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55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1962年10月20日,北京和新德里没有宣战,没有断绝外交关系。印度和中国的战斗机没有上天,军舰也没有出动。然而,这两个贫穷国家装备简陋衣衫褴褛的步兵之间为期30天的这场战斗被称为是一场大战,事实并非如此。”《印度时报》的文章称。在中国,几乎没人谈论这场战争。“但在印度,惯用的替罪羊又来了―――时任英国驻印外交官麦克马洪,战争中的印度将领亨德森・布鲁克斯,时任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和总理尼赫鲁。到目前为止,每一个1962年的纪念日都是一次抨击尼赫鲁及其主张的机会。我们又被提醒硬实力、军费开支、与美国联手应对中国崛起的重要性,甚至有论调说把与中国接壤的喜马拉雅地带军事化。1962年的幽灵再次困扰着我们。我们应该慌乱吗?”
文章接着称,“如果我们这样做,就将犯下尼赫鲁当时尽力避免印度犯的错误,形成一个军事力量与另一个军事力量对垒。2012年的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今天,印度和中国之间贸易额接近1000亿美元。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新德里和北京就贸易、环境、金融、甚至安全问题在全球论坛上相互合作。民主的印度和一党统治的中国在各自发展模式上没有冲突。双方都倾向于从合作中受益,而不是对抗。那些受1962年幽灵影响的人希望我们生活在恐惧当中,现在是埋葬这些幽灵的时候了。”
“欧亚评论”网站6日发文抨击印度空军参谋长的说法。文章称,1962年,不让印度空军参战的决定是印度政府综合国际形势、避免战争扩大等因素做出的,但这也成为印度集中力量发展空军的契机。今天,印度空军参谋长认为“情况发生了变化”,但中国空军的实力也大为改观。评论称,中国空军现在具备从西藏机场起飞作战的能力,对印度城市中心进行空中打击的威胁也是真实的,而反观印度空军,在中国西藏并没有同等价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