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iongbingqi.i.sohu.com/blog/view/241097640.htm
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8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授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和英国剑桥大学格登研究所所长约翰·格登。至此,已有19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已有10人次获得诺贝尔奖。这一获奖“速度”已经远超日本在2001年提出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目标——该计划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按照目前的态势,日本在5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次可能远不止30。这种获奖速度,无疑让从未有本土科学家获得诺奖的国人们叹服。
同样令国人赞叹的,还有日本的足球。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足球的水平并不怎么样,可是,在2002年世界杯,日本男、女足都取得了辉煌成绩,男足世界杯赛闯进16强,之后,男足青年队击败阿根廷,闯进世青赛8强;女足2011年夺得世界杯冠军。 今年伦敦奥运,我国足球队连决赛圈也没进,日本男足却进了4强,女足获得银牌。
有意思的是,和宣布50年内获得30个诺奖一样,日本足协曾在2005年发布“2005宣言”,提出发展足球的目标是——“2015年时,日本国家队排名世界前10,足球人口增加到500万;2050年之前,足球人口增加到1000万,日本重新单独举办世界杯,日本国家队夺得世界杯冠军。”看看日本足球当前的发展势头,日本的足球宣言显然不虚。
相对于日本,我国其实也不缺获得诺奖以及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目标也很明确,可是,观察具体的行动,却难以支撑“宏伟”的目标。拿与诺奖计划类似的科研人才计划来说,我国采取的是行政计划方式,把某些政府部门认为优秀的人才,加以“定向培养”,这种计划方式,貌似可以“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可却从根本上破坏了人才平等竞争、自由生长的土壤,建立起人才的“身份”“等级”,而且把“入选计划”演变为“学术荣誉”,在行政计划之下,我国的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并不多,可是,一众学者都高调地认为我国学术研究进入了最好的时期,甚至认为已经进入全世界前列。功利化的学术环境,让不少青年学者早早地失去学术理想和追求。
而日本却不同,其诺奖计划,关注的是培育基础研究的土壤,政府向基础研究提供支持,但却不干预学术的管理和评价,但就是如此,学者们对学术环境还不满意,201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的铃木章就在获获后谈到,日本有志攻读理科的年轻人正在减少,这一现状令人担忧。他表示,理科的发展对日本这样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来说是重要的,“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多少岁,但我希望继续从事能对年轻人有所帮助的工作”。
足球也是如此,在日本的足球宣言中,足球人口也是一项目标,这表明日本是按足球规律来发展足球的——没有足够多的足球人口,人口大国不可能成为足球大国,而我国却不同,大家关注的眼下的比赛成绩,却忽视青少年足球队伍的培养。根据国际足联的统计,日本足球总人口为480万,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的球员有104万,18岁以下球员的人数达到63万。据报道,我国1995年时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是65万人,现在,这个数字居然降低到只有7000人。
我国是和日本差不多时间启动足球职业化的,不同的是,日本走的是真正的职业化道路,我国足球职业化却不是真正的职业化——足协还是行政机构,发展足球追求的还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这是导致足球水平日益下降,足球人口越来越少,足球土壤越来越贫瘠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足球运动,都必须按照其规律办事,这就是必须做好基础性工作,培育肥沃的发展土壤,有了肥沃的土壤,种子自然会生根、发芽,人才自然会冒出来,所谓的发展“目标”也就顺利实现。简单地说,要发展学术,就必须让学术回归本位,培育学术健康发展的土壤,摆脱学术的急功近利,减少行政对学术研究的干扰,促进学者间自由平等的竞争,做自己想做的学术研究;要发展足球,就必须实行真正的“职业化”,引导青少年热爱足球、投入体育运动。违背规律,不改变原有的土壤,却期望在这一土壤上结果出硕果,只会加快对土壤的破坏,“欲速则不达”。
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8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授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和英国剑桥大学格登研究所所长约翰·格登。至此,已有19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已有10人次获得诺贝尔奖。这一获奖“速度”已经远超日本在2001年提出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目标——该计划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按照目前的态势,日本在5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次可能远不止30。这种获奖速度,无疑让从未有本土科学家获得诺奖的国人们叹服。
同样令国人赞叹的,还有日本的足球。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足球的水平并不怎么样,可是,在2002年世界杯,日本男、女足都取得了辉煌成绩,男足世界杯赛闯进16强,之后,男足青年队击败阿根廷,闯进世青赛8强;女足2011年夺得世界杯冠军。 今年伦敦奥运,我国足球队连决赛圈也没进,日本男足却进了4强,女足获得银牌。
有意思的是,和宣布50年内获得30个诺奖一样,日本足协曾在2005年发布“2005宣言”,提出发展足球的目标是——“2015年时,日本国家队排名世界前10,足球人口增加到500万;2050年之前,足球人口增加到1000万,日本重新单独举办世界杯,日本国家队夺得世界杯冠军。”看看日本足球当前的发展势头,日本的足球宣言显然不虚。
相对于日本,我国其实也不缺获得诺奖以及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目标也很明确,可是,观察具体的行动,却难以支撑“宏伟”的目标。拿与诺奖计划类似的科研人才计划来说,我国采取的是行政计划方式,把某些政府部门认为优秀的人才,加以“定向培养”,这种计划方式,貌似可以“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可却从根本上破坏了人才平等竞争、自由生长的土壤,建立起人才的“身份”“等级”,而且把“入选计划”演变为“学术荣誉”,在行政计划之下,我国的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并不多,可是,一众学者都高调地认为我国学术研究进入了最好的时期,甚至认为已经进入全世界前列。功利化的学术环境,让不少青年学者早早地失去学术理想和追求。
而日本却不同,其诺奖计划,关注的是培育基础研究的土壤,政府向基础研究提供支持,但却不干预学术的管理和评价,但就是如此,学者们对学术环境还不满意,201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的铃木章就在获获后谈到,日本有志攻读理科的年轻人正在减少,这一现状令人担忧。他表示,理科的发展对日本这样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来说是重要的,“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多少岁,但我希望继续从事能对年轻人有所帮助的工作”。
足球也是如此,在日本的足球宣言中,足球人口也是一项目标,这表明日本是按足球规律来发展足球的——没有足够多的足球人口,人口大国不可能成为足球大国,而我国却不同,大家关注的眼下的比赛成绩,却忽视青少年足球队伍的培养。根据国际足联的统计,日本足球总人口为480万,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的球员有104万,18岁以下球员的人数达到63万。据报道,我国1995年时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是65万人,现在,这个数字居然降低到只有7000人。
我国是和日本差不多时间启动足球职业化的,不同的是,日本走的是真正的职业化道路,我国足球职业化却不是真正的职业化——足协还是行政机构,发展足球追求的还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这是导致足球水平日益下降,足球人口越来越少,足球土壤越来越贫瘠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足球运动,都必须按照其规律办事,这就是必须做好基础性工作,培育肥沃的发展土壤,有了肥沃的土壤,种子自然会生根、发芽,人才自然会冒出来,所谓的发展“目标”也就顺利实现。简单地说,要发展学术,就必须让学术回归本位,培育学术健康发展的土壤,摆脱学术的急功近利,减少行政对学术研究的干扰,促进学者间自由平等的竞争,做自己想做的学术研究;要发展足球,就必须实行真正的“职业化”,引导青少年热爱足球、投入体育运动。违背规律,不改变原有的土壤,却期望在这一土壤上结果出硕果,只会加快对土壤的破坏,“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