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95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gallery28575 .nph_photo_view{ height:400px;}#gallery28575 .nph_stream, #gallery28575 .nph_search{ height:600px;}.nph_photo_desc h2{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2px;font-weight:bold;}.nph_set_cur{ float:left;}.nph_icon_pset{ margin:0 6px 0 0;}.nwb-fw{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1px;}.nph_set_forward em{width:18px;height:18px;background:url("http://static.t.126.net/frontend/project/plugin/image/LOGO16.png") no-repeat scroll left 2px transparent;_background:none;_filter
rogid
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t.126.net/frontend/project/plugin/image/LOGO16.png',sizingMethod='scale'); display;block; float:left;}.nph_set_forward{float:right; display:inline; margin-top:8px;}新闻图片中心< 返回找到相关图片(共张)未找到相关图片
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4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抵达菲律宾马尼拉,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photo/0001/2012-10-25/t_8EL6UU5Q4T8E0001.jpg
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4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抵达菲律宾马尼拉,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photo/0001/2012-10-25/t_8EL6UU0E4T8E0001.jpg
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4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抵达菲律宾马尼拉,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i title="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photo/0001/2012-10-25/t_8EL6UTUP4T8E0001.jpg
国际关系与安全网站12月17日文章,原题:中国现在是海洋强国吗?
一些分析家将中国的海上姿态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相联系: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海外利益将扩大,军力也会跟着提升。也有人指出,中国缺少区外海战的基础设施,表明中国一时不会谋求成为狭隘军事意义上的海洋强国。
目前,北京似乎着力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地区冲突。但长远而言,中国领导人可能跟其他人一样不确定,拿海军干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是否坚持干涉,并且愿意在东半球地区让出部分战略空间。
长期以来,中国提高公众“海洋意识”的努力,主要着眼于两个主题:保护本国石油供应和应对台海事态。近年出现第三个主题:保护争议水域的未开发海洋资源。中国当前的海军发展需要放在相对美国军事形势的背景下考察。北京面临的困境与1941年时的日本差不多:具备与华盛顿进行一场短暂较量的实力,但不能打赢一场持久战。
上世纪50年代,海军承担的是近乎被动防御的角色。到80年代中期,解放军海军出现新转向。虽然国土防卫仍是核心任务,但开始承担其他责任。最重要的两项是协助占领台湾,以及保护海上交通线和邻近海域的资源。中国海军不再限于保护海岸线,而是进一步走向海洋,这就是近海主动防御。第三阶段的远洋作战目前只是抱负。
或许最能说明中国海军优势和弱点的是作战理念。解放军海军大力投资潜艇,但对水面舰艇只进行现代化改造而没有增加数量。这表明海军的目标是取得强大的海上阻绝能力,而不是争夺制海权。中国在太平洋战区的空军火力将主要来自陆基飞机。
中国已是世界上建造军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弱于美国。这确实限制了海军成长的潜力。面对台湾和受到美国安全保护的东亚国家,北京仍不得不应对冷战式的局面。这意味着,在东亚战略形势改变前,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身份仍不明确。(作者普雷姆・马哈德万,汪析译)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 新闻图片中心 |
- 查看图集|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photo/0001/2012-10-25/t_8EL6UU5Q4T8E0001.jpg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photo/0001/2012-10-25/t_8EL6UU0E4T8E0001.jpg

<i title="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photo/0001/2012-10-25/t_8EL6UTUP4T8E0001.jpg

国际关系与安全网站12月17日文章,原题:中国现在是海洋强国吗?
一些分析家将中国的海上姿态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相联系: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海外利益将扩大,军力也会跟着提升。也有人指出,中国缺少区外海战的基础设施,表明中国一时不会谋求成为狭隘军事意义上的海洋强国。
目前,北京似乎着力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地区冲突。但长远而言,中国领导人可能跟其他人一样不确定,拿海军干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是否坚持干涉,并且愿意在东半球地区让出部分战略空间。
长期以来,中国提高公众“海洋意识”的努力,主要着眼于两个主题:保护本国石油供应和应对台海事态。近年出现第三个主题:保护争议水域的未开发海洋资源。中国当前的海军发展需要放在相对美国军事形势的背景下考察。北京面临的困境与1941年时的日本差不多:具备与华盛顿进行一场短暂较量的实力,但不能打赢一场持久战。
上世纪50年代,海军承担的是近乎被动防御的角色。到80年代中期,解放军海军出现新转向。虽然国土防卫仍是核心任务,但开始承担其他责任。最重要的两项是协助占领台湾,以及保护海上交通线和邻近海域的资源。中国海军不再限于保护海岸线,而是进一步走向海洋,这就是近海主动防御。第三阶段的远洋作战目前只是抱负。
或许最能说明中国海军优势和弱点的是作战理念。解放军海军大力投资潜艇,但对水面舰艇只进行现代化改造而没有增加数量。这表明海军的目标是取得强大的海上阻绝能力,而不是争夺制海权。中国在太平洋战区的空军火力将主要来自陆基飞机。
中国已是世界上建造军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弱于美国。这确实限制了海军成长的潜力。面对台湾和受到美国安全保护的东亚国家,北京仍不得不应对冷战式的局面。这意味着,在东亚战略形势改变前,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身份仍不明确。(作者普雷姆・马哈德万,汪析译)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