界工厂”的概念,我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占世界IT产品或服务的比重占绝对或主导地位,可称中国为IT的“世界工厂”;二、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国的数量或价值占世界各国IT业出口总量或总额的比例占绝对或主导优势,则可称中国为IT“世界工厂”。就我个人的理解,目前中国IT业尚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记者:与实力雄厚的国外通信巨头相比,中国的通信制造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中国通信业应如何增强竞争优势?
阚凯力:目前有人担忧说有些核心技术不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说法。所谓核心技术,比如说手机芯片,国际上很多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也是通过进口的方式购买手机芯片而不是自已生产的。从这方面讲,我们国家并不比它们差。另外,什么配件都要自已造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封闭落后的思想。比如,美国IBM计算机的配件没有几件是美国生产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为什么美国不担心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呢?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只要我国能够生产出最后产品,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且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巨大的成绩。另外有些人认为我国没有先进技术,这个观点也是片面的。当然,我国在最尖端的基础科研领域还不够强,需要继续努力,但是我国制造业正在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有些领域甚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另外,有些同志还认为我国在软件方面不行。但实际上我国的软件开发能力在世界上是很高的。有人认为,印度等国家的软件出口份额占的比例很高,但我们国家与之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我国软件业主要是为国内的国民经济服务,面向的首先是国内市场,用软件应用推动了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转化为我国国内的巨大生产力。这与印度不同,印度主要是低水平的出口加工业,软件的系统设计在美国,编程在印度,这如同我们以前生产出口的雨鞋、草帽等低级产品。
那么,是什么限制了我国IT产业的出口呢?我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缺点就是我国企业的国际销售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偏低,这是我国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主要障碍。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不久,国内厂商比较缺乏国际贸易的经验和人才,所以在这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和加强,积极地锻炼人才、培养人才、招揽人才。
陈凯: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达到IT“世界工厂”的水平,但中国的IT业发展还是相当快的。2000年,在出口额最大的100家外商企业中,属于IT业的占47%;2000年全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中,17.6%是IT相关企业。这些数字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IT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参与国际市场的能力正在加强。鉴于中国IT市场的潜力巨大,入世后,外国厂商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中国的IT业经营,同时中国的厂商也有更多的机会打入国际市场,这肯定会提高中国在世界IT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IT业中的通信业而言,制造业与服务业相比,前者的优势要明显的多。在通信发展初期,国家就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设备和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国产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而且还走向了国际市场。广泛竞争引入,也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程控交换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我们已有中兴、华为、巨龙等一些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了群体性竞争优势。但制造业另一些产品的生产却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还处于劣势,比如手机,目前仍然是外国厂商占市场的主导,国产手机在质量、性能、价格上都没能在市场中取得实质性突破。上述分析说明,中国通信制造业优劣势参半。
就整个通信制造业与外国相比,我们的最大优势在低劳动成本和对中国市场的熟悉方面,资金、技术、管理和劳动投入的质量则是我们的弱势。具体讲,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技能和水平的要求很高,但国内通信企业的雇员整个素质无法与国外相比,主要是雇员中高技术和高教育程度人员相对较少,要改变这种局面,企业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职工的再培训、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同时也有赖于国家教育和人才流动体制的改革。
在融资方面,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相比有以下特点:方式少,比如:企业国内、国际间的兼并、重组、收购很少,而这种方式在国外资本运作中使用的已非常普遍;渠道少,国内非国有经济和私人手中的资本数量很大,但都没有进入企业的融资,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也阻碍了资金的进入,无形中使融资渠道变窄。因此,引入多种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将资本有效运作起来,将是改善资本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投资方面,现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对电信业增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投资的风险性加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市场的成熟程度和政策、体制都处于变革中,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大,资金投向的结构和范围将直接影响竞争力。加大对市场需求、技术的分析、研究和预测,并以此为基本进行投资决策会有助于资本效率的发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技术是通信制造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其它行业相比,技术在通信制造业的作用和地位更重要。我国研究和开发投入总体水平远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包括研究开发投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通信制造业也有类似情况,这种情况必然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大。因此,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研究开放部门,跟踪世界电信技术发展的前沿,结果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使企业技术能保持在领先,至少是不落后的状态,否则很难在竞争中取胜。
管理是我国企业经营中最薄弱的环节,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仍然或多或少地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这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致命的,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企业竞争力将大打折扣。为了解决管理的问题,观念上的更新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学习和运用。
通信信息报 2002年04月03日
记者:最近一段时期,国外许多IT厂商纷纷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在中国扩建工厂和研发中心。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成为IT业的“世界工厂”,您对此如何评价?
阚凯力:目前中国的电信运营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而且中国电信运营业的技术要求、技术水平绝不低于世界上任何国家。我同意中国“正在”成为IT业的工厂这一说法。
陈凯:如果仅从国外IT厂商到中国投资的数量增加,兴建工厂或加大研究开发,就认定中国已成为IT业的“世界工厂”,未免太随意、太草率、太不负责任了。
记者:关于中国是IT业的“世界工厂”的论断,是局外人不了解中国通信制造业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夸张性判断,还是如实反映了中国通信制造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阚凯力:我们国家在电信运营业所使用的主要产品,从交换机到其它的几乎所有设备,都已经是国产的。国产手机自今年以来也在迅速发展,从质量、外观上毫不低于进口品牌,而且价格比国外品牌价格低得多(大约是三分之一的差价)。中国的电信网技术水平是很高的,我国的数字化、光缆化已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早好几年,所以说我们国家对设备的技术要求很先进,是规模最大的先进市场。因此,经过国内的竞争,我们国内的电信设备制造厂商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通过竞争,使之更加强大。我们的国产设备在主要产品方面,质量应该说是不低于国际水平,而且有些产品如交换机等,都已经是国际先进水平。例如,现在已没有进口交换机的立足之地,个别国外品牌的交换机(上海贝尔等)也是在中国合资生产。同时,国产设备在价格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中国的市场不但规模大,而且价格竞争是世界上最激烈的,例如程控交换机的国内价格只有世界市场的一半。我们的民族产业能够在国内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表明它在国际上已经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包括国产手机在内。我原来预计国产手机需要三年成为国内的主流产品,现在看来一年就差不多了。因此我同意这种说法,即我国正在成为IT产业设备的世界工厂。
陈凯:就IT业的“世界工厂”这一说法,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概念。首先什么是IT业?其次什么是“世界工厂”?
