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一难字了得:留美选专业难

gdntfrank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1-25
消息
2,743
荣誉分数
4
声望点数
146
岂一难字了得”:留美选专业难
2003年04月04日16:37:57 南方日报 江婕



  对于在美国找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现在可以说是“岂一难字了得”。除了中国人在语言、社会关系网上的劣势,留学生还要依赖雇主提供担保以申请工作签证,然后是长期居留证等等,否则签证在毕业后一年实习期后就失效,无法继续在美国合法停留。总而言之,找工作就是在严酷的现实中求生存。工作不仅意味着经济来源和宝贵的经验,而且几乎是在美国合法居留下去的唯一途径。而如今经济萧条特别是美国参战之后,大量雇主紧缩雇员,更不用说负担额外费用帮助外国职员申请身份了。

  当然中国学生也是有优势的。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学历大多很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绝大多数学的是理工科,化学、生物、物理最多,其次是计算机、工程类,商科经济类的人数就少很多,更不用提文科了。这是因为美国自己的理工科专业生源严重不足,使得这些学科大量向外国招生,而雇主也就必然要招聘外国学生了。这些专业往往强调技术,对语言交流能力要求低些,所以中国留学生在学位和专业技术水平上的竞争力,比起美国毕业生就要高一些。当然,高处位置少,自然也就不胜寒了。

  中国学生还有一点既可以说成是优势,也可以说是劣势,那就是他们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专业而适应市场的需求,什么热门就读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论你出国时读的是什么专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计算机高”,既有放弃数学博士学位去拿计算机硕士学位的;也有以生物化学硕士身份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去学校半工半读计算机硕士的。虽然计算机硕士通常不提供奖学金,中国留学生仍然趋之若骛。因为计算机专业兼有时间短、入学容易、工作机会多、待遇优越、办工作签证申请绿卡容易等原因。

  可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也是善变的。从八九年前的生物化学,五六年前的计算机、网络热潮,到现在的统计专业,“个人计划赶不上市场变化”。很多我认识的留学生放弃原来专业,辛辛苦苦自费读了计算机硕士,两年后毕业时才发现网络热潮已经过去了。我的一个朋友从中国科技大学来到美国一所常青藤名校念化学博士,三年后攒下了一点生活费加上贷款自费转到附近一所公立学校读计算机硕士。按说去年暑假就该毕业了,可是他拖了两个学期,迟迟不交论文,就是想等经济萧条过去后计算机专业重新红火起来再毕业。有一些留学生发现毕业后已经找不到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于是再转念统计专业。我在加州洛杉矶分校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学计算机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一半是一边找工作一边申请博士入学,另一半是打算用四分之三的毕业实习期找工作,如果找不到就趁签证过期前最后的时间在北美大陆旅游一番,以免回国时心中留下遗憾。

  计算机已经是明显供过于求,其它专业也是一样。我现在就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边上,这是一所东北部的私立常青藤大学,在中国以其沃顿商学院和梁思成、林徽音的母校著名。往年在这里的工商管理硕士要找到工作是不成问题的,很多人都是非国际知名资讯公司、大银行、《财富》排名前100名的公司不去,相当一部分中国毕业生最后都拿到6位数以上的年薪。我在沃顿有一个中国朋友,他拥有北大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在香港工作6年的经历,英语也很过关。本来他找工作是毫无问题的,可是今年很多公司都打出非美国公民、非美国绿卡不要的招牌,更多的雇主根本就不打算招人,只是面试一下走走形式。他从去年暑假开始找工作,在无数次受挫之后,今年2月份他在绝望之余给沃顿的校友电子信箱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自己的简历,最后终于由一个在美国捷运的校友帮助他找到了个年薪7万的工作。其实他在中国学生中已算十分幸运,那些排名靠后的商学院毕业生就要惨得多,每年仅排名在前20位的名校商学院就要毕业1.5万名工商管理硕士,早把市场上的位置抢光了。

  据非官方统计,中国每年的赴美留学生将近1万。这么多的优秀人才,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有限的机会还是会属于那些真正有实力,专业和交流能力俱强,再加上那么点儿运气的人。不过大家的普遍感觉就是不稳定,非长久之计,而很多留学生都是抱着积累点经验,等待时机成熟就回国发展的想法。



2003年04月04日16:37:57 南方日报 江婕



  对于在美国找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现在可以说是“岂一难字了得”。除了中国人在语言、社会关系网上的劣势,留学生还要依赖雇主提供担保以申请工作签证,然后是长期居留证等等,否则签证在毕业后一年实习期后就失效,无法继续在美国合法停留。总而言之,找工作就是在严酷的现实中求生存。工作不仅意味着经济来源和宝贵的经验,而且几乎是在美国合法居留下去的唯一途径。而如今经济萧条特别是美国参战之后,大量雇主紧缩雇员,更不用说负担额外费用帮助外国职员申请身份了。

