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hong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10-04-28
- 消息
- 191
- 荣誉分数
- 2
- 声望点数
- 128
为什么人要终生喝牛奶~~~看完本文以后,也许你再也不会想喝牛奶了
下面是一些问题和答案。
1.母牛是怎样变成奶牛的? 畜牧场的人对母牛采用了什么措施才使得母牛变成了天天产奶的奶牛?现在的牛奶和过去的牛奶有何不同?
哺乳动物都有哺乳期,哺乳期是指从幼崽出生到断奶的时期。由于畜种不同,哺乳期的长短各异,一般情况下,家兔为45天;猪为二个月;山羊为二个月;绵羊为四个月;牛为4--6个月;马为六个月;人类约为10个月至1年左右。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哺乳期才分泌奶汁,母牛也不是生来就会天天产奶的,那为什么奶牛会一年到头天天产奶?秘密在于每当母牛的产奶量减少时,畜牧场便对母牛进行人工受精。使母牛再度怀孕。现代牛奶生产中,牛在生产后3个月即可进行人工受精。替代了自然交配。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被怀孕”并不断高产地供奶,母牛就被迫变成了乳牛。以前的母牛的产奶是阶段性的,只有在产崽后才有奶,而下次产奶要等到下一胎。因为母牛在用奶汁喂养幼崽的期间是不会发情的,也不可能交配,这是自然规律。
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除体内催乳素作用外,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泌乳过程。也就是说:牛奶中雌激素的存在是产奶过程所必需的;给供奶的母牛人工受精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使得母牛处于一边怀孕,一边供奶的状态。在妊娠后期,奶牛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显着提高,牛奶中的雌激素也随之增加。这使得现代畜牧场提供的牛奶与过去自然放牧条件下获得的牛奶有很大不同,雌激素含量大大提高。有学者检测两种商业化奶牛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时,发现他们显着高于20年前报道的浓度,提示近期乳制品的激素水平随着现代乳品工业的发展快速增加。而与百年前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相比,更有了明显的增加。据报导大约75%的市售牛奶来源于妊娠奶牛。很显然,现代牛奶中雌激素含量的提高完全是不计后果地千方百计提高牛奶产量的结果。
2.喝了这种雌激素含量高的牛奶对人有什么影响?
自古以来的牛奶中都是含有雌激素的。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对牛奶中雌激素的含量特别关心呢?因为现代牛奶的生产办法与百年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奶牛品种不同。现代饲养的奶牛都是经过基因改良的高产奶牛,不同品种奶牛分泌的牛奶中雌性激素含量不同,越是产奶量高的奶牛其牛奶中的雌激素含量越高。其次,饲养方法不同。100年前人们用牧草饲养奶牛,而现在为增加牛奶产量都采用高蛋白饲料,甚至将肉类加入饲料来饲养,这也会增加现代牛奶中雌激素含量。最重要的是人工受精的做法使得奶牛一边怀孕,一边供奶。因此商品牛奶中的雌激素都大大高于以前的牛奶。硫酸雌酮是牛奶的主要雌激素,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一旦进入人体,能够迅速转换为雌酮和雌二醇。据测量,如每天消费一杯牛奶,将有700ng(纳克)的硫酸雌酮被摄入,该数量比健康成年男性循环中的雌激素高 500-1000倍。
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等被称为激素依赖型肿瘤。过量进食的雌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碍,及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Ganmaa D 等学者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40个国家饮食与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推测牛奶和乳制品中雌性激素对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影响。breast, colon, and rectal cancers, mostly around 1993–1997,Jianjun Zhang(张建军)和 Hugo Kesteloot发现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与牛奶消费有很强的相关性。分析的数据来自38个国家 tries, including 9 American, 21 European, 6 Asian, and 2包括9个美洲,21个欧洲, 6个亚洲和2个Oceania countries大洋洲国家。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着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
3.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断奶以后,有各自的天然食物,从未有什么动物要在长大以后再喝母奶作为补充食物。那么,人要一辈子把牛奶作为“补充营养”的理念是怎样灌输给公众的?
