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49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谈形象:一开始很没自信
问:此前,虽然你也演过不少红色剧,但这一次应该是你首次饰演聂荣臻元帅,当时接到这个角色的压力大么?从外形上,觉得自己和聂荣臻像么?
谢: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找到我。我越看照片越没自信,他多魁梧啊,我这两年还特别瘦,从形象上来说没法说,只能从内在的气质上。他之前也没那么多纪录片和文艺作品,我对他说话语气和肢体语言都不了解,这是最难的地方。
谈塑造:让观众多联想
问:为演好聂荣臻,你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觉得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谢:除了看剧本,还有聂力的《我的父亲》,在网上看《聂荣臻传》。这个戏反应的是建国后,聂帅组织科技的那一段,但之前的历史也非常熟悉。聂力给我那本书,写的非常好,基本上概括了聂帅的一生。理解这个人,就能找出适当的节奏,按照这个表现。聂帅在酒泉基地曾说将来我死了,要跟这些建设者、科学家在一起。他的一部分骨灰现在还在酒泉。他是基地建设者们的精神力量。表演这东西,应该是让观众去联想。高层人物对大事经历太多,不会像普通人一样去处理。
问:我们知道,聂荣臻元帅是中国航天事业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奠基人,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什么最印象深刻?
谢:这个戏很多篇幅在开会,如果不了解那个年代,背台词会很麻烦。那个年代的人说的那些事儿,年轻一些演员,背词就跟背古代汉语一样。
问:演完该剧之后,你对聂荣臻元帅的认识有没有发生改变?
当然有改变,我更了解他了。
谈特型:不担心戏路变狭窄
问:是否担心以后观众会将你的荧幕形象,定格于聂荣臻,而变为特型演员,让戏路变窄?
以前我演陈云演的多,包括聂荣臻一样,也不会是专业户,而是其中一个。我比较喜欢的角色是小人物,东家长西家短的这种戏,比如车间主任,退休工人,这种人物创作的余地大些。聂荣臻这种也有创作,但毕竟面小。好在聂荣臻、陈云没有框框,发挥余地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