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68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11月29日出席《财经》年会
“改革似乎在整个社会升温,社会各个层面对于今后的改革推进,都有很强的期待。”昨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在《财经》年会上的一句话,直指当下国内经济学界最关心的主题。
改革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可以依靠进一步的改革加以解决。而什么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是税制、社保,还是资源价格?各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年会闭幕式上的一席话,再次强调了开放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开放应该一直持续下去。”布莱尔说,“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之间必须进行合作。”
许善达吴敬琏畅论税改
两位经济学家,关于怎样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给出了各自的理解。
“一个好的税制应该照顾穷人,也应该留住富人。”昨天,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许善达在年会上抛出了看法。他认为,着重研究怎么通过税制来调节收入差距,是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对象。
许善达对于中美两国的现行征税机制算了一笔账:美国个人所得税占收入70%,中国只占6%到7%。不过,中国的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最大税种,分别占到税收总收入的60%和20%,累加起来达到80%。这部分税收应该视为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收入群体所缴纳的。“下一步应该特别研究怎么通过税制来调节收入差距。”
由此,许善达支招说,不要力图于把高收入群体存量砍掉多少,再用这部分资源照顾低收入群体,而是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增加社保,给个体户减税,适度提高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方法,让税收政策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我都同意。”同台并坐的吴敬琏对许善达的意见投了赞成票。吴敬琏同时更强调了一点,要让权力不能支配那么多的资源。“这是税收体制改革力所不及的,要靠整个体制改革。”吴敬琏说,“对凭权力发财的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
“三年内消除资源价格管制”
近日的一则消息,又燃起了市场对资源价格的关注。
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计划出台电煤价格并轨政策,取消煤炭价格双轨制,并且从2013年起取消煤炭订货会,不再出台煤炭订货以及价格指导政策。如果此举成真,意味着煤炭价格将全面实现市场化,历时16年的煤炭价格双轨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上游的煤价放开了,下游的发电企业准入还没有放开。在这种不对称的市场结构中,一旦煤炭价格上升,将授以发电企业和电网提高电价的借口,受伤的还是用电人。这种现象,已经在成品油市场上有所体现。
这成为昨天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在年会上开出的第一张“药方”―理顺资源的价值体系。“包括矿产品能源,形成资源的市场均衡价格。资源价格还是管制的,电、油一些矿产品的税率都没有完全到位。”秦晓说,“我们希望在三年内把这件事做了。”
以财税改革作为突破口,博源基金会还列出了对于未来的多项改革建议,如实现利率市场化,实现人民币的基本可兑换,较大幅度提高财政对社保、医疗、教育民政支出和环保的支出等。
传统模式下政府主导,投资驱动,都要付出环境资源代价。新的时期有新的挑战,要求找一条更均衡更公平更绿色的发展道路。
“我们需要这样一种道路,不是寻求某种速度。”秦晓昨天说,高速度往往要付出高代价,更重要的是怎么挖掘新的动力,找到好的发展方式。“现在的窗口期是非常好的机会,有压力就会产生改革。”
陈锡文:须反思征地制度
“不仅征地制度改革非常必要,而且整个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昨天,中央农村工作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财经》年会上表示。
前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订土地管理法的意见》,这使得农村土地流转这一制度改革进一步受到关注。
“中国的征地制度受到批评比较多,主要是对农民的权益保障不够,这是必须认真去研究和改善的。”陈锡文说,另外,现行土地制度对于土地的农业转为非农业使用约束机制不强,土地一方面被大量征用,另一方面效率不高,也是一个需要改善的问题。
昨天,陈锡文坦言,在目前的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大量进入城市的人口并没有真正地成为城市人口。换言之,快速征地没有带来同比例增长的城市人口。这是土地利用中一些不合理现象造成的。
陈锡文举例说,土地征收在不同的用途上价格差别很大。按照现行的土地价格,每平方米工业用地的价格约为商业、服务业用地价格的11%,约为房地产用地价格的14%。这样一种价格导向之下,会导致工业用地增加的数量非常大,而效率相对又较低。“这需要我们反思现行的征地制度和用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