在演化历史约700万年的过程中,人类唯一摄取的奶类是母奶。奶制品是约6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饲养牛群时开始出现的,但是只存在于全球少数几个地区。 6千年好像很久,但与700万年的进化史相比还是极短的。如果以700万年比作为一年,6千年的经历只相当于从12月31日的下午才开始,人的基因还远远没有适应牛奶的消化,这是为什么至今世界上很多人存在奶糖不耐症。
19世纪中期,饮用奶类还不普遍,在法国也只有农村中才饮用奶制品,公众还认为直接饮用牛奶很危险。1871年发明了巴斯德灭菌法使牛奶开始能运输到城市。直到20世纪冰箱的出现,才使牛奶有可能进入到家庭。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奶品企业以精心制作的广告,推销替代母奶的奶品配方。他们发送试吃样品,贿赂医务人员帮忙宣传。上世纪40年代时西欧和美国的“在学校喝牛奶”的做法则把牛奶饮用扩大到了小学生。当60年代末期人们对牛奶的兴趣慢慢减淡时,一个神奇的字眼“钙质”又让牛奶旋风再起,公众被告知人们正面临缺钙的危机,只有摄取大量的奶制品(一天3-4份)才能补救。人要一辈子把牛奶作为“补充营养”的说法就是由奶品企业和利益相关的医学界这样一步一步地创造出来的。
4.人一辈子喝牛奶会造成什么后果?
牛奶喝得越多,骨质疏松越严重。世界上每人每年摄取牛奶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瑞典、美国、德国、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特定年龄人群股骨颈骨折年发生率最高的地方。而瑞典人更同时拥有两项纪录:奶制品摄取量,以及股骨颈骨折发生率。有一种激素叫IGF-1,全称叫做“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它是存在于包括人体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质。IGF-1 也是牛奶中含有的成分,但是在以前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很低。自从 FDA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牧场可以使用一种促进牛奶分泌的激素 rBGH 以后,牛奶中的 IGF-1 的含量就增加了数倍。IGF-1对儿童生长有非常显着的影响,摄取奶制品量大的国家的人民身材高大。二战以后,日本在学校中推行了每人一天一杯奶的做法,改变了日本人矮个子的形象。喝牛奶的人会长得高大就得益于牛奶中的IGF-1。IGF-1是促进生长和复制细胞的因子, IGF-1对造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样存在,在人的成长期,造骨细胞多于破骨细胞,高浓度的IGF-1促使人快速长高。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量饮用牛奶把人一生可用的造骨细胞在青少年时大量使用掉,得到了身材高大的优势,但到了中老年时,却没有足够的造骨细胞可供使用了,这就是 “牛奶喝得越多,骨质疏松越严重”的原因。换句话说,到年老时无论怎样摄取钙质,如果没有足够的造骨细胞,钙质进食再多也不会转化成为新生骨骼,空洞得不到填补,多余的钙质只能排出体外。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了胰腺所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引起这种病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但一个原因已经确证:与牛奶有关。麦克杜格尔医生(Dr. McDougall)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完全避免这类糖尿病:不食用奶制品或不食用动物蛋白 - 尤其是牛奶,奶酪和其它乳制品。”
近日,一项新的关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引发了1型糖尿病的研究公诸于众,美国缅因州一个蛋白质研究室(Marcia Goldfarb of Anatek-EP)报道说: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对抗牛的乳球蛋白的抗体(antibodies to bovine beta-lactoglobulin)。未患糖尿病者没有这种抗体。据信,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抗体破坏了制造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多项研究认为牛奶蛋白质引起了这种危险的抗体的产生。为了证实这种理论,更大规模的试验正在进行中。
5.牛奶是给谁食用的?
