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是率先打进中国市场的外资感光材料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富士胶卷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曾一度高达70%。如今它却败给了老对手柯达胶卷,而且败得一塌糊涂,究其根本原因,还得从 “98协议”的那场博弈说起。
1998年,当时的中国政府面对负债和亏损累计近百亿元、一触即溃的中国感光业,已经没有了退路,时间再拖下去,整个感光业性命堪忧。因此中央政府的态度是,如果要合资就对全行业合资。朱总理亲自抓了这件事,但富士似乎无意接下这么大的烂摊子,甚至当中国政府要人访问日本提出要会见富士方面有关人员时竟遭到了拒绝。应该说,自从富士回避和拒绝中方开始,就已经意味着它输掉了在中国市场的前途,尽管当时它在中国感光材料市场居于霸主地位。而柯达却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从而获得了竞争的绝对优势。
当然,当时富士的决策层是如何思考的,我们作为局外人无从知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富士对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和速度缺乏足够的信心,因而低估了这笔生意的价值。更糟糕的是,富士甚至没有为此进行过任何公关活动,以便缓解和消除因拒绝中国政府而造成的一些看法和隔阂。富士今日之败局与当初埋下的这个隐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当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及富士的柯达自告奋勇地向中国政府伸出了橄榄枝,成就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项目,以企业对政府的方式,完成了对整个中国感光行业的合作。朱槠基总理与柯达前总裁裴学得亲自拉开整个大幕,柯达投入10亿美元、一口气吃下6个厂、跨越6省10市、3个行业、跨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大整合, “98协议”宣告诞生。此后,柯达成就了在中国感光行业的领先优势,没有人能够撼动这一地位。
在这份排他性协议到期的时候,柯达在自由竞争中保持和扩大领先优势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明显。截至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几乎超过富士一倍,中国成为柯达全球第二大市场。
柯达在市场份额不及富士一半时,却敢于下注这场豪赌,不仅显示出这个国际级企业的长远眼光和魄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它对政府公关的重视和科学化的操作。
与柯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富士明知自己已犯了重大的战略错误,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来扭转乾坤,反而一错再错。
2001年11月13日,乐凯牵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联合承诺仪式,向所有的消费者保证“作为合法的企业公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走私,不造假,不向走私和造假者提供产品和方便。”当时,柯达、柯尼卡、爱克发等厂家都到场签字,富士派了一个人到会场,但没有签字。某知情人士说:“乐凯此前曾与富士联系过,富士答应参加,但条件是必须修改‘联合承诺’,将‘不走私’改为‘我们不会在知情的情况下走私’。其真实用意不言自明。”
富士的这次错误同样是致命的,众所周知,除了与柯达整合的七大感光材料企业外,当今的乐凯是中国民族感光材料工业唯一挑大旗的企业,乐凯的发展始终牵扯着中国政府高层的敏感神经。况且时值中国打击走私初见成效的2001年,由乐凯发起的这次联合承诺的政府外衣色彩是相当厚重的,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富士却以近乎“蛮横”的态度回应。随后,富士在中国市场的降价运动就开始全面上演。
1998年,当时的中国政府面对负债和亏损累计近百亿元、一触即溃的中国感光业,已经没有了退路,时间再拖下去,整个感光业性命堪忧。因此中央政府的态度是,如果要合资就对全行业合资。朱总理亲自抓了这件事,但富士似乎无意接下这么大的烂摊子,甚至当中国政府要人访问日本提出要会见富士方面有关人员时竟遭到了拒绝。应该说,自从富士回避和拒绝中方开始,就已经意味着它输掉了在中国市场的前途,尽管当时它在中国感光材料市场居于霸主地位。而柯达却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从而获得了竞争的绝对优势。
当然,当时富士的决策层是如何思考的,我们作为局外人无从知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富士对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和速度缺乏足够的信心,因而低估了这笔生意的价值。更糟糕的是,富士甚至没有为此进行过任何公关活动,以便缓解和消除因拒绝中国政府而造成的一些看法和隔阂。富士今日之败局与当初埋下的这个隐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当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及富士的柯达自告奋勇地向中国政府伸出了橄榄枝,成就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项目,以企业对政府的方式,完成了对整个中国感光行业的合作。朱槠基总理与柯达前总裁裴学得亲自拉开整个大幕,柯达投入10亿美元、一口气吃下6个厂、跨越6省10市、3个行业、跨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大整合, “98协议”宣告诞生。此后,柯达成就了在中国感光行业的领先优势,没有人能够撼动这一地位。
在这份排他性协议到期的时候,柯达在自由竞争中保持和扩大领先优势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明显。截至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几乎超过富士一倍,中国成为柯达全球第二大市场。
柯达在市场份额不及富士一半时,却敢于下注这场豪赌,不仅显示出这个国际级企业的长远眼光和魄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它对政府公关的重视和科学化的操作。
与柯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富士明知自己已犯了重大的战略错误,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来扭转乾坤,反而一错再错。
2001年11月13日,乐凯牵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联合承诺仪式,向所有的消费者保证“作为合法的企业公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走私,不造假,不向走私和造假者提供产品和方便。”当时,柯达、柯尼卡、爱克发等厂家都到场签字,富士派了一个人到会场,但没有签字。某知情人士说:“乐凯此前曾与富士联系过,富士答应参加,但条件是必须修改‘联合承诺’,将‘不走私’改为‘我们不会在知情的情况下走私’。其真实用意不言自明。”
富士的这次错误同样是致命的,众所周知,除了与柯达整合的七大感光材料企业外,当今的乐凯是中国民族感光材料工业唯一挑大旗的企业,乐凯的发展始终牵扯着中国政府高层的敏感神经。况且时值中国打击走私初见成效的2001年,由乐凯发起的这次联合承诺的政府外衣色彩是相当厚重的,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富士却以近乎“蛮横”的态度回应。随后,富士在中国市场的降价运动就开始全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