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三号“神”在哪

junio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1-16
消息
1,20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神舟三号“神”在哪
为何我们把宇航员叫做航天员
千龙新闻网 (2002-04-04)

  前天下午5时,记者听说“神舟”三号安全返回地面,立即打电话给正在回上海火车上的飞船系统副总指挥、上海航天局科研四部部长秦文波。电话那头,只听见一片掌声笑声。秦文波解释说是专列上的试验队员们听说“神舟”三号成功了都在欢呼鼓掌,还有人兴奋地跳了起来。因为坐了5天5夜的火车,身边也没剩下什么好吃的了,大家拿了些番茄就着几瓶啤酒摆起了“庆功宴”。火车的呼啸声、人们的喜悦声不时通过电话传来,虽然远隔千里,可热气腾腾的车厢里那一片欢乐的景象却恍在眼前。

  “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揭开了中国航天史新的一页。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艘飞船以及搭载的东西到底“神”在哪里?

  “模拟人”露出真容

  “神舟”三号是正样无人飞船,可船舱里却安坐了一个矮小结实的“小伙子”。这个神秘人是谁?据飞船系统副总指挥秦文波介绍,这是飞船上新添的模拟人设备。虽说是假人,可“他”却会“呼吸”、能“排汗”,和真人完全一样。到时候,科学家们只要观察舱内的温度、湿度就可以知道,“宇航员”在天上生活得怎样了。

  为什么在我国进行无人飞船试验的时候,不像其他国家那样,让动物先上太空?上海航天局的老专家刘宗映举了三个理由:首先动物的生理系统和人的有区别,测量的数据也未必可靠;其次猴子上了飞船,不会安安分分坐在座位上,容易闯祸;最后就是我国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完全可以通过对模拟人的测试来了解空间试验的数据。

  “这个模拟人有鼻子、眼睛、嘴巴,就像个放大了的娃娃。我用手摸过‘他’,皮肤软绵绵的很像真人!”刘宗映悄悄地向记者透露。

  太空“旅客”亮相

  和前两次发射的“神舟号”飞船一样,“神舟”三号也“载”了一些“旅客”飞向太空。

  先说一幅名叫“中国龙”的国画:深蓝的背景上,五色神龙口喷烈火、足戏彩球,象征着中国龙――“神舟”三号飞向宇宙、征服太空。这幅画是著名画家王挥春和龙黔石合作而成的。

  虽然太空里国旗不能迎风招展,可“神舟”三号还是把人们跳动的爱国心送上了太空。基地的试验人员用红布做了一面国旗,上面聚集了几百个签名。

  每次飞船上天,科学家们都会在里面放一些生物样品,以观察太空条件对生物的影响,这次也不例外。在生物中,最“威风”的要算来自江西的乌鸡蛋。中国没有动物上过太空,这些乌鸡蛋虽然还在休眠状态,可也是实实在在“太空旅游”过了。“神舟”三号里还有一批来自北京郊区的葡萄秧,这批5厘米高的嫩绿秧苗被装在直径2厘米左右的密封瓶子里,经过“太空游”后是不是会长得更大,果实更甜,我们拭目以待。

  说起这些搭乘的“旅客”,还有个趣闻。返回舱的入口比较小,工作人员只能匍匐着钻进去放东西。据目击者介绍,进舱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一样特殊的装备,就是特制的真皮舞蹈鞋。“如果不穿鞋进舱,容易被里面的设备碰痛;但要是穿了鞋,万一掉在里面可就不得了。”两相比较,这才采取了“特殊手段”。《中国航天报》的记者时旭到过现场,他这样向记者解释。

  逃逸救生装置首次使用

  虽说飞船里没有一个真人,但“神舟”三号还是添加了逃逸系统。这是为了未来的实验积累数据。逃逸系统由逃逸塔和上部整流罩组成。逃逸系统加上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就构成了5层楼那么高的“逃逸飞行器”。据了解,在“神舟”二号飞船实验的时候,这个功能还没有加入。

  一旦飞船在空中发生危险,逃逸塔外的整流罩就会打开,逃逸发动机点火,拉着两个飞船舱一起往外逃。“逃”的速度比火箭还快!转眼之间就可以赶在爆炸气浪扩散前离开“是非之地”,到达安全的地方。如果是在点火出发前发生故障,宇航员可以打开返回舱上的逃逸窗,沿发射架跑到一根有8层楼那么高的白色管道口,往内一跳沿管道滑到发射架地下室。只要1分钟就可以化险为夷。

  上海人和“神舟”三号  

  “神舟”三号的成功,也凝聚了上海航天设计师们的心血。据了解,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担负了研制飞船上的电源系统、推进分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子系统等的任务。