很显然,牛奶是小牛的食物,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都是为了小牛的成长而安排的。初生的小牛崽光喝牛奶,一年后体重可以增加150公斤,因为牛奶中含有帮助小牛长骨骼和肌肉的成长因子。但壮大以后的小牛的智力却毫无长进。对人的婴儿最合适的食品是母奶。人的免疫系统会对不适合人体的牛奶蛋白质产生过敏现象,例如:鼻塞、腹泻。湿疹等。
人是不需要一辈子食用母奶的,一辈子去食用一种异种的奶更是荒唐!正因为相信了食用牛奶有营养的谎言,才造成了现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高发病率,才导致了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高发,也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原因。请大家想一想,在以前很少有人喝牛奶的时候,听说过这些病吗?
一般母牛平均产奶量为7500~8500公斤。美国良种奶牛平均产奶量达10790公斤,相当于日产30公斤!(产奶机器的说法一点也不过分)为了防止奶牛生病和进一步提高牛奶的产量,在给牛的饲料中添加了各种激素、抗生素,甚至还有病死动物的尸体(曾经一度传布的疯牛病就是这样发生的)。这些成分最后都会进入到牛奶中去。这种牛奶给小牛去吃都有问题,只是小牛没有选择,无法抗议。但是人是有选择权的,人去喝这种牛奶就得准备接受这一切。而奶牛的情况更是悲惨,在这种体系中,牛的平均寿命由20岁以上,减为不到5岁。高强度的机器挤奶使得奶牛的奶头红肿,普遍患有奶腺炎。最后,过度榨取奶汁而累死的奶牛会被制成牛排,而她的位置由新的小母牛来代替(为了节省成本,小公牛不会养大,早已被屠宰了)。终其一生,奶牛不会走出工厂化饲养场的厂房,而这些厂房也并不在内蒙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只是传说中的童话而已。
要不要断奶
牛奶被当作为大众最佳营养品,实在是现代宣传工具制造的一个杰作!有一些问题你想过没有?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生下幼崽以后,在哺乳期间才分泌奶汁(人类也如此)。为什么奶牛(被人为安排担任产奶机器任务的母牛)会一年到头天天产奶?还有,所有的哺乳动物幼崽断奶以后都进食各物种各自的食物,不再食母奶了,为什么人要终生喝牛奶?当你看完本文以后,也许你再也不会想喝牛奶了。
下面是一些问题和答案。
1.母牛是怎样变成奶牛的? 畜牧场的人对母牛采用了什么措施才使得母牛变成了天天产奶的奶牛?现在的牛奶和过去的牛奶有何不同?
哺乳动物都有哺乳期,哺乳期是指从幼崽出生到断奶的时期。由于畜种不同,哺乳期的长短各异,一般情况下,家兔为45天;猪为二个月;山羊为二个月;绵羊为四个月;牛为4--6个月;马为六个月;人类约为10个月至1年左右。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哺乳期才分泌奶汁,母牛也不是生来就会天天产奶的,那为什么奶牛会一年到头天天产奶?秘密在于每当母牛的产奶量减少时,畜牧场便对母牛进行人工受精。使母牛再度怀孕。现代牛奶生产中,牛在生产后3个月即可进行人工受精。替代了自然交配。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被怀孕”并不断高产地供奶,母牛就被迫变成了乳牛。以前的母牛的产奶是阶段性的,只有在产崽后才有奶,而下次产奶要等到下一胎。因为母牛在用奶汁喂养幼崽的期间是不会发情的,也不可能交配,这是自然规律。
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除体内催乳素作用外,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泌乳过程。也就是说:牛奶中雌激素的存在是产奶过程所必需的;给供奶的母牛人工受精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使得母牛处于一边怀孕,一边供奶的状态。在妊娠后期,奶牛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显着提高,牛奶中的雌激素也随之增加。这使得现代畜牧场提供的牛奶与过去自然放牧条件下获得的牛奶有很大不同,雌激素含量大大提高。有学者检测两种商业化奶牛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时,发现他们显着高于20年前报道的浓度,提示近期乳制品的激素水平随着现代乳品工业的发展快速增加。而与百年前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相比,更有了明显的增加。据报导大约75%的市售牛奶来源于妊娠奶牛。很显然,现代牛奶中雌激素含量的提高完全是不计后果地千方百计提高牛奶产量的结果。
2.喝了这种雌激素含量高的牛奶对人有什么影响?