  当然中国学生也是有优势的。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学历大多很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绝大多数学的是理工科,化学、生物、物理最多,其次是计算机、工程类,商科经济类的人数就少很多,更不用提文科了。这是因为美国自己的理工科专业生源严重不足,使得这些学科大量向外国招生,而雇主也就必然要招聘外国学生了。这些专业往往强调技术,对语言交流能力要求低些,所以中国留学生在学位和专业技术水平上的竞争力,比起美国毕业生就要高一些。当然,高处位置少,自然也就不胜寒了。

  中国学生还有一点既可以说成是优势,也可以说是劣势,那就是他们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专业而适应市场的需求,什么热门就读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论你出国时读的是什么专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计算机高”,既有放弃数学博士学位去拿计算机硕士学位的;也有以生物化学硕士身份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去学校半工半读计算机硕士的。虽然计算机硕士通常不提供奖学金,中国留学生仍然趋之若骛。因为计算机专业兼有时间短、入学容易、工作机会多、待遇优越、办工作签证申请绿卡容易等原因。

  可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也是善变的。从八九年前的生物化学,五六年前的计算机、网络热潮,到现在的统计专业,“个人计划赶不上市场变化”。很多我认识的留学生放弃原来专业,辛辛苦苦自费读了计算机硕士,两年后毕业时才发现网络热潮已经过去了。我的一个朋友从中国科技大学来到美国一所常青藤名校念化学博士,三年后攒下了一点生活费加上贷款自费转到附近一所公立学校读计算机硕士。按说去年暑假就该毕业了,可是他拖了两个学期,迟迟不交论文,就是想等经济萧条过去后计算机专业重新红火起来再毕业。有一些留学生发现毕业后已经找不到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于是再转念统计专业。我在加州洛杉矶分校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学计算机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一半是一边找工作一边申请博士入学,另一半是打算用四分之三的毕业实习期找工作,如果找不到就趁签证过期前最后的时间在北美大陆旅游一番,以免回国时心中留下遗憾。

  计算机已经是明显供过于求,其它专业也是一样。我现在就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边上,这是一所东北部的私立常青藤大学,在中国以其沃顿商学院和梁思成、林徽音的母校著名。往年在这里的工商管理硕士要找到工作是不成问题的,很多人都是非国际知名资讯公司、大银行、《财富》排名前100名的公司不去,相当一部分中国毕业生最后都拿到6位数以上的年薪。我在沃顿有一个中国朋友,他拥有北大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在香港工作6年的经历,英语也很过关。本来他找工作是毫无问题的,可是今年很多公司都打出非美国公民、非美国绿卡不要的招牌,更多的雇主根本就不打算招人,只是面试一下走走形式。他从去年暑假开始找工作,在无数次受挫之后,今年2月份他在绝望之余给沃顿的校友电子信箱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自己的简历,最后终于由一个在美国捷运的校友帮助他找到了个年薪7万的工作。其实他在中国学生中已算十分幸运,那些排名靠后的商学院毕业生就要惨得多,每年仅排名在前20位的名校商学院就要毕业1.5万名工商管理硕士,早把市场上的位置抢光了。

  据非官方统计,中国每年的赴美留学生将近1万。这么多的优秀人才,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有限的机会还是会属于那些真正有实力,专业和交流能力俱强,再加上那么点儿运气的人。不过大家的普遍感觉就是不稳定,非长久之计,而很多留学生都是抱着积累点经验,等待时机成熟就回国发展的想法。
 
教书还是开公司? 留美发展有几条出路
2003年01月20日16:16:29 人民网 若原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在美国各高校都占第一位,每年差不多都在5万人上下。毕业后,这些人的出路何在呢?本文就谈谈留在美国发展的那部分人的情况。

   在美发展不容易

   据记者调查统计,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毕业以后,大致有这么几条出路:

  首选应聘去大专院校一般而言,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出路是教学和科研。所以在较长的一个时间里,去大专院校工作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去大学工作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身份好解决。在名目繁多的移民类别中,有一项叫“优秀人才”。凡是在大学里教书的人,都可列为这一类。初次在美国申请到教职的职称一般是助理教授,6年以后,如果在教学、科研以及社区贡献诸方面都达到要求,便可拿到终身教职。但跟工商业比,教育界的工资外收入要低一些,而且跟专业、地理位置、当地生活水准都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法学院、商学院、电器、计算机专业的收入比文科要高。美国大学教员的招聘一般面向全美,甚至全球,竞争常常是很激烈的。中国留学生中大约有10%的人在大学里教书。

