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新白发》制播新模式的探索者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71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20120913152902564c3.jpg



网易娱乐9月13日报道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湖南卫视试水“周播剧场”始于去年11月,播的第一部剧是于正制作的《藏心术》。当时,“限娱令”一发,芒果台的周末时段生出大片空白,需用电视剧顶上。周播剧在国外主打系列剧,但中国盛产连续剧,中国观众有按天追剧的习惯,未必对按周播出的剧买账。当然也不是全无机会:美剧和英剧的滋养,催生了大量以周为单位追剧的观众,如果能以这些人为火种,不断扩大收视人群,也有星火燎原的机会。

可惜的是,《藏心术》本来就是一部常规连续剧,也不可能为了周播而大动干戈地修改,加之阵容和剧情方面的原因,最终落了个高调起航,萎靡收场。湖南卫视对周播剧场的尝试也就此打住。直到今年暑期档,唐人电影制作的《轩辕剑》几经周折才确定播出,而平台就是重新启动的周播剧场。这一次,《轩辕剑》表现给力,在两个月里一直收视飘红,大结局更以1.82的收视率,再度摘取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轩辕剑》站稳脚跟,鼓舞了各方的信心,这才有了《新白发魔女传》的进一步尝试。

一个失败的案例,往往导致创新计划的夭折。而一个成功的案例,则未必能保证这一模式就此成功。需要反复测试,不断收获胜利,新生事物才能获得自己的有效坐标。《轩辕剑》的成功有其特殊性,唐人的古装偶像剧制作经验,精确地对位了暑期中的青少年观众,《新白发魔女传》要想保持收视热度,需要有内容上的绝活和传播上的高招。

实际上,“边拍摄边制作边播出”的确是与周播相匹配的生产模式。不管是系列剧,还是连续剧,既然按周播出,那就等于是留出了与观众互动的时间,拉开了根据观众反馈调整作品的架势。这在美国、韩国都司空见惯,观众喜欢哪个角色,编剧就在后面加大他的戏分;观众讨厌哪对组合,导演就会加速让他们消失。这样,观众用遥控器制造收视率,电视台再把观众群销售给广告主,三方各得其所,形成了电视剧产业的完整链条。

对于中国电视剧来说,边拍边播会带来两个挑战:从制作上说,为实现成本控制,电视剧原先是根据演员档期和场景转换来制定拍摄计划的,并非按完成剧的时空顺序来拍,如果真的边拍边播则不但要拉长拍摄周期,还要按剧情顺时针拍摄,必然带来成本上升和档期协调的问题。从审查上说,原先电视剧是弄完了一次性送审,边制作边播则需要多次提交审查,就算片方不嫌麻烦,官方能否随拍随审也是个问题。


《新白发魔女传》严格说是“边制作边播出”,其前期拍摄工作早已结束,只是制作期和播出期有所重叠。拍摄中就白天拍,晚上剪,杀青之时粗剪片已成型。本来武侠剧的后期工作量庞大,需要较长的周期,但现在搭上了“周播剧场”的快车,就只能是三个棚同时作业,三队人马一起开工,以求赶上播出进度。至于说审片程序,之前史诗巨制《三国》也曾经“边审边播”,前30集过了先播着,然后再审后60多集。除了制作、发行、宣传各环节辛苦一些,并不存在突破现有法则的问题。

中国电视剧终归要融入世界大潮,“边拍摄边制作边播出”一定会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对于制作方和管理部门来说,不妨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在审查和制作上更加灵活,给电视剧生产注入新的动力,催生更多的优秀作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