自古以来的牛奶中都是含有雌激素的。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对牛奶中雌激素的含量特别关心呢?因为现代牛奶的生产办法与百年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奶牛品种不同。现代饲养的奶牛都是经过基因改良的高产奶牛,不同品种奶牛分泌的牛奶中雌性激素含量不同,越是产奶量高的奶牛其牛奶中的雌激素含量越高。其次,饲养方法不同。100年前人们用牧草饲养奶牛,而现在为增加牛奶产量都采用高蛋白饲料,甚至将肉类加入饲料来饲养,这也会增加现代牛奶中雌激素含量。最重要的是人工受精的做法使得奶牛一边怀孕,一边供奶。因此商品牛奶中的雌激素都大大高于以前的牛奶。硫酸雌酮是牛奶的主要雌激素,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一旦进入人体,能够迅速转换为雌酮和雌二醇。据测量,如每天消费一杯牛奶,将有700ng(纳克)的硫酸雌酮被摄入,该数量比健康成年男性循环中的雌激素高 500-1000倍。
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等被称为激素依赖型肿瘤。过量进食的雌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碍,及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Ganmaa D 等学者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40个国家饮食与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推测牛奶和乳制品中雌性激素对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影响。breast, colon, and rectal cancers, mostly around 1993–1997,Jianjun Zhang(张建军)和 Hugo Kesteloot发现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与牛奶消费有很强的相关性。分析的数据来自38个国家 tries, including 9 American, 21 European, 6 Asian, and 2包括9个美洲,21个欧洲, 6个亚洲和2个Oceania countries大洋洲国家。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着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
3.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断奶以后,有各自的天然食物,从未有什么动物要在长大以后再喝母奶作为补充食物。那么,人要一辈子把牛奶作为“补充营养”的理念是怎样灌输给公众的?
在演化历史约700万年的过程中,人类唯一摄取的奶类是母奶。奶制品是约6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饲养牛群时开始出现的,但是只存在于全球少数几个地区。 6千年好像很久,但与700万年的进化史相比还是极短的。如果以700万年比作为一年,6千年的经历只相当于从12月31日的下午才开始,人的基因还远远没有适应牛奶的消化,这是为什么至今世界上很多人存在奶糖不耐症。
19世纪中期,饮用奶类还不普遍,在法国也只有农村中才饮用奶制品,公众还认为直接饮用牛奶很危险。1871年发明了巴斯德灭菌法使牛奶开始能运输到城市。直到20世纪冰箱的出现,才使牛奶有可能进入到家庭。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奶品企业以精心制作的广告,推销替代母奶的奶品配方。他们发送试吃样品,贿赂医务人员帮忙宣传。上世纪40年代时西欧和美国的“在学校喝牛奶”的做法则把牛奶饮用扩大到了小学生。当60年代末期人们对牛奶的兴趣慢慢减淡时,一个神奇的字眼“钙质”又让牛奶旋风再起,公众被告知人们正面临缺钙的危机,只有摄取大量的奶制品(一天3-4份)才能补救。人要一辈子把牛奶作为“补充营养”的说法就是由奶品企业和利益相关的医学界这样一步一步地创造出来的。
4.人一辈子喝牛奶会造成什么后果?