   在政府或学术研究部门工作美国政府有许多大型的研究部门,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航空航天中心(NASA)、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等。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又分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国家眼睛科学研究所(NEI)、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NHGR)等27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另外许多大学也受联邦政府委托管理一些国家的大型实验室。每年这些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需要大批的高学历研究人员,为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在这些研究单位工作的优点是能直接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成果。但缺点是,由于这些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许多项目跟当年的国家科学预算以及具体基金息息相关,所以在许多情况下,这里的工作是临时性的。中国留学生在这类研究部门工作的大约占总数的20%吧。

   去公司做技术、研究、管理人员学工科、商科、会计科的大陆学人走这条路的比较多。在各大公司工作的优点是工资外收入和各种福利待遇都比较优厚。近年来,由于各大公司都想在中国国内的大经济发展中占一席之地,纷纷到国内来建立办事机构。所以,不少中国留学生由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被聘为代表。去大公司工作的中国留学生约有40%左右。

   10%左右自己开公司上世纪90年代中由电子网络行业领头,一批中国留学生集资、融资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办公司的好处是自己当老板。但在异国他乡打拼也有诸多不便,特别是集资、融资有一定的难度。随着网络经济的泡沫破裂,这些公司便举步维艰,多数已不得不关张了事。少数存活的,也是在做了重大调整以后,观望发展,伺机再动。目前大约有10%左右的中国留学生在自己办公司。

   20%滞留,一时找不到工作这一部分人有的已经毕业,有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完成学业,有的是没有办成身份,等等。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去处,又出于种种原因下不了回国的决心,所以便选择“一动不如一静”,呆下来再说。这一部分人,除了个别有永久居留身份的人之外,如果不管不顾就这样呆下去,身份很快就会“黑”了。这样一来,再重新上学或找工作,身份问题就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大障碍。

   毕业以后是否能立即找到工作,跟美国的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中末期来美的留学生,毕业时碰上90年代初期的经济大萧条,许多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到了90年代中期,情况有了转机,许多毕业生人还没毕业就有不少工作机会。现在,美国的经济又处于低谷,今年毕业的留学生找工作又要难了。

   没有混到“四好”,不敢回国

   由于我国的传统习惯,以及一些媒体的导向作用,留学生的普遍心态是“不混出个头脸来,不能回家见江东父老”。这个“头脸”的定义也水涨船高,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拿到学位”,到现在的“四好”―――好工作,好房子,好车,好薪水。而且,这个“见”江东父老的“见”还不是回国创业或定居,而是探亲访友,“回家看看”。应当指出:长期以来,从我们一些家庭到用人单位对回国的留学生都有一种偏见,认为他们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来。记者有一个同学,在国外著名大学拿到两个博士学位,但他立志回国教书。可回去以后,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到单位的同事、领导,都对他的举动感到不理解,说什么的都有。虽然才几年工夫他已成了学术带头人,甚至做到了“著作等身”,但是去年回国见到他,说起刚归国的那段经历,他还是觉得挺委屈。有这样的“榜样”,许多留学生即使开始有回国创业的心思,也要三思而行了。我知道七八年前,有十几个留学生集资成立了一个网络公司。这十几个人都有博士学位,当时大都在大学和科研单位做博士后研究。3年以后,公司因种种问题关闭。而这些博士们大多都脱离了自己的专业,只有去其他IT公司“打工”。据我了解,他们中没有一个回国的。“事情没办成,回去多没面子!”好几个人都这样说。

   美国人不会“一再挽留”

  在美国,在一个地方干得不顺心、不如意,另谋高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按理说,我们的留学生在他乡碰到困难,战略转移回国发展,这很正常。可是,他们却大多裹足不前。在这方面,一些媒体片面报道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大家都知道,大凡报道留学生创业成功事迹的,都有所谓“放弃高职、高薪,不顾老板一再挽留,毅然决然回来报效祖国”的说法。记者不怀疑,归国留学生中可能的确有几个“放弃”了不少好处的人。但思想解放这么多年了,我们应当诚实地面对现实。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已经有了“高薪、高职”,受到重用了,为何一再要求离去呢?至于“一再挽留”之说,则不能不归咎于一种文化误解。在美国雇主和雇员双向选择早成规范,各方面都坚信人才流动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如果雇员找到了更好的工作,雇主一般都向雇员表示祝贺,同时也坚信能招到更好的雇员。也有个别雇员为了加薪,会在找到一个新工作以后,跟雇主谈判。这时雇主会根据实际情况,完全答应或部分答应雇员的要求,但绝对不会“一再挽留”!记者也曾换过三个工作。其中一次,我拿到对方录用通知以后,去原单位递辞呈的时候,上级主管也提到了工资问题。她说,我们也想过看能不能提出一个跟对方条件相应的工资待遇。无奈对方给你的工资太高,我们要这样做,传出去将不能服众,只有祝贺你高就。仅此而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