  老专家刘宗映是飞船推进舱副总设计师。他告诉记者,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仅一分钟,两对太阳帆板就顺利打开了。“这次太阳帆板打开的时候,飞船正好处于太阳阴影区,温度特别低,大约在零下100多摄氏度。帆板经受住了超冷环境的考验。”刘宗映还特别提到,飞船在轨道上工作时所测得的太阳帆板的数据和设计要求完全吻合!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为飞船设计通信系统。指挥中心判断飞船的状态、宇航员的活动,都要通过这个通信系统。而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飞船内的清晰图像,也是通过这个通信系统传输下来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海的“航天人”为了“神舟”三号的成功,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去年8月,试验队出发去酒泉。当时大家穿的是短袖,如今回来上海又热了,又穿上短袖了!”飞船系统副总指挥秦文波感慨地说。戈壁滩温差很大,试验队经历了零下27摄氏度的苦寒,也经历了40摄氏度的酷暑。气候干燥的时候,洗把脸都会流鼻血。更难受的是,当地的精神生活非常枯燥,最近的城市也在270公里以外,试验队的工作人员中流行一句话:“不怕忙,就怕闲”。

  幸运的是,上海“航天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试验队员方纯刚父亲病危,谁知父亲临终前看到匆匆赶来的儿子却说:“你回来干什么,我这事小,飞船事大。”队员路海滨,本来已经要和女朋友结婚了,可为了这次飞船试验,婚期一拖再拖,从“五・一”到“十・一”,从“十・一”到春节。女朋友想到小路是为了“神舟”飞船,后来也理解了。

  中国人飞向宇宙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三号,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启动以来,10年迈出了3大步。“神舟”一号上天时并没有装上完整的系统,只有一些主要的系统;“二号”比“一号”多了一些,“三号”又比“二号”多一些,有了模拟人,还有了逃逸系统,已经与载人的状态完全一致了。

  据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分3步走。第一步是发射几艘无人飞船和一艘有人飞船,将宇航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及科学试验,并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突破;第二步是重点完成宇航员出舱活动、对接试验;第三步是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太空站。

  “我相信,等我退休的时候,中国人一定已经造好了自己的空间站。”今年36岁的飞船系统副总指挥秦文波说,话里透着充分的自信。

  揭开“神舟”三号神秘面纱

  当“神舟”三号成功返回地面后,中央电视台记者立即采访了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等。昨天,《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向本报提供了最新访谈内容,本报摘其精彩内容如下――

  最关心的数据是什么

  记者:在整个回收过程中,您最关心“神舟”三号哪一块数据?

  宿双宁:它的载人飞行的安全性怎么样,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从我们初步得到的数据来看,整个飞行过程当中,飞船的坐舱里面的环境参数还是非常满意的。

  记者:环境舱较满意意味什么?

  宿双宁:意味着在轨道里面工作、生活的整个环境对航天员来说是不会影响他的健康,不会影响坐舱的功效。

  为什么叫航天员

  记者:很多观众很关心,在国外叫太空人或者叫宇航员,为什么我们叫航天员?

  宿双宁:钱学森提出,我们还是叫航天员好,因为我们是航天、航空、航海,这样,名词统一起来比较规范,所以我们现在叫航天员。

  哪些人可成为航天员

  记者: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我们的航天员?

  宿双宁:我们是从空军的飞行员里面选拔,他们因为长期航空飞行。航天员在载人航天过程当中对飞船的监控管理驾驶,也跟空军飞行员驾驶战斗机有些类似。所以各国都是从空军飞行员里选拔航天员。我们国家的航天员也是从空军的优秀飞行员里选拔出来。

  这些同志有很强的爱国热情,有很强的献身精神,而且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都非常好,文化程度也都是本科以上的。他们在训练中兢兢业业,努力去使自己的成绩更优秀,也希望能够首批进入载人飞行。现在我们的航天员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的训练了,应该说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完全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了。

  太空食品好吃吗

  记者:将来航天员在太空中吃的食品,好吃吗?

  宿双宁:我们航天员吃的食品有十几种,当然不如我们在餐馆里的那么色香味那么全,但是它的卫生学的标准都是很高的。应该说我们现在研制的航天食品已达到要求。大家知道,我们在地面吃馒头,或者吃面包掉点渣不要紧,但是在飞船的微重力环境下,这个面包渣掉下来就飘浮起来了,可能会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一些危害,所以我们做的食品都是一口吃,一口就吃进去了,不会掉渣,而且含渣量也少,营养价值高,能量高。
 
好爽呀!不由的觉得祖国强大起来,中国的宇航员马上就要诞生了,我真的很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骄傲!!
 
看蒺楚?,是航天员,不是宇航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