牛奶喝得越多,骨质疏松越严重。世界上每人每年摄取牛奶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瑞典、美国、德国、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特定年龄人群股骨颈骨折年发生率最高的地方。而瑞典人更同时拥有两项纪录:奶制品摄取量,以及股骨颈骨折发生率。有一种激素叫IGF-1,全称叫做“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它是存在于包括人体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质。IGF-1 也是牛奶中含有的成分,但是在以前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很低。自从 FDA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牧场可以使用一种促进牛奶分泌的激素 rBGH 以后,牛奶中的 IGF-1 的含量就增加了数倍。IGF-1对儿童生长有非常显着的影响,摄取奶制品量大的国家的人民身材高大。二战以后,日本在学校中推行了每人一天一杯奶的做法,改变了日本人矮个子的形象。喝牛奶的人会长得高大就得益于牛奶中的IGF-1。IGF-1是促进生长和复制细胞的因子, IGF-1对造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样存在,在人的成长期,造骨细胞多于破骨细胞,高浓度的IGF-1促使人快速长高。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量饮用牛奶把人一生可用的造骨细胞在青少年时大量使用掉,得到了身材高大的优势,但到了中老年时,却没有足够的造骨细胞可供使用了,这就是 “牛奶喝得越多,骨质疏松越严重”的原因。换句话说,到年老时无论怎样摄取钙质,如果没有足够的造骨细胞,钙质进食再多也不会转化成为新生骨骼,空洞得不到填补,多余的钙质只能排出体外。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了胰腺所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引起这种病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但一个原因已经确证:与牛奶有关。麦克杜格尔医生(Dr. McDougall)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完全避免这类糖尿病:不食用奶制品或不食用动物蛋白 - 尤其是牛奶,奶酪和其它乳制品。”
近日,一项新的关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引发了1型糖尿病的研究公诸于众,美国缅因州一个蛋白质研究室(Marcia Goldfarb of Anatek-EP)报道说: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对抗牛的乳球蛋白的抗体(antibodies to bovine beta-lactoglobulin)。未患糖尿病者没有这种抗体。据信,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抗体破坏了制造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多项研究认为牛奶蛋白质引起了这种危险的抗体的产生。为了证实这种理论,更大规模的试验正在进行中。
5.牛奶是给谁食用的?
很显然,牛奶是小牛的食物,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都是为了小牛的成长而安排的。初生的小牛崽光喝牛奶,一年后体重可以增加150公斤,因为牛奶中含有帮助小牛长骨骼和肌肉的成长因子。但壮大以后的小牛的智力却毫无长进。对人的婴儿最合适的食品是母奶。人的免疫系统会对不适合人体的牛奶蛋白质产生过敏现象,例如:鼻塞、腹泻。湿疹等。
人是不需要一辈子食用母奶的,一辈子去食用一种异种的奶更是荒唐!正因为相信了食用牛奶有营养的谎言,才造成了现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高发病率,才导致了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高发,也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原因。请大家想一想,在以前很少有人喝牛奶的时候,听说过这些病吗?
一般母牛平均产奶量为7500~8500公斤。美国良种奶牛平均产奶量达10790公斤,相当于日产30公斤!(产奶机器的说法一点也不过分)为了防止奶牛生病和进一步提高牛奶的产量,在给牛的饲料中添加了各种激素、抗生素,甚至还有病死动物的尸体(曾经一度传布的疯牛病就是这样发生的)。这些成分最后都会进入到牛奶中去。这种牛奶给小牛去吃都有问题,只是小牛没有选择,无法抗议。但是人是有选择权的,人去喝这种牛奶就得准备接受这一切。而奶牛的情况更是悲惨,在这种体系中,牛的平均寿命由20岁以上,减为不到5岁。高强度的机器挤奶使得奶牛的奶头红肿,普遍患有奶腺炎。最后,过度榨取奶汁而累死的奶牛会被制成牛排,而她的位置由新的小母牛来代替(为了节省成本,小公牛不会养大,早已被屠宰了)。终其一生,奶牛不会走出工厂化饲养场的厂房,而这些厂房也并不在内蒙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只是传说中的童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