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许光:高调只是为了“乞讨安全”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9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人物名片

纪许光(微博):高调反腐记者。2012年,纪许光因曝光“雷政富事件”、并直接导致了中国网络反腐的63小时全新记录,从而成为一位具有争议性的新闻当事人,不再仅仅是一名独立调查记者。

人们或质疑或看不惯或不屑他的高调――比如他微博直播自己的行踪,比如他受重庆市纪委邀请,赴重庆协助调查时,自称“单刀赴重庆”、秀“吻别儿子”的照片,比如他到了重庆后坚持不同意用自己身份证办理宾馆入住手续,认为此举会暴露行踪,应该由纪委安排其住宿。双方沟通无果后,纪许光连夜飞回北京。

爆料人斥他抢功,媒体人质疑他作秀,有人说他动机不纯,高调得很不正常,有人更批评他说:“记者不是演员,不要把自己放在舞台的中心。”

2012年12月25日,纪许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解读了外界加之于他身上的所谓“高调”:“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向网民和读者‘乞讨’一种安全,我想做点事,又想做好而已。”在离开传统媒体进行单打独斗的情况下,这是他唯一安全的来源。

纪许光说,雷政富事件像他以前报道的“记者通缉门事件”、“洛阳性奴案”一样,是基于爆料人的爆料,然后完成了采集和传播。为何会引起争议,乃至原始爆料人朱瑞峰指责他抢功,纪许光认为问题根源在于朱瑞峰身份的模糊,朱瑞峰是一家网站的负责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媒体人。但在纪许光眼里,这个爆料与他之前接到的爆料没什么两样,他调查、采访,唯一不同的是发布载体――从传统媒体变成了微博。但在传播过程中,纪许光说他遵守了传统媒体严肃的新闻流程,这是他过去的从业经历养成的职业习惯。“老纪不是神,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写字儿的。雷政富不是老纪扳倒的,而是网民扳倒的,这是属于全体网民的胜利,我从未有过居功至伟的感觉。”

当网上大量言论在质疑纪许光的动机不纯时,纪许光回应:“如果,每当我们放倒一个贪官,就有这种势力出来叫嚣。那么,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老纪为自己辛勤的劳动而遭到这种人的诋毁,感到遗憾。但是,对不起。我们赢了!”

对于原始爆料人朱瑞峰的指责,纪许光曾在博客上发表了8000多字长文,其中描述了接到爆料的过程:

2012年11月20日20时许,报料人朱瑞峰先生通过我的新浪微博@纪许光 私信向我报料。其中,他发来一个连接,内容描述露骨之极。在我点击打开之后的接下来的几十秒里,是我和雷政富先生第一次“谋面”。确实,太震撼了。

我问朱瑞峰先生“你为何不自己曝光,要找我。”他的回答简单且直白――“我的粉丝少,影响力不够。”说着,还没等我继续发言。他发来了第一个压缩文件,那里面是视频和几张截图,并开始介绍起雷政富的“丰功伟绩”。

纪许光告诉本报记者,发完这篇长文之后,他就不想再为此事争辩什么了,不管有多少不同声音,他都接受。“我并不介意被质疑。因为,中国的反腐事业中,像我老纪这般高调的,也确实太少了。我完全能够理解一些人的不同意见。那么好吧,我承认我的高调,如果阁下能够和老纪与网民一道,用高调的方式多多放倒几个问题官员,我想网民们不会介意也向你致敬的。我只是选择把自己放在阳光下,让所有人都注视着我,因为网民们给予了我最大的安全。”

对话纪许光

记者首先是一个人

而不是一台打字机

深圳晚报:你曾做过“记者通缉门事件”、“河南洛阳性奴案”、“雷政富事件”,为何你能抓到这样的猛料?

纪许光:一个稿子、两个稿子是巧合,但如果很多个,就绝对不是巧合了。原来的同事曾经给过我一个绰号,叫“快枪老纪”。“记者通缉门事件”,是晚上10点半在一个QQ群上捕捉到的信息,当时我所供职媒体的最迟截稿时间是晚上11点50分,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我决定还是抢这个新闻,因为我有个习惯:绝对不允许我的稿子过夜。

深圳晚报:那后来的“河南洛阳性奴案”呢?

纪许光:我一开始去洛阳是为了采访“李翔之死事件”(当时传闻与‘报道地沟油事件’有关),在吃饭时听洛阳警方的人说到了性奴案。当时我作为外地记者,他们不相信我,我整天追着人死缠烂打。

我后来想,为何能取得当地警方的支持,可能是有个细节打动了他们。在看李翔爱人的微博时,我的眼泪啪啪往下掉。看到此景的警察对我说:“从来没看到一个人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当时,洛阳正在申请文明城市,性奴案被列为“头等机密”。但这位民警帮助了我,我也严格地保护着他,他至今没有暴露。

回到刚才那个情景,可能有人会说,带着情绪做事不该是一个调查记者该有的,是蛮危险的。但我想说,新闻记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有基本道德的人,而不是一台打字机。

曾经在乎被认可

曾是重度焦虑症患者

深圳晚报:觉得与其他记者有什么不一样?

纪许光:关于出身问题,长期以来曾是我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新闻圈,有人说我不合群,其实是很少有人愿意走近我的内心世界。我16岁读到高中一年级就辍学了,因为家里太穷了,读不起。初升高时,我的文科成绩曾经是全校第一。因为没有进过大学校门,我总感觉低人一等。我不愿意服输,有时又自卑,一直在求人们的认可,所以更想把自己的稿子做好,我迫切需要读者知道:“老纪是OK的,没问题的。”我曾一度是重度焦虑症患者,好在几年前,这种困扰已经少了许多。

深圳晚报:你高调行事,是不是想要出名?

纪许光:对,我承认。但我要说,老纪的出名是基于诚实写作、诚实传播,基于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而且是以不伤害其他人为前提的。

当下这个时代

需要有担当的记者

深圳晚报:你的高调反腐如何走下去?

纪许光: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为之垫付的钱已经十几万了,机器、设备都是我自己买的,家人很有意见。反腐是不能指望一个人的力量的,必须得回归到制度的健全。“雷政富事件”的标本意义不仅仅在于事情本身,而是撕开了一个探索的口子。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只想成为其中的传播载体之一。

深圳晚报:你目前没有在职,生活来源靠什么?


纪许光:我将多年在传统媒体工作的积蓄,投资了河南的一家双语学校,其收益是我固定收入之一。另外,我在家乡弟弟那儿,也做了些投资,通过这些能维持生存。目前有一些机构向我抛出了橄榄枝,也有人建议我以后与官方机构对接,不排斥这种可能。但具体计划,我还在考虑中。

深圳晚报:你认为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记者?

纪许光:逐利、浮躁普遍存在于这个社会,又缺少统一的价值取向,我想同行们应该检视一下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应该向受众提供什么,传播什么。反腐仅仅靠一个老纪是不可能的,我想与新闻同仁一起,为加速这个进程而努力,而不是打口水仗。作为新闻人,我们要有担当,还有很多正事儿可干。
 
后退
顶部