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香港幼儿园面临“双非儿童”压力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53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随着近年来在香港出生的内地人的子女(即“双非”儿童)回到香港接受教育,在靠近深圳的上水地区的幼儿园接到了数千人的申请。

昨天在凤溪幼儿园,数百名父母排起了长队,队伍一直延伸到外面的马路上,其中许多人说普通话。一名等了好几个小时才得到申请表的香港家长说:“太可怕了。”

随着越来越多“双非”儿童达到受教育的年龄,香港北区的幼儿园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教育界人士告诫,这种需求将蔓延到其他地区。在政府采取限制措施之前,到香港生产的内地孕妇的人数稳步增加。

到中午时,凤溪幼儿园已经接到500人的申请,而下一学年的入园名额只有240个。

园长梁文珊说,估计该幼儿园至少会收到1400人的申请。她说,幼儿园没有计算其中有多少是内地背景。梁说:“作为教育者,如果孩子有香港出生证明,我们就得接收。”但她还说,目前该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每天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之间。

在上水惠州幼儿园,园长黄淑珍说,在上月底的招生工作中,提出申请的共有800人,但明年该园的入学名额只有120个。该园将努力保持香港本地孩子与非本地孩子1∶1的比例。


虽然存在重复申请的可能性,但仅这两所幼儿园接到的入园申请可能已经超过上水17所非营利性幼儿园的全部入园名额―――共1465个。

在凤溪幼儿园等了四个小时的一名林姓香港父亲说,他为孩子申请了该地区三所幼儿园,接下来的几周里他的孩子将不得不与其他孩子一起参加面试,竞争入园名额。同样在排队的一名来自安徽的父亲说,因为内地的独生子女政策,他的孩子2010年在香港出生。他说:“在内地,我要交20万到30万元人民币罚款。”

官员反复强调,很难评估在香港出生的内地儿童会有多少回香港接受教育。2010年,在香港出生的内地人的孩子达3.3万名,去年为3.5万名,此后政府在入境处和医院实行了限制规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