目前IT业的划分方法有各式各样,其中以美国商业部的定义较为清楚和合理,它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分成IT业和非IT生产业。其中IT业又进一步划分为IT生产业和IT使用业。IT生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业、通信设备业、软件、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业。至于IT使用业几乎涉及所有的行业,其中服务业使用IT的比例更大。由此可见,IT行业不仅仅指通信业,还包括硬件和软件业,不仅仅包括制造业,还包括相关的服务业,因此通信制造业只是IT业的组成部分,而不是IT业的全部。
对“世界工厂”的概念,我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占世界IT产品或服务的比重占绝对或主导地位,可称中国为IT的“世界工厂”;二、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国的数量或价值占世界各国IT业出口总量或总额的比例占绝对或主导优势,则可称中国为IT“世界工厂”。就我个人的理解,目前中国IT业尚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记者:与实力雄厚的国外通信巨头相比,中国的通信制造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中国通信业应如何增强竞争优势?
阚凯力:目前有人担忧说有些核心技术不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说法。所谓核心技术,比如说手机芯片,国际上很多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也是通过进口的方式购买手机芯片而不是自已生产的。从这方面讲,我们国家并不比它们差。另外,什么配件都要自已造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封闭落后的思想。比如,美国IBM计算机的配件没有几件是美国生产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为什么美国不担心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呢?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只要我国能够生产出最后产品,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且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巨大的成绩。另外有些人认为我国没有先进技术,这个观点也是片面的。当然,我国在最尖端的基础科研领域还不够强,需要继续努力,但是我国制造业正在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有些领域甚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另外,有些同志还认为我国在软件方面不行。但实际上我国的软件开发能力在世界上是很高的。有人认为,印度等国家的软件出口份额占的比例很高,但我们国家与之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我国软件业主要是为国内的国民经济服务,面向的首先是国内市场,用软件应用推动了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转化为我国国内的巨大生产力。这与印度不同,印度主要是低水平的出口加工业,软件的系统设计在美国,编程在印度,这如同我们以前生产出口的雨鞋、草帽等低级产品。
那么,是什么限制了我国IT产业的出口呢?我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缺点就是我国企业的国际销售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偏低,这是我国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主要障碍。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不久,国内厂商比较缺乏国际贸易的经验和人才,所以在这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和加强,积极地锻炼人才、培养人才、招揽人才。
陈凯: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达到IT“世界工厂”的水平,但中国的IT业发展还是相当快的。2000年,在出口额最大的100家外商企业中,属于IT业的占47%;2000年全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中,17.6%是IT相关企业。这些数字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IT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参与国际市场的能力正在加强。鉴于中国IT市场的潜力巨大,入世后,外国厂商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中国的IT业经营,同时中国的厂商也有更多的机会打入国际市场,这肯定会提高中国在世界IT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IT业中的通信业而言,制造业与服务业相比,前者的优势要明显的多。在通信发展初期,国家就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设备和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国产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而且还走向了国际市场。广泛竞争引入,也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程控交换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我们已有中兴、华为、巨龙等一些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了群体性竞争优势。但制造业另一些产品的生产却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还处于劣势,比如手机,目前仍然是外国厂商占市场的主导,国产手机在质量、性能、价格上都没能在市场中取得实质性突破。上述分析说明,中国通信制造业优劣势参半。
就整个通信制造业与外国相比,我们的最大优势在低劳动成本和对中国市场的熟悉方面,资金、技术、管理和劳动投入的质量则是我们的弱势。具体讲,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技能和水平的要求很高,但国内通信企业的雇员整个素质无法与国外相比,主要是雇员中高技术和高教育程度人员相对较少,要改变这种局面,企业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职工的再培训、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同时也有赖于国家教育和人才流动体制的改革。
在融资方面,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相比有以下特点:方式少,比如:企业国内、国际间的兼并、重组、收购很少,而这种方式在国外资本运作中使用的已非常普遍;渠道少,国内非国有经济和私人手中的资本数量很大,但都没有进入企业的融资,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也阻碍了资金的进入,无形中使融资渠道变窄。因此,引入多种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将资本有效运作起来,将是改善资本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投资方面,现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对电信业增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投资的风险性加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市场的成熟程度和政策、体制都处于变革中,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大,资金投向的结构和范围将直接影响竞争力。加大对市场需求、技术的分析、研究和预测,并以此为基本进行投资决策会有助于资本效率的发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技术是通信制造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其它行业相比,技术在通信制造业的作用和地位更重要。我国研究和开发投入总体水平远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包括研究开发投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通信制造业也有类似情况,这种情况必然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大。因此,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研究开放部门,跟踪世界电信技术发展的前沿,结果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使企业技术能保持在领先,至少是不落后的状态,否则很难在竞争中取胜。
管理是我国企业经营中最薄弱的环节,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仍然或多或少地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这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致命的,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企业竞争力将大打折扣。为了解决管理的问题,观念上的更新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学习和运用。
通信信息